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街舖空置率創4年半新高 測量師:易受零售市道影響 葉文祺:內地客消費模式改變
【有線新聞】有數據顯示本港街舖空置率高企,有測量師指商場希望維持滿租率帶動消費氣氛,所以租金會「隨行就市」,而街舖業主對減租初期有保留,往往等無人承租才會減租。
近日有地產代理公布第一季主要購物區的街舖空置率升到12.1%,創四年半新高。有測量師指即使傳統旅遊區,街舖租金有五至六成回落,空置率仍然比商場高,指街舖較受零售市道影響。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街舖就要看該街和區視乎有沒有內地客、本地消費是否增加、周邊環境如泊車方不方便,因為自身不能提供泊車優惠,對這批客戶來說吸引力較弱。沒有整體推廣策略、各顧各,周邊環境如果一轉差,自己獨力處理不到,所以街舖的變化相對大,承受轉變的能力較商場低。」
團結香港基金副總裁葉文祺指,內地旅客現在尋找體驗式服務,以往的奢侈品、藥房等店舖未必再受歡迎,街舖業主未必趕得上變化,「商場有單一業主,管理、商舖結構方式有全盤規劃。第一,對市場資訊敏感些;第二,找不同類型的商舖填補都容易些;第三,它要做旺個場,有時用較便宜的價錢吸引入駐,做旺場後令其他舖位較容易租出。街舖就做不到,因為街舖絕大部分都是散業主,很難一條街的業主協調。」葉文祺亦提到銀行可以考慮有條件放寬按揭規管,使業主減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