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傷後針炙染食肉菌 47歲男事主左腿截肢 專家:24小時足致大面積壞死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扭傷後接受針灸,感染食肉菌需要截肢,衞生署懷疑涉事中醫無嚴格跟從感染控制程序,暫時未接獲其他個案。
涉事中醫診所位於銅鑼灣怡和街一幢商廈,衞生署公布事故後有職員如常出入,懷疑涉事中醫師亦在診所內。
47歲男病人有長期病患,本月6日因為提重物扭傷,左邊臀部疼痛、左小腿及腳麻痺,之後幾日到銅鑼灣及上環兩間診所做過三次針灸,涉及兩名註冊中醫。到11日事主開始發燒及左大腿疼痛,到私家醫院求醫,診斷為壞死性筋膜炎,併發敗血性休克,即是「食肉菌感染」;翌日轉到瑪麗醫院切除左下肢,目前留院,情況穩定,臨床樣本驗出甲類鏈球菌。
調查人員在銅鑼灣的中醫診所驗出同一型的甲類鏈球菌,懷疑涉事中醫師未有嚴格按照感染控制程序施針。有傳染病醫生指甲類鏈球菌在日常環境很常見,可存活兩小時至數個月,一般透過傷口感染,所以做針灸等入侵性治療前必須徹底消毒器具及皮膚。
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曾祈殷:「在施針位置及附近周邊皮膚反覆用消毒液消毒,例如最少20至30秒消毒。壞死性筋膜炎,單單望皮膚表面不覺得狀況很差,但相關人士及感染部位有一個異常劇痛,最好通常感染或確診6小時內進行壞死組織清創較理想,可能24至48小時已經造成大篇幅組織壞死或感染。」
衞生署指調查仍在進行,如果發現涉事中醫有專業失當,會考慮轉介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另一間位於中環的涉事中醫診所衞生署指多次到訪都未見有營業,正積極聯繫該名中醫師。
至於涉事中醫診所需不需要停業,衞生署回覆指《私營醫療機構條例》只規管註冊醫生及牙醫的執業處所,有關註冊中醫師由中醫藥管理委員會制定的專業守則規管,如有專業失當行為才會根據程序跟進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