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血糖監測儀計劃推行兩年 助一型糖尿病患者管控 中大醫學院冀納醫管局資助
【有線新聞】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波動為生活帶來不便,中大醫學院指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有效協助一型糖尿病患者管控血糖,減低因併發症入院的機會。
4歲的博文今年五月因為糖尿病併發症酮酸中毒而頭暈入院,才發現他患有無法根治的一型糖尿病,要長時間監測血糖指數,傳統驗血糖方法令他受盡皮肉之苦。關太:「很依靠我們頻密戳手指,其實不止4至6次,是每日8至9次,包括飯前飯後、睡覺前、凌晨,都有靠護士幫忙戳手指監測,其實對於小孩一定痛苦。同時照顧他的人都很痛苦。」
中大醫學院兩年前聯同兒童糖尿協會、賽馬會,資助九百多個2至30歲糖尿病患者提供兩年的「連續血糖監測儀」。患者將一個5元硬幣大的感應器植入手臂皮膚下,配合傳送器就可以24小時監測血糖,資訊會傳到手機等儀器,更會上傳到雲端分享給醫護人員。初步結果發現患者持續使用監測儀一年後,平均血糖比戳手指低百分之0.5至1,因血糖嚴重高或嚴重低而要住院的次數減半,因酮酸中毒症而住院的跌幅亦有近八成半。
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內分泌及糖尿科主任馬青雲:「一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動很大,從進食、運動、睡眠、情緒等等都會影響血糖,所以有此數據可使更重要的,並非不是看醫生作調整,而是他們可以自己根據醫生建議範圍內,每日再作一些小調整。」
持續監測血糖有助節省病人住院費用,監測器是醫療消耗品,用10至15日就要更換,價錢由幾百至一千元不等。現時醫管局未有資助病人或將連續血糖監測器納入自資購買醫療項目,中大醫學院期望透過計劃的成效,未來可得到政府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