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熱帶氣旋「楊柳」料移向台灣 天文台:AI對颱風強度預報仍偏弱
【有線新聞】天文台預料在關島以北的熱帶氣旋「楊柳」未來數日會向台灣一帶移動,有機會移向福建及廣東沿岸。天文台指目前人工智能模型對颱風強度預報仍有待提升,但在捕捉過去一周的大暴雨,表現比傳統預測準確。
過去數天為本港帶來惡劣天氣的活躍西南季候風已逐漸緩和,加上高空擾動遠離,廣東沿岸驟雨減少,天文台預告本港未來一兩日將迎來晴朗酷熱的天氣。天文台指位於呂宋附近的低壓區未來一兩日進入南海,並維持較弱強度,下週初為南海北部帶來驟雨。至於關島以北海域的低壓區已發展為熱帶低氣壓,該熱帶氣旋命名「楊柳」,會採取偏西路徑移向呂宋海峽至台灣一帶,隨後路徑及強度仍存在變數。
現時天文台使用多款電腦預報模式,預測的熱帶氣旋路徑及強度有分歧。天文台指人工智能電腦模型的誤差大約300至500公里。天文台署理高級科學主任何宇恒:「熱帶氣旋路徑預報似乎比傳統更好,但對颱風的強度預報明顯地偏弱,即是做不到強颱風的強度預報,這是將來需要,進一步發展的方向。」
天文台早前使用AI系統「風烏」提前一周捕捉一道東西走向雨帶,將覆蓋廣東沿岸地區,認為AI對大範圍形勢預報比傳統天氣預報模式好。何宇恒:「雖然人工智能模式個別的預報對降雨具體空間分布的掌握未必完全準確,例如『風烏』曾經有早期預報說最大雨的區域集中香港東面。總體來說,也能較早為大雨預測提供基礎。」
天文台指AI雨季預測在應用上仍處於起步階段,會繼續驗證不同AI模型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