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News Editor
- News Editor
- 2025年08月29日
政經CHAT|傳梁君彥爆徐英偉有婚外情 梁:純屬誤會 徐:絕無婚外情
【有線新聞】今日有報道指,立法會主席梁君彥早前在一場傳媒飯局,交代新的議員履職機制運作,席間談及議員私生活,提到捲入「洪門宴」風波而辭職的前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指對方涉及「桃色風波」,報道說言論傳到徐英偉耳中,徐一度向梁君彥發律師信。 兩位主角梁君彥和徐英偉今日一同在立法會見記者,徐英偉帶上朋友陪同。梁君彥稱與徐英偉認識多年,關係一直良好,稱讚對方「有誠信、勤奮、操守好」,擔任局長時對議員提問認真,當時離開政府是「體現問責、顧全大局」,希望今次事件不影響徐的工作。被問到報道是否屬實,梁君彥說當日正回應傳媒問及議員發生不同情境,會如何處理,目的是解釋履職機制,他一再強調是「case by case」,「記憶中無任何指控」。至於是否有提及徐英偉,梁君彥說,有人提及個案關於徐英偉,他記憶中答案是「正面」,不解為何產生誤會,所以出來解釋。徐英偉就說自己當時不在場,難以評論其他事情,今日聽到大主席的發言,認為大家合作無間;至於有否發律師信,徐說大家認識多年,有很多溝通方式。那是否一場誤會? 徐說「答你唔到」,梁君彥就說「大家同見記者,即係無事啦」。被問到有否外遇或婚外情,徐英偉斷言「一定無」。
- News Editor
- 2025年07月18日
世大運|港隊首日即奪金 佘繕妡女子重劍成功衛冕
【有線新聞】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港隊在第一個比賽日就有金牌落袋,佘繕妡在女子重劍成功衛冕。畫面左方的佘繕妡,決賽面對烏克蘭的瑪絲文高,開局有點手緊,落後0比2。世大運限25歲或以下運動員參賽,24歲的佘繕妡最後一次出戰,希望有個完美結局,連贏兩劍完第一節。八強以「決一劍」險勝,準決賽相對輕鬆,以10比8擊敗另一名烏克蘭劍手干納,比分繼續「咬住上」,多次平手,打完兩節5比5。1月在多哈首奪大獎賽金牌,世界第7的佘繕妡第三節領先過7比6,都被排名26的瑪絲文高追回,打完三節8平手,要加時決勝。佘繕妡再次在關鍵時刻果斷進攻,贏9比8奪金,豎起兩隻手指,2023年成都後再次站上頒獎台最高一級,是香港第一人。她之後轉到格魯吉亞,出戰22日展開的世錦賽。
- News Editor
- 2025年06月30日
招聘啟事|有線新聞誠聘人才 記者/翻譯/主播
有線新聞現提供以下職位空缺,歡迎優秀及有豐富經驗的你加入: 記者/高級記者(港聞) 工作範疇 採訪、撰寫本地新聞 發掘新聞題材、邀請訪問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或相關大學學歷 一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具電視台工作經驗者優先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記者/高級記者(財經) 工作範疇 採訪、撰寫及翻譯財經新聞 搜集及整合財經數據 發掘新聞題材、邀請訪問 報道新聞及主持節目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金融、經濟或相關大學學歷 一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 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國際新聞翻譯 工作範疇 撰寫、翻譯國際新聞 發掘新聞題材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翻譯或相關大學學歷 一年或以上相關工作經驗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 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記者/高級記者(時事專題) 工作範疇 採訪、撰寫專題新聞 蒐集資料,發掘新聞題材 職位要求 持有新聞、傳理或相關大學學歷 主動、善於溝通、具團隊精神 中、英文良好 需輪班工作 立即電郵履歷應徵! 主播 工作範疇 主持新聞報道、
- News Editor
- 2025年02月15日
首屆浪琴香港國際馬術盛典昨晚開幕 亞博館變身駿馬殿堂 料吸2.5萬觀眾
【有線新聞】首屆「浪琴香港國際馬術盛典」2月14日在亞博館揭幕,為期三日活動匯聚全球頂尖騎手與70匹空運來港的賽馬,預計吸引逾2.5萬名觀眾。 活動首日即上演The Longines歡迎賽、雪特蘭矮種馬大賽等高規格賽事,西班牙馬術藝術家Santi Serra更以「人馬合一」特技表演震撼全場。場外特設逾50個品牌的Lifestyle Village,結合美食、兒童體驗及馬術文化展區。亞博館特別將30萬平方呎場地改造為馬術殿堂,運用800噸英國特製沙土鋪設賽道,並融入的士、鐘樓等香港地標造型跳欄。 每匹身價達3,000萬港元的賽馬享獨立恆溫馬房及專屬獸醫照料,部分馬匹更備有安撫玩具備戰。適逢情人節,亞博館吉祥物「亞博熊」現身派發玫瑰,同場更結合大型會議與演唱會,單日接待數萬人次。 亞博館行政總裁陳芳盈表示,團隊數年前已啟動籌備,未來將引進更多國際盛事。活動期間更邀請青少年實地考察,推動青年發展與行業接軌。
- News Editor
- 2025年02月10日
蔡天鳳碎屍案|控方披露作案工具多達30件 前夫一家背景複雜 一文整合案情重點
【有線新聞】28歲名媛、譚仔米線創辦人的媳婦蔡天鳳(Abby Choi)碎屍案轟動全港,其前夫、家翁及兄長涉嫌謀殺被捕,前家姑則被控妨礙司法公正,而蔡天鳳前家翁的情婦亦捲入這宗謀殺案,涉嫌協助罪犯,正協助調查。蔡天鳳與前夫一家關係撲朔迷離,據了解,蔡天鳳打算出售供前夫一家居住的何文田豪宅,換市值較低的單位居住,惟雙方鬧翻,更疑因此招惹殺身之禍,本文將整合這宗碎屍案的詳情: 案中主要人物 蔡天鳳(Abby Choi)—死者—28歲 蔡天鳳共經歷兩段婚姻,18歲時與年齡相若的疑犯鄺港智結婚,誕下一對現時分別10歲及8歲的兒女,兩人離婚後,蔡天鳳於2016年12月與譚仔米線創辦人譚澤均的兒子Chris結婚,並誕下兩名子女。雖然蔡天鳳與前夫離婚,但仍一直照顧對方一家生活,安排他們入住何文田加多利山一間豪宅,又聘用同為疑犯的前大伯為私人司機。 蔡天鳳生前任職模特兒,不時出席時裝界活動,與不少名人分屬好友,包括著名歌手郭富城的妻子方媛,兩人不時在社交平台上傳合照;蔡天鳳與Chris結婚時,藝人林盛斌(Bob)擔任司儀,更於社交平台上載合照。 鄺港智(Alex)—前夫—28歲 為蔡天鳳前夫,2013
- News Editor
- 2025年01月24日
政經CHAT|民建聯宴請外國領事及商會食盤菜 周浩鼎做「講故佬」講歷史
【有線新聞】政界近年經常提到「說好中國故事」、「說好香港故事」,民建聯星期四(1月23日)就趁臨近歲晚,邀請30多位外國領事及商會代表,到大埔泰亨文氏宗祠品嚐盆菜及體驗不同中國傳統文化習俗。 出席的除了包括日本、英國、德國等外國領事及商會代表,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包海斌參贊、一等秘書王猛亦有赴宴。 他們不單止與李慧琼、陳克勤等多名民建聯核心高層一同「起筷」,部分外國領事及商會代表亦嘗試提筆寫揮春、舉起「獅頭」舞獅,甚至拿起鑊鏟炒菜。 民建聯聯絡拓展委員會主席周浩鼎更加化身「講故佬」,介紹文天祥抗蒙歷史、盤菜的相傳來歷,及成為新界鄉村習俗及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過程。而李慧琼亦趁機邀請外國商會代表,對新一年財政預算案提供意見,促進交流。
- News Editor
- 2024年11月15日
青衣站附近今早有信號設備故障 機場快綫、東涌綫列車服務一度受影響
【有線新聞】青衣站附近今早有信號設備故障,機場快綫及東涌綫列車服務一度受影響,要每10至15分鐘一班車,至中午約1時23分始逐步回復正常。
- News Editor
- 2024年11月06日
政經CHAT|立法會播片宣揚美麗香港 梁君彥:奧蘇利雲都係被香港美景吸引
【有線新聞】為慶祝國慶75周年,環境及生態局聯同國家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中心製作《遇見美麗中國》和《美麗香港系列》專題片。立法會今日在大堂播放精華片段,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稱,專題片影像賞心悅目,意義豐富。他又指桌球大師奧蘇利雲決定移民香港,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被香港自然美景吸引。 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說,不少市民和遊客對香港自然景色認識不多,形容「外國人好詫異香港有咁美麗嘅地方」;又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期望透過專題片讓大眾認識本地景點,讓年輕人更認識國家。
- News Editor
- 2024年10月25日
一號風球|天文台:至少維持至下午6時
【有線新聞】上午9時,強烈熱帶風暴潭美集結在香港東南約730公里,預料向西移動,時速約18公里,橫過南海中北部。 天天台指,潭美今早穩定地向偏西方向移動,預料日間大部分時間與本港保持約600公里以上距離。在東北季候風共同影響下,本港離岸及高地間中吹強風,由於主要吹偏北風,受地形屏蔽影響,日間普遍風力不會顯著增強。一號戒備信號至少維持至下午6時,隨後是否需要發出三號強風信號,視乎潭美與本港距離及本地風力變化。 按照現時預測,潭美會逐漸移向海南島一帶,本港風力會在周日稍後有所減弱。
- News Editor
- 2024年09月23日
政經CHAT|選舉事務處開放資訊中心賀國慶 吉祥物「票箱家族」換新裝
【有線新聞】國慶75周年臨近,選舉事務處本月30日至下月2日會在長沙灣選舉資訊中心,舉辦3天開放日賀國慶。 開放日活動內容包括選舉資訊講座、模擬投票及與國慶主題互動遊戲。參觀市民可以與國慶裝飾和換上賀國慶新裝的吉祥物「票箱家族」拍照留念,亦會獲贈「票箱家族」國慶特別版紀念品。 有興趣參觀的市民即日起至本星期五,可以於辦公時間上午8時45分至下午6時,致電熱線2891 1001查詢預約。
- News Editor
- 2024年06月11日
前非常任法官岑耀信撰文批評香港司法、民主派顛覆政權案裁決 港府:極不同意 法治無任何倒退
【有線新聞】早前辭任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的岑耀信指香港法治陷入極大危機,特區政府表示極不同意。 岑耀信在金融時報撰文,質疑初選案的裁決在法律上站不住腳,裁決意味著基本法賦予立法會否決預算案的權力,不能夠用於不受政府歡迎的目的,雖然不一定等同法治已死,但就是司法制度衰落的徵兆。 他指,中國為香港法官製造了「不可能的政治環境」,國安法的實施嚴重限制審訊自由,加上不斷有聲音要求司法「愛國」,本地法官需要非凡勇氣逆流而行,很多法官已經看不到,自己作為自由捍衛者的角色,慨嘆香港正邁向極權,又指寄望海外法官維持香港法治,恐怕已經不切實際。 港府回應指,法院在審理任何案件時絕無受到中央或港府的壓力,強調法治亦無倒退,任何相反的結論都是完全錯誤。
- News Editor
- 2024年06月06日
終院兩非常任法官辭任 郝廉思稱因政治情況 岑耀信未交代原因
【有線新聞】香港終審法院兩名非常任法官岑耀信和郝廉思已經呈辭,郝廉思回覆本台查詢時指辭職是基於香港的政治情況,但他對香港法院及法官的獨立性完全充滿信心。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兩人辭職,岑耀信則未有交代辭職原因。2022年英國最高法院院長韋彥德與副院長賀知義辭任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當時岑耀信、郝廉思及另外三位英國籍法官發表聲明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