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學生不滿削津貼被迫棄課外活動 市民倡資助長者數碼化訓練 李家超:勇於改革處理「老大難」問題

【有線新聞】約120名市民出席諮詢會,市民表達的意見涉及不同範疇,行政長官李家超總結說感受到市民都是認同政府施政方向,以及勇於解決「老大難」問題。
地區諮詢會歷時兩小時,繼續圍繞拼經濟及惠民生兩大主題收集意見。有人關注政府削減開支,以及學生的精神健康。粉嶺區學生毛同學:「面對學校削減開支時,我們學校的應對方法是將課外活動由免費轉成付費,這種情況下很多同學放棄很多課外活動或減少了,達不到政府對未來青年的希望,即是多元化發展。」葉先生:「情緒健康(問題)有年輕化,2020年新冠後政府有直接、間接,將課題在社會推廣,但工作主要都是長者。」
科技應用,市民都關注。安老服務從業員李先生:「長者數碼鴻溝是非常大問題,數碼化長者不懂用,希望政府資助更多非政府機構或將錢撥予關愛隊,由關愛隊或地區的非政府機構去訓練長者接受數碼化。」
金融從業員何小姐:「網約車作為一個營利機構,作為一個平台服務商,又要做自我監管的功能,其實這個監管很難,如果讓政府做,可能會耗費很多人力物力,可能也未必做得很好。有沒有考慮過利用科創企業?他們本身有能力做開發。」
李家超總結兩場諮詢會,感覺市民認同施政方向,「市民普遍認同本屆政府勇於改革,處理多年來的「老大難」問題,包括制定簡樸房制度,取締多年的劣質劏房;提出規管網約車的立法建議,決心解決多年網約車法律空白的問題等等,有很多市民亦鼓勵我們繼續努力。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早九月發表,政府承諾的兩場地區諮詢會已舉行,公眾諮詢期仍然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