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前大火吞噬九成珍藏 巴西國家博物館局部重開
【有線新聞】經歷火災的巴西國家博物館會局部重開至八月底,讓公眾參觀。博物館大部分館藏都被焚毀,經過多年復修,博物館情況如何?
有巴西故宮之稱的巴西國家博物館作為當地科學、文化和韌性的象徵,經過約7年時間終於浴火重生,一入門口就會見到被視為鎮館之寶的本德戈隕石,之後就是吊在半空、長約15米的抹香鯨骸骨標本。博物館內約九成的館藏都被大火吞噬,近年先後收到約一萬四千件捐贈文物,包括原稿、陶瓷和化石等,更有一件由丹麥國家博物館歸還的圖皮南巴族人製作的羽毛斗篷。
博物館由里約熱內盧聯邦大學營運,前身是葡萄牙王室的宮殿,2018年9月一場大火,建築物和大量珍貴的文物焚毀,事故造成無法估量的文化損失。博物館的主建築聖克里斯多福宮有三個區域已經完成復修,由7月2日至8月31日開放予公眾參觀,整個復修工程預計於2027年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