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徵費|政府稱因貿易戰等因素 本屆內政府不再推行 環團批迴避責任
【有線新聞】政府表示本屆內不再推行垃圾徵費,提到貿易戰及地緣政治令香港面臨多重挑戰,加上經濟轉型壓力、社會不支持現階段落實措施,認為減廢回收策略需要因時制宜。
政府去年5月宣布,煞停垃圾徵費後一直未交代未來路向。事隔近一年半,環境及生態局終於向立法會提交文件,表明現屆政府維持暫緩實施垃圾徵費。當局解釋目前全球貿易戰和地緣政治局勢日趨複雜,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和貿易中心正面臨多重挑戰,加上經濟轉型帶來的壓力,社會不支持現階段實施垃圾收費。包括物業管理、飲食及清潔業界說面對人手不足及經營挑戰,不希望急於實施垃圾徵費。
當局強調,政府各項減廢回收工作已收到明顯效果,推進減廢回收工作的策略,應該因時制宜,亦要避免對市民和商界,特別是中小企和基層市民帶來額外負擔。
有環保組織表示失望,又批評政府迴避推行失敗的責任。綠色和平資深項目主任譚穎琳:「這屆政府經常放大,一些經濟壓力及其他外部形勢,我想提出只花在回收或現在解決方法即是焚化爐,都消耗以百億計公帑同樣所費不菲,但這些政策不是解決根本問題。事實上整個試行過程期間,社會提出很多不同問題及建議,都是香港處理垃圾結構性問題,政府應該早早解決,但這麼久也沒有及時消解社會疑慮,最終令政策沒有推行。」
她希望當局再考慮先在政府內部試行垃圾徵費,亦提醒不應該滿足於垃圾量下降,因為與資源循環藍圖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當局表示,會繼續透過宣傳教育、完善回收網絡,推進務實可行的環保措施發展環境基建,協助綠色經濟轉型等方式,推動全民減廢和分類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