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化清漂船清理長江浮物 當局引入AI系統監測盼提升水質
【有線新聞】長江生態經過保育修復,水質已達到2類標準,除了採用機械化清漂船清理漂浮物,當局近年又引入AI系統監測,期望持續提升水質。
在重慶巫山縣,每天都可見有機械化清漂船在長江上清理漂浮物。過去受三峽大壩、船舶交通和過度捕魚等因素影響,長江一度有六成水源受不同程度的污染。不過有20年清漂經驗的工人說,現時長江的漂浮物數量已較以往大幅減少,水質亦明顯提升。巫山縣住建委水域清漂隊隊長葛亮:「近期就是洪峰過境,還有那個蓄水過後漂浮物比較多一點。現在的話,漂浮物比以前的要少得多了,因為隨著國家的重視,還有那個鄉村的振興,上面的漂浮物入江的就很少了。
巫山縣水域現時一共有7艘清漂船協助清漂工作,當局會根據前一日的漂浮物預測量和實際情況靈活使用船隻,每年可清理約2萬噸漂浮物。除了利用清漂船清理,每月亦會進行一次例行水質檢測工程,近年又引入AI監控系統,以高科技監測水質。
巫山縣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陳鵬:「實際上我們對我們重要的一些河流、河段一些水域都有我們的在線監測,也就是實時的水質監測。如果說水質出現異常,也是通過我們巴渝治水系統自動循環,那麼哪一個區線、哪一個河流出現問題,直接反饋到區線,區線之後現場進行核實調查,如果針對甚麼問題進行分析,針對問題解決問題,最終從系統上挽回。」
隨著各項工程推進,長江目前水質已穩定達到2類水平,適用於一級保護區及稀有物種的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