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研究:癌症病人以球囊心包切開術治療 患心包積水復發率減八成
【有線新聞】中大研究利用球囊心包切開術治療有心包積水的癌症患者,發現他們的術後復發率比傳統手術大減八成。
每五名癌症患者就有一人出現惡性心包積水,嚴重會引致心包填塞,危及性命。一般患者會接受心包穿刺引流術,將積水抽出,但往往都不只一次「拮針」。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心胸外科組主任黃鴻亮:「心包穿刺基本上是一次性,它放水後,癌細胞會再累積和釋放液體,導致反覆有心包積水,雖然成功率高但復發率亦高。」
中大醫學院研究以球囊心包切開術作為治療方法,首先刺穿心包,放入連接引流管的球囊,把它泵大至兩厘米再取出球囊,積水便瞬間流出。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心臟科主任甄秉言:「更大的孔流走速度亦加快, 心包復合的機會減小,(積水)流走會比積聚快。」
團隊5年前開始在本港四間醫院招募50名有心包積水的癌症病人,一半接受球囊心包切開術,另一半就接受傳統手術。發現接受球囊心包切開術的患者術後六個月的復發率只有12%,較傳統手術大幅減少8成,而且傷口小,加快復元。接受皮球囊心包切開術患者黎女士:「我麻醉醒後沒有覺得痛,做手術後生活如常,工作、做家務也沒有問題。我本身業餘是唱歌的,覺得聲線也變好了,氣息更好。」
球囊治療的技術仍未普及,團隊透露多個東南亞國家的醫院將會參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