基孔肯雅熱|食環署:監察口岸堵傳入 袁國勇:或致關節提早退化勿輕視
【有線新聞】食環署指全港各口岸都有白紋伊蚊監察裝置,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指市民一般對基孔肯雅熱都沒有免疫力,提醒要做好防蚊措施。
本港今年6月錄得的誘蚊器指數較往年低,但因應颱風韋帕過後可能因積水而令蚊患風險上升,各部門及持份者會盡快採取新一輪行動殺滅。食環署指會繼續監測關口情況,避免社區爆發。食物環境衞生署防治蟲鼠主任主管李明偉:「誘蚊器指數除了在社區內,全港三十三個口岸中我們都有調查,你提到部分口岸人流頻繁,我們不希望有帶病的蚊透過口岸傳入香港,這都是監察的重點地方。口岸一旦發現有白紋伊蚊活動,會跟相關部門協作。」
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說,香港市民一般對基孔肯雅熱沒有免疫,一旦爆發情況嚴重,「即使你身體很好,你感染後不要以為甚麼事都沒有,只是發燒幾天,不是的,因為有四成人士關節發炎腫痛,可以維持逾三個月。基孔肯雅這個名稱其實是非洲語,其實是指扭曲了,就是關節痛得或退化得無法伸直。」
他又指長期病患者感染後有機會引致視網膜脫落、中風或心臟病發等,市民不應掉以輕心,要作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