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獎|匈牙利作家獲文學獎 崇揚中國文化多次訪華 作品展現末世荒誕
【有線新聞】匈牙利作家克拉斯諾霍爾卡伊獲本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委員會讚揚他的作品扣人心弦且富有遠見,在末世的恐慌中重申藝術的力量。克拉斯諾霍爾卡伊同時推崇中國文明,曾多次到訪內地。
末世境況、荒誕情節,在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克拉斯諾霍爾卡伊的作品很常見,71歲的他初次出版小說《撒旦探戈》便一鳴驚人,確立他的長句風格及反烏托邦主題。
這部在1994年改編成黑白電影的作品,12個章節結構參考探戈舞步,分別有「前六步」和「後六步」,內容描述一群住在荒廢農田的居民原本以為可迎來希望,但受到撒旦般的角色欺騙,書中所有人物均在等待奇蹟,但正如小說開首引用卡夫卡小說名句「我因為等待它而錯過它」,希望注定幻滅。
以卡夫卡為文學偶像的克拉斯諾霍爾卡伊大學時曾修讀法律,準備如父親成為律師,但最終轉到文學院。除了妻子是漢學家,他自己也多次到訪中國內地,且迷戀古代中國,會讀《道德經》和崇拜李白,並和翻譯自己作品的余澤民結成好友,與對方遊歷內地近十座文化古城,嘗試沿著李白的足跡走一圈,並將經歷寫成長文《只有漫天星辰的天空》,又曾以遊記形式寫成短篇小說集《烏蘭巴托的囚徒》,書名源於他赴華時曾遇麻煩,在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受困,推崇中國文明的他一直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出中文版,認為這是與中國文明的對話。
經常在書中展現絕望境況的他對於家鄉同樣不感樂觀,形容匈牙利在總理歐爾班治下,失去希望並充斥民族主義,又批評政府未有支援烏克蘭對抗俄羅斯。歐爾班則在社交平台祝賀他獲得文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