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黎智英案|張劍虹稱立國安法後黎智英談制裁沒以往「露骨」
【有線新聞】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接受控方覆問,說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談及制裁沒有以往「露骨」,又說開設編採高層通訊群組討論敏感議題是不想黎智英決定所有事。 黎智英和張劍虹分別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開始覆問。張劍虹稱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講到制裁時沒有以往「露骨」,轉而肯定制裁達到阻止中國打壓香港民主和人權的效果。他又說開設只有編採高層在內的通訊群組討論敏感話題,是希望大家嘗試自由和坦白地表達意見,有需要時才向黎智英反映,否則黎智英會決定所有事情。 控方展示張劍虹和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的WhatsApp紀錄,指按法律顧問意見要更改有「光時」口號的廣告,又為員工舉行法律座談會,但報章版面仍保留「光時」旗幟的照片。張劍虹說沒有因應這個版面徵詢法律意見,按照分工是陳沛敏負責報章內容。 控方下午將傳召第二名從犯證人,即陳沛敏作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大灣區醫護|首批內地護士即將結束交流:獲益良多 第二期將擴至眼科、內窺鏡科
【有線新聞】首批來港的大灣區護士交流計劃即將結束,有參與的護士形容計劃加深對兩地醫療的認識,醫管局說第二批護士會陸續來港,參與的專科將擴展至眼科及內窺鏡科等。 首批來港交流的大灣區護士下周將返回內地,來自中山大學醫院的劉佳麗回望過去近十個月的交流生活,她說本港的公立醫院有不少地方值得內地醫院學習,「病人由威爾斯親王醫院轉到沙田醫院,不必自己拿着一大份牌板,醫生可在臨床醫療資訊管理系統(CMS)中知道這個病人在威院做過什麼治療、有什麼檢查和結果,系統是非常好,有助提高效率。現時內地正推行智慧醫院,這都是我們可借鏡的地方。」 與大灣區護士拍著做的本港護士形容她們對病人無微不至。新界東醫院聯網顧問護師史綺雯:「有個婆婆都想她多坐起來,但她突然間大叫,不停指著一個方向,我望望那個方向是她病房的病格,即是她的床位,當時我心想婆婆可能是扭計,想回床休息。我們的大灣區護士十分細心,她即時走到婆婆身邊,問她是否想去洗手間,婆婆不斷點頭。」 不過兩地護士在合作初期都有需要磨合的地方。醫院管理局護理總行政經理唐華根:「通常都是與工作權責有關,因為明白現時尚未修例,她們都是要在監督下工作。多數都是一些溝通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連續性合約|門檻改「468」 資方倡等經濟復蘇始落實 有議員稱沒迫切性
【有線新聞】勞顧會達成共識,將連續性合約的門檻改以4星期合計工時達68小時計算,政府稍後會開展修例工作,再交由立法會審議,但勞資雙方對實施時間有分歧。 勞顧會僱員代表說曾於會上提出將門檻降至64小時,但經討論後同意現時方案,暫時不會再爭取下調。勞顧會僱員代表林偉江:「可以接受但未盡善盡美,我們期望推行時間,或能否如期按程序盡快推出,因為就算勞顧會有共識,還有一系列行政工作要做,例如要提交至立法會,期望立法會各方仝人重視勞顧會的共識,能盡快執行。」 不過僱主代表就說在會上提出想等待經濟復蘇後才落實。勞顧會僱主代表陳偉聰:「其實我們僱主方在這個議題上都是戰戰兢兢,因為我們仍然擔心現時經濟處於低迷狀態,前景亦非常不明朗,在勞顧會開會時知道勞工短缺問題非常嚴重,有需要用不同方式幫助更多僱員重新投入勞工市場。」 有立法會議員認為新方案對釋放勞動力幫助有限,沒有迫切性實施。批發及零售界(自由黨)邵家輝:「會否因為有這些福利才令他們想做兼職,我可能覺得不是這麼大的動力。就算我不是做全職都能有這些福利,會有誘因令他們不想做全職。當中小微企的盈利再穩固些時,待公司『做大了個餅』後,有收入了、賺多了,給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F1|咸美頓明年離開平治 轉投法拉利車隊
【有線新聞】一級方程式賽車七屆總冠軍咸美頓,明年將離開平治,轉投法拉利。 39歲的咸美頓去年跟平治續約兩年,決定提前一年離隊,到法拉利取代辛斯成為陸格歷的新拍檔。咸美頓2013年開始效力平治,期間破紀錄勝出103個分站,但過去兩季平治表現下滑,咸美頓自2021年12月就未贏過分站冠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據報美國將打擊伊拉克、敘利亞境內伊朗目標
【有線新聞】美國據報批准數日內打擊伊拉克和敘利亞境內的伊朗目標。 據報打擊計劃將持續數日,目標是伊拉克及敘利亞境內的伊朗設施及軍事人員,何時行動視乎天氣,以回應近日針對美國在中東基地的襲擊。約旦的美軍後勤基地日前遭無人機空襲,造成三死數十人傷。美國防長奧斯汀說襲擊是由中東的抵抗軸心發動,不清楚伊朗知道多少內容,但肯定他們有參與訓練及資助,重申美國不會因襲擊撤走伊拉克及敘利亞的部隊。奧斯汀:「我參與了計劃和建議,行動將在幾天內發生,將採取多層的回應行動,我們有能力根據情況作多次回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改善富士山人流擠迫 山梨縣擬今夏起向登山客收2,000円通行費
【有線新聞】日本山梨縣計劃今年夏天起,向每名富士山登山客收2,000日圓通行費。 當局將於登山口設置大門,徵收通行費,款項將用於改善山上擠迫情況、設置閘門防止遊客通宵登山及興建避難所等,條例草案本月提交給縣議會。去年夏季有多達22萬人攀登富士山,四條主要登山路線之中,山梨縣的吉田路線較接近山頂,住宿設施較多,最受歡迎,當地計劃限制每日最多4千人登山,避免過度擠迫。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陷黑金醜聞 日本執政自民黨最大派系安倍派宣布解散
【有線新聞】有45年歷史的日本執政自民黨最大派系安倍派宣布解散。 安倍派昨日召開最後一次會議,剩餘事務由新成立的清算管理委員會處理,主席鹽谷立表示非常沉痛。對於出席者要求追究政治責任,他沒有明確回應,僅稱會認真看待意見,適時作出判斷。安倍派又名清和政策研究會,被指在2018至2022年涉嫌收取政治籌款宴會的獻金後,沒有記錄在收支報告,部分款項懷疑被議員私吞,多人已被起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連續性合約|門檻改「468」 有僱員代表曾倡「464」 討論後同意現時方案
【有線新聞】勞顧會達成共識,將連續性合約的門檻改以四星期合計工時達68小時計算。有僱員代表說曾提出將門檻降至64小時,但討論後同意現時方案。 勞顧會僱員代表林偉江:「可以接受但未盡善盡美,暫時工時要求未必會爭取下降,但我們期望推行時間,或能否如期按程序盡快推出。」 勞顧會僱主代表陳偉聰:「其實我們僱主方在這個議題上都是戰戰兢兢,因為我們仍然擔心現時經濟處於低迷狀態,前景亦非常不明朗,但有及於我們不同角度、時間,在勞顧會開會時知道勞工短缺問題非常嚴重,有需要用不同方式幫助更多僱員重新投入勞工市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2日
18111|情緒通至今收過萬求助 約1.5%轉介精神科 社工籲勿忽略疏導情緒
【有線新聞】情緒支援熱線18111推出個多月以來,收到過萬個求助,當中約1.5%須轉介醫管局精神科,有前線社工提醒,不應該因為評估轉介需要,而忽略了疏導求助者的情緒。 提供24小時情緒支援的18111熱線推出超過一個月,負責營運的利民會說,截至上月24日,一共收到10,358個來電,平均每日超過350個求助。利民會總幹事馮祥添:「主要集中在精神健康、情緒方面的事宜,亦有人提及其身體狀況。身體健康狀況其實影響情緒,其他我們想到與精神情緒有關的都會有,例如工作、家庭關係。」 在一萬多個求助電話中,屬於最高危例如有自殺傾向,需即時轉介予警方及消防只有2宗,需要轉介予醫管局精神科的則有157宗,佔整體大約百分之1.5。利民會總幹事馮祥添:「危機評估每個接線員,每個更節都有督導員支援,即是經評估發覺屬高危個案,便會轉交督導員做多一層評估,並在有需要的時候即時跟進。」 有前線社工認同設立旗艦式熱線的做法,但認為這類熱線不可以太強調「轉介」功能。精神健康諮詢委員會前委員阮淑茵:「我們聽到一些曾致電熱線的受助人的經驗,譬如他一提到正於精神科求醫,很快便問他是否有想傷害人、自己的想法,這些回應都會令當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1日
北部都會區|塱原生態公園料年內開放 新田將設蓄洪河道公園 可抵「200年一遇」洪水
【有線新聞】規劃中的新田科技城將興建有蓄洪功能的河道公園及地底蓄洪池,預料可抵禦200年一遇洪水。塱原自然生態公園亦即將完工,最快下半年對外開放。 今年內動工的新田科技城位處新界北低窪地帶,過往不時有地區暴雨經常水浸,土拓署將會提升區內兩條主要排水道的排洪能力,生滿雜草的斜坡會擴闊為休憩用地。土木工程拓展署北拓展處處長張家亮:「這些休憩用地其實是比較平坦的斜坡,平時沒有下雨時其實可以供市民使用,但如果大雨時亦會變成蓄洪設施,水位上漲時就如沙灘一樣,你潮漲時人們當然會離開,這時河道成為蓄洪設施。」地底亦都會興建20萬立方米的蓄洪設施,容量相等於80個標準泳池,足以抵禦200年一遇洪水,預計2034年落成。 對於擬議中的三寶樹濕地公園面積被削減,外界質疑新田科技城「搶地」,土拓署解釋被削減的用地生態價值低。張家亮:「有大約90公頃地,有一半現在都沒有積極養魚或者荒廢了。魚塘的生態價值在於提供食物給候鳥和水鳥,如果沒有養魚或者魚很少便失去了這方面生態功能。」 佔地37公頃的塱原自然生態公園是另一個用作補償北都會發展造成濕地損失的項目,下半年將對外開放,當中「農業區」已經完工,21公頃的「生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1日
黃竹坑陳白沙紀念中學爆上呼吸道感染 66師生現病徵
【有線新聞】黃竹坑一間中學逾60師生集體感染上呼吸道病毒。 爆發上呼吸道感染的是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55名學生及11名教職員,上周六起先後出現上呼吸道感染徵狀,大部分是中六學生,全部情況穩定、毋須入院。衞生防護中心到學校調查,又呼籲市民盡快接種流感疫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01日
美藥廠研基因治療藥 治罕見遺傳性血管性水腫 療法推動對抗「無藥可解」疾病
【有線新聞】科學家以基因療法治療一種罕見的血管遺傳病,初步測試效果理想,有助推動未來以基因療法對抗更多無藥可解的疾病。 如果一個人平時沒過敏問題,但身體個別部位忽然腫脹,可能是患上「遺傳性血管性水腫」。這個是罕見的遺傳病,大約每5萬人有1個病例,患者因爲基因變異令體內緩激肽水平過高,導致血管出現滲漏,引發水腫,腫脹部位包括手部、腹部、面部、咽喉等,最危險是咽喉,一旦腫脹有可能窒息。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暫時無法根治,只能靠藥物控制病情,降低病發時致命的風險,但最近一項基因療法試驗為病人帶來新希望。 有美國藥廠為這個病研發基因治療藥物,近日進行第一期臨床試驗,10位病人接受靜脈注射,藥物中的有機微粒進入病人的肝臟細胞,以基因剪輯關閉有問題的基因。結果10位病人都情況良好,沒嚴重副作用,病發次數平均減少九成半,只需要一次療程,效果持續至今已經有18個月。 不過第一期臨床試驗主要是為了確認新藥是安全,現時第二期臨床試驗已經展開,以更多病人正式測試藥效,包括將新藥跟安慰劑比較,最快年底就有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