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界東醫院聯網試行病理學數碼化 方便跨院醫護團隊跟進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以人工智能及科技推動醫療發展,新界東醫院聯網試行病理學數碼化,期望藉此提升效率。
新界東聯網有7家大型醫院及護老院,遍佈沙田、大埔及北區,各司其職,但不同醫院人員之間往往都要互相配合。以往那打素醫院醫生進行手術時需要診斷細胞與組織變化,要預約北區醫院病理學的醫生到場,即時進行冷凍切片及診斷。現時北區醫院醫生可遙距監督那打素醫院技術員,製作冷凍切片的玻璃片,再以高清掃描器數碼化影像,透過內聯網即時傳給北區醫院醫生做診斷。
北區醫院病理學部顧問醫生陳昌堅:「病人身體上切出來的某些器官,在我們病理科醫生的遙距監督之下,他就會將它製成一張玻璃片,以前這張玻璃片沒有辦法運過來。北區醫院和那打素醫院,說近不近,說遠不遠,但特意派一個醫生過去都是比較費時失事。」病理樣本數碼化後會整合到醫管局內聯網,方便跨院醫護團隊跟進,為病人制定適切治療方案。
另外,施政報告提出以科技推動醫療發展,北區醫院8月已率先試行人工智能診斷,目標在明年初臨床應用。陳昌堅:「其實我想都是現實來的,比較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雖然我不覺得短期內會取代。可能你的病是很罕有的,醫生可能都不是那麼熟悉,不是每個醫生都會熟悉的,可能人工智能又熟悉,就能夠幫得上手,這些都是我們短期內看得到的一些用途。」醫管局會積極和本地大學與醫療機構合作,開發適合香港的人工智能診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