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福機構資源被削 議員憂影響服務質素 勞福局:運用資源是機構責任
【有線新聞】政府在累計削減7%經常開支下,社署為資助社福機構提供支援,有議員擔心措施影響服務質素。勞福局強調,如何運用資源是資助機構的主體責任。
今年財政預算案加大資源效率優化計劃的力度,將累計削減7%政府經常開支,121間撥款額少於5,000萬元機構在社署長期承擔部份減幅後,未來兩年仍須削減3%資源,有議員批評此舉影響服務。社會福利界(新思維)狄志遠:「很多機構走一個不請一個,用自然流失方法減少人手,我們人手少了,有些創新性項目,因為沒有資源再支撐都會取消,好明顯現象是人力、服務減少、影響質素和員工士氣,今年是『第一把刀』,明年仍有2%來,怎會不『入骨入肉』、不需要裁員。」勞工及福利局副局長何啟明:「這個不應作為一個藉口或原因去減低對市民的服務,有些錢會減少是事實,不過會有新的資源讓機會競投回來,有一些主項基金讓他們申請,做整體效率提升,如果它是堅守幾十年前營運方法完全不變,然後用這個方法一定要求政府不減錢,追不上整體政府發展大趨勢。」
政府同時為機構提供指引,包括檢視最高三層職員薪酬,有議員關注會否有強制機制改善同工不同酬的問題。選委會界別(工聯會)黃國:「社福界反映最大的(問題)肥上瘦下和同工不同酬情況,有沒有做一些改善?」何啟明:「新加入資助的機構一年會被查幾次數,你說是輕監管我不認為,他們其實好痛苦的,機構自己決定如何根據市場營運和服務水平提供服務給市民,我們不會監管如何做。」何啟明強調,如何用錢是機構的主體責任,用不同方法,例如有機構能夠以綠色項目節約一千多至二千萬元電費,達至審慎和善用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