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強積金人均蝕4042元 學者:別著眼一兩個月表現
【有線新聞】本月至今本港強積金人均蝕逾4,000元,強積金顧問指出,中港股市估值仍便宜,學者提醒不要太過著眼於一兩個月表現。
全球股市出現較明顯回套,影響到香港強積金的投資回報。根據強積金顧問GUM的數據,截至周二的本月,香港強積金回報負1.3%,打工仔強積金人均蝕逾4,000元。不過,今年至今強積金整體回報仍然有近一成半,人均帳面賺逾4萬元,股票基金主要拖累本月整體表現,當中,亞洲股票表現最差,跌幅3.3%,但年內仍錄得逾兩成的升幅,港股基金本月暫時微跌。首席投資總監劉嘉鴻:「10月、11月有一定調整,我們覺得年底可維持三成以上(升幅),中港股票只不過是由2025年才慢慢於低谷回彈,所以以估值研究,中港股票相對環球股市仍然是比較便宜。」
有學者認為強積金是長期投資,要維持穩健策略。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強積金不是立即可以取回,要65歲才可以取出,所以投資策略應該是長遠,不應集中一、兩個月回報升跌而改變整個資產配置方式。」
強積金顧問就建議要按風險承受能力審視資產配置策略,平衡短期波動及長期增值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