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再現飲品「加料」 有市民稱購後即飲習慣難改 95年迷暈黨案一度人心惶惶
【有線新聞】過往亦曾經發生飲品「加料」案件,最轟動一宗是94至95年的「迷暈黨」,主犯判監14年。有市民稱再發生這些案件,在外購買飲品時會提高警覺。
這次懷疑被「加料」的汽水都是在超市隨手可買,有市民稱平時買飲品都會直接飲用。謝小姐:「很自然地飲下去,沒有檢查,會看成份表,但不會留意太多。」杜先生:「通常一買就立即飲,開雪櫃就拿第一枝,不會理會。(為甚麼不會檢查?)習慣來的,人人這麼忙,一打開櫃門就馬上飲,你很口渴才會去買。我本身買罐裝,如果罐裝有針孔或已開蓋會知道。」蘇小姐:「知道了肯定會特別檢查。(會如何檢查?)有沒有損傷、有沒有針孔之類。」
本港過往亦發生過飲品「加料」事件,最轟動一宗發生在94至95年,「迷魂黨」用針筒在便利店的紙包飲品注射迷藥,當有人購買飲用後神智不清,就趁機搶劫及套取銀行卡密碼,半年超過20宗,一度人心惶惶。李家超當時有參與案件,拘捕涉案前懲教職員,他承認11項使用迷藥及勒索罪,判監14年。在2016年,有市民在牛頭角港鐵站便利店購買及飲用維他朱古力奶後嘔吐及不適,之後發現包裝盒頂有針孔。
香港太古可口可樂公司稱案件屬少數個別事件,遭蓄意污染是「加系可口可樂」500毫升膠樽裝,整個過程全力配合警方調查,強調一直注重產品安全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