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線新聞】本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由兩位美國學者及一位丹麥學者共同獲得,他們發展出點擊化學及生物正交化學,對藥物和細胞研究意義重大。
研究及生產藥物用到各種複雜分子,就算是自然界存在的分子也未必可以輕易分離提煉,需要人工合成出來,過程本來很漫長、成本又高。直到2000年,美國學者沙普利斯提出「點擊化學」概念,他指出合成分子可以看成「砌積木」,只要以一些基本分子做起點,將小分子以不同方式拼合,就可以「砌」出各種複雜分子,不需要次次由零開始,這種點擊化學的出現令合成分子更快、成本更低,而且副產物很少,相當環保。
之後沙普利斯繼續研究,他及丹麥學者梅爾達爾差不多同時發現點擊化學最常用的起手式,有助發展藥物及基因定位。
至於另一位美國得主貝爾托齊,她發展了一種點擊反應只是以細胞表面的聚糖為目標,不影響細胞運作,稱為「生物正交化學」,例如可以令細胞特定部位產生各種螢光色,但不干擾細胞的活動,令實時觀察活細胞不再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