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近九成無家者有多種成癮 社協倡「康復住房」服務助融入社會
【有線新聞】有調查指逾四成七無家者有多過一種成癮行為,兩成半有精神障礙,建議政府資助宿舍,加入醫療復康支援,延長住宿年期。
肥仔(化名):「我覺得回到『家』面對四面牆好束縛,之後又露宿街頭。」58歲肥仔所說的「家」,是指政府資助宿舍,17年來他斷斷續續露宿街頭,正是因為這些宿舍限制多。「住政府宿舍最多半年,一來沒有私隱度,二來要日間要出街周圍行,夜晚才可以回去,三來年期太少,只有半年。」
社區組織協會去年聯同聖方濟各大學訪問過百名無家者,發現不計吸煙,近九成人有至少一種成癮行為,包括賭博、酗酒及濫藥等,超過九成人有一種或以上身體疾病,兩成半人確診有精神障礙。肥仔亦在露宿時染上煙癮及酒癮,現時入住社協營運的無家者宿舍,宿舍連結醫療復康服務,亦有護士及社工支援。
全港近八成無家者都在市區生活及工作,普遍都不會選擇較偏遠的社會房屋,解決住宿需要。負責研究的學者認為政府資助宿舍應該複製這種「康復住房」模式,聖方濟各大學社會科學院前助理教授鍾綺霞:「除了一班專業人士關顧,亦有同路人明白他們的需要,增加他們住宿習慣及適應能力,需要逐步培養他們如何由露宿到上樓,有住宿機會,從而融入社會。」
她說研究顯示最多無家者因為成癮問題,生活及經濟環境造成極端創傷,要令他們離開街頭
並非短時間內可以做到,建議資助宿舍要以「先安居」概念,提供不少於兩年的住屋計劃,再以專業團隊介入,協助適應及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