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連蝕三年 指「七年樓齡」補償致惡性循環 明年提建議檢討
【有線新聞】市建局上年度虧損27.2億元,連續第三年錄得虧損,透露已獲准放寬借貸上限至350億元,又指樓市下行市況下,市建局仍以同區七年樓齡補償收購會令項目「做一個蝕一個」,明年會向政府提交檢討建議。
市建局主席周松崗及行政總監蔡宏興總結,指上年度經濟及房地產市場復蘇步伐仍然緩慢,發展商投地態度偏向審慎,啟德道項目去年流標,市建局沒有賣地前期款項收入。營運虧損約4,100萬元,加上26.8億元減值撥備,合共虧損27.2億元,總流動資金有212億元,資產淨值為436億元。市建局強調財務狀況仍保持穩健,今年度及未來數年有能力及必定會繼續推進,六個已開展的重建項目預計收購開支達235億元。
蔡宏興說歡迎政府提出檢討同區七年樓齡補償機制,解釋政策多年沒改變,遇上樓市下行,有項目業主獲得的補償比賣樓市價高出一倍。亦有業主寧願不維修等收購,更令私人重建發展停步,形容市建局收購政策造成惡性循環,繼續下去將「做一個蝕一個」。他相信將來有足夠供應下,透過「樓換樓」補償可以讓受影響居民有多一個選擇,明年會向政府提交檢討建議。
至於未開展的項目,當局多次重申不會停止步伐,會視乎效益挑選,舉例已開展的花墟、九龍城街市都是有社會效益,亦會考慮合併規劃及設計收購規模較小的項目。周松崗形容是要「睇餸食飯」,期望改革收購政策後能在財政策略作出根本性改變。當局又透露上周獲政府批准放寬借貸上限至350億元,不排除會繼續發債,但強調不會借錢度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