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爆炸案|法官開始引導陪審團 提醒勿因2019年社會事件被情緒影響判斷
【有線新聞】2020年初明愛醫院及口岸爆炸案,法官開始引導陪審團,提醒他們不要因為2019年社會事件被情緒影響判斷。
多名被告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法官陳仲衡引導兩男七女陪審團,提醒他們是唯一「事實裁斷者」,可全權決定是否相信案中的證據,必須達到一致或不少於7比2的大比數裁決。法官提醒陪審團不能因為被告過去沒有被控告的行為而產生偏見,例如計劃從高處投擲汽油彈、管理「家長車」或分發物資等。
辯方在結案陳詞曾經提到「寧縱毋枉」,法官亦在庭上修正說法,認為「宣告無辜者有罪與宣判有罪者無罪釋放,同樣令人憎惡,但前者比後者更值得警惕」,至於案件牽涉多項有關被告容貌及聲音的爭議。法官提醒無論多誠實的人都有「認錯」的風險,過往亦曾經出現無辜者被定罪,因此比對證據時必須特別謹慎。他又提到陪審團可能因為2019年社會事件有情緒反應或對案件感到憤慨,但陪審團的責任是根據證據作出事實裁斷,提醒他們不能受感情影響。
案件審訊已經151天,遠超原訂預留的100天,法官下周一會繼續引導陪審團作出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