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遭「好友」毆打撼牆操縱 致精神分裂被逼棄考 欺凌者獲「處罰不予執行」
【有線新聞】內地校園欺凌事件屢見不鮮,內蒙古一名中學女生就遭15歲女同學欺凌勒索,引致精神分裂,至警方介入發現女生被歐打至少13次,但因欺凌者未滿16歲,「處以15天的拘留不予執行」。校方一度拒絕家長查看閉路電視,事後揭發「副校長碰到卻沒有制止」,校方更辯指受害女生「不和別人玩」,但與欺凌者「經常一起」,二人是好朋友,雖然有肢體衝突,但很難說是誰欺負誰。
在家表情呆滯不吃飯 揭遭拳打腳踢索錢
女生母親王女士指女兒小郝性格不算內向,都比較乖,不是調皮搗蛋的孩子,但今年臨近中考卻出現異常,「表情呆滯,不好好吃飯,白天不願意去學校,晚上躺床上不睡覺,我問孩子咋了,孩子啥話都沒說。」她向老師反映卻未有得到答案,「6月初至20日前後,孩子要了十多次錢,每次大約三五十元,最多一次要了600元」,但理由卻編的很牽強,小姨不放心便前往學校了解,同學說女兒長期被女同學高某毆打,已經被打怕了。

「多次追問後,孩子說這筆錢是給同學的,對方要求她給錢,不給就打她。她自稱被同學高某打了很多次。薅著她頭髮撞牆、拳打腳踢、扇耳光、辱罵等。」王女士隨即聯繫班主任,到學校要求查看監控,對方建議找校領導,他們選擇報警。民警到場後協調校方調取監控,「我們當天只看到了6月20日的監控,監控視頻有聲音,疑因高某沒考好,心情不好,小郝上前安慰。她還沒開口,便被高某扇了兩耳光。」
副校長路過不阻止 同學:每周打好幾次
王女士想查看其他時段的監控,但校方拒絕,稱涉及學生隱私。有被打過的學生證實「高某經常打小郝。高某不讓小郝和我玩,一起玩她就會挨揍,她不敢還手,這學期每周都打好幾次」、「一開始高某是撕小郝的書、卷子,後來就是打她。都是當同學面打的,有同學跟校領導反映,但沒結果」。他們決定報案,警方偵查後調取監控錄像,發現高某前後毆打小郝了13次,但因未滿16歲,處以15天的拘留,並「不予執行」。
「有時是扇耳光,有時是拳打腳踢,有時是連推帶搡、掐脖子等,我女兒一次都沒反抗過。」王女士最不能接受的是「副校長林某正巧從旁邊路過,卻沒有管」,「這是查出來的監控,還有很多沒查出來的,我不知道女兒在學校被打了多少次」、「如今她確診精神分裂,打人者僅被處以15天的拘留不予執行,校方、教科局認為不存在校園欺淩。」
持續惡化暴躁不認人 大喊大叫:我不是傻子
據了解,小郝事發後就醫診斷為「情緒障礙」,回家靜養後持續惡化,確診未分化型精神分裂,被逼棄考,8月份開始更突然變得情緒暴躁,不認人且動手打人,大喊大叫,嘴裡說「我不是傻子,我媽媽也不是傻子」、「別打我,我害怕」。醫生分析小郝可能是受到過度驚嚇,治愈可能性很低,只能嘗試通過藥物控制。

校方負責人向傳媒表示,小郝和高某關係很好,經常一起上下學吃飯等,「每次衝突的時間很短,所以很難界定是否發生衝突,或者說誰欺負誰」,而且後面兩天兩人都很好;又指學校有防欺凌舉報投訴渠道,「但班裡也沒有人反映小郝被高某欺負」,又稱「你說高某強勢吧?但兩個孩子在一起,就是很好的朋友,小郝又不和別人玩」,認定不屬於欺凌。
患抑鬱依賴性強 心理師:對欺凌者絕對服從
報道引述心理咨詢師楊向陽指出,小郝在事發前就患有抑鬱症,低自我評價、依賴性強,也就是說,高某在和小郝的交往中「本身就處於優勢地位」,小郝不敢反抗、絕對服從是有可能的;不能簡單通過表面上「關係很好」,推斷高某沒有蓄意性,若要錢等情節屬實,則兩人的友好可能只是一種假象,建議向教育部門申訴。小郝家長已拒絕對方用錢和解,希望高某「能被依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