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鴨嘴獸二戰赴英時死亡 學生80年後尋真相
【有線新聞】澳洲在二戰時曾展開「鴨嘴獸外交」,向英國時任首相邱吉爾送上一隻鴨嘴獸,但航程途中離奇死亡,悉尼大學的學生逾80年後嘗試尋找真相。
鴨嘴獸是澳洲獨有的哺乳類動物,喜歡收藏稀奇動物的英國已故首相邱吉爾,二戰時向澳洲表明希望擁有6隻。澳洲在日軍步步進逼下,為了與英國打好關係,委託有「自然保育之父」之稱的弗萊尋找鴨嘴獸送往英國。弗萊當時不理解邱吉爾為何在戰事如火如荼之際,仍有心情索取動物,弗萊爭取只送上一隻。
適合的鴨嘴獸在被找到後,以邱吉爾名字命名為「溫斯頓」。「溫斯頓」1943年穿越太平洋,通過巴拿馬運河進入大西洋,卻在抵達英國的兩日前死在船上,當局未能將此事保密。外界此時傳出流言稱身體構造極度敏感的「溫斯頓」,因船隻遭遇德國潛艇攻擊,在爆炸中受驚嚇致死。
死因未明,悉尼大學學生決定解開謎團,翻查照料「溫斯頓」人員的航程日誌,發現船隻未曾遭遇爆炸,但蚯蚓開始死亡,食量驚人的「溫斯頓」的配給數量逐漸減少。當船隻橫越赤道的一周期間,環境溫度亦遠高於攝氏27度,超越鴨嘴獸承受上限,所以判斷「溫斯頓」在高溫下熱死,又認為當時的人可能想將責任歸咎德國,不想承認餵食不足或控制溫度不當。
悉尼大學學生扎基:「我們檢視了數據,主要是水溫、氣溫和鴨嘴獸食物溫度,綜合數據以及有關鴨嘴獸調節自身體溫的研究,我們認為有充分證據表明『溫斯頓』並非因砲彈震盪致死,而是在穿越巴拿馬運河或赤道附近時長期高溫下死亡。」
首次「鴨嘴獸外交」雖然失利,但澳洲1947年再次「送禮」,今次對象是美國,不過同樣出現波折,澳洲自此收緊出口法規,令「鴨嘴獸外交」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