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國天下|京港本科生互訪取經 兩地故宮冀文化新血傳承百年精神
【有線新聞】開幕3年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早前安排16位北京和香港的本科生考察兩地不同的文化項目,適逢今年是北京故宮博物院建院100周年,兩地故宮期望培養更多具創新和國際視野的文化人才,將中華文化帶到全球。
歷經明清兩朝的北京紫禁城,1925年轉型成為博物館,化身現代公共文化空間。這16位來自兩岸四地的本科生,早前「入宮」認識這座百年博物館的歷史里程、文創產品及科技應用等工作。第四屆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參加者楊迦甯:「博物館它其實承載的是一個教育,教育公眾的這個目標,文創產品也是。可能大家會以比較娛樂化的眼光去看它們,但其實這些文創產品它們的本質上是不是也是為了傳播這些展品,這些很有文化教育意義的這些藏品呢?」
第四屆雙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計劃參加者黃沛希:「更加重要其實是引起共鳴感,怎樣令別人都理解自己的想法並且認同它呢?其實我覺得對於我來說很重要,同時覺得不可以再做井底之蛙,其實要走出去去看更多藝術文化。他們會在可能內地或在國際上會怎樣去發展,我覺得也相當重要。」
計劃自2022年推出以來吸引近150位兩地的學生參與,今年他們除了在北京故宮交流亦去到其他發展項目參觀,參加者借鑑北京的經驗要為香港文化區的發展構思方案。主辦方認為,新一代的文化人才具備創新思維和國際視野,有助推動傳統文博機構和文化旅遊的發展。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館長吳志華:「我們整個社會現在處於一個變革,我們的經濟要轉型,我們的社會要有一個創新的發展。故宮文化本身有一個很好的載體,紫禁城、文物,其實是整個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
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婁瑋:「我們是有意識地在讓觀眾欣賞文物之美之後,讓他瞭解中國古代我們祖先的精神層面的一些東西,講好文物背後的故事,所以我是想未來我們還會在這些方面繼續努力。文明因交流而精彩,我們建院100年來其實就在持續地做著這些國際交流的工作,也在我們的文化外交、文物外交當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