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無煙靈灰安置所石門啟用 配備AI機械人巡邏 設「永愛園」安放流產胎
【有線新聞】沙田石門靈灰安置所落成啟用,提供約4萬個骨灰龕位,是首個全面無煙的食環署靈灰安置所,更配備人工智能機械人巡邏。
弧形建築向山而立,擁抱大自然同時背著城市,象徵隔絕繁囂。以自然色系為主,大量使用自然通風、採光設計。石門靈灰安置所是食環署首個全場禁用香燭的完全無煙靈灰安置所,總數40,700個骨灰龕位,上月開放以來已接到四千多份申請,全數被編配。
場內有不少提示標誌,亦有人工智能巡邏機械人,配備紅外線偵測環境溫度,如發現有人燃燒香燭冥鏹,會發出提示並通知職員到場處理,「嚴禁燃燒香燭祭品及化寶,請立即熄滅火種」。食環署助理署長(職系管理及發展)何婉雯:「我們希望用勸喻、警告模式跟市民溝通,不想在拜祭儀式中造成大家不開心的環境,希望拜祭人士可以尊重這是無煙拜祭的地方,遵守規則,至於票控方面暫時不會考慮。」
靈灰安置所旁邊設有撒灰紀念花園,四周栽種多種本地常見的花,寓意思念伴隨。「永愛園」提供300個位置,安放24周以下流產胎兒,胎兒的遺體會被放在花盆下,象徵生命會種出希望及彩虹。
前來拜祭的人士可以領取花形的紙,寫上思念親人的字句,摺好後放入「靜念池」,隨著花瓣散開,紙上字句會被水溶解,象徵思念傳達到遠方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