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警北角皇冠大廈掃黃拘18人 包括劏房業主
【有線新聞】警方在北角打擊賣淫,拘捕18人,相信瓦解了一個賣淫集團。 警方檢獲包括避孕套、價目表等。去年復常通關後,警方發現北角皇冠大廈其中一層多個單位被用作賣淫場所,全盛時期24個單位有17個單位分隔為29個劏房,警方與入境處10個月內多次掃黃,但仍有性工作者進駐。警方在本周三、四再展開拘捕行動,以准許處所用作賣淫行為、控制他人賣淫及違反逗留條件等,拘捕10男8女,包括11名業主或租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迪士尼神奇道私家車旅巴相撞 女司機一度被困
【有線新聞】迪士尼樂園外有私家車與旅巴相撞,私家車女司機受傷,一度被困。 私家車翻側,損毀嚴重,其中一個輪胎飛脫,旅遊巴車頭損毀。中午大約12時,私家車駛至神奇道與幻想道迴旋處跟一輛無載客旅遊巴相撞,兩架車失控先後剷上草坪,其中私家車撞向告示牌後翻側,女司機被困由消防救出,送瑪嘉烈醫院治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消費者信心調查三指數齊跌 「目前狀況」列歷來次低 政黨促政府及時公布利好因素
【有線新聞】有政黨進行消費者信心指數調查,反映香港經濟復蘇力度與公眾預期有落差,建議政府要及時將利好經濟因素告知市民。 民建聯去年12月電話訪問八百多位市民,就「目前狀況指數」、「消費者預期指數」、「綜合消費者情緒指數」進行調查,結果三項指數均下跌,其中「目前狀況指數」跌至歷來第二低。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周浩鼎認為政府未有適時公布利好因素,市民掌握不到整體數據,容易對市場前景感到悲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黎智英案|張劍虹:黎晤美官員後顯雀躍 令《蘋果》編採方針越漸偏激 欲借節目激起抗爭情緒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續審,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作供指,黎智英與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國務卿蓬佩奧會面後,對社運更雀躍、更頻繁提及制裁,編採方針亦更傾向同情示威者。 黎智英和張劍虹分別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張劍虹繼續接受控方盤問。黎智英2019年7月赴美,會見時任美國副總統彭斯及國務卿蓬佩奧等官員,張劍虹作供時指他是事後才知情,感覺黎智英在會面後感到「雀躍」,認為對反修例運動有幫助,自此黎智英更頻繁提及制裁。 法官李運騰問這次會面對蘋果日報的編採有甚麼影響,張劍虹指報社對反修例運動的報道越來越偏激。張劍虹在控方追問下解釋,蘋果日報自此更多報道運動中暴力和激進的場面,亦採用了較同情的角度,覺得是特區政府及中央迫使。張劍虹又指黎智英指示蘋果動新聞節目要增加產量,邀請反對派人物和抗爭者講述經歷,借此激起抗爭情緒。 蘋果日報在2019年6月推出訂閱制,當時宣傳聲稱3元的訂閱費中會捐出1元支援抗爭者療傷和訴訟,張劍虹引述黎智英贊同他提出捐給民陣的抗爭基金,可以鼓勵支持運動的人訂閱,控方問他是否代表蘋果日報部分盈利是用於支援運動,張劍虹表示正確。 審訊期間法官關注黎智英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日本央行下周議息料維持寬鬆政策 分析師:日圓兌港元或見5.2算
【有線新聞】日本通脹連續兩個月回落,加上美國減息預期降溫,分析預期日本央行下周議息會繼續維持寬鬆政策,日圓匯價短期可能受壓。 能源價格回落,日本通脹繼續降溫,上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2.6%,雖然高過預期的2.5%,但升幅較11月回落。撇除新鮮食品的核心通脹,就升2.3%,符合預期,升幅是一年半以來最小。瑞穗銀行首席亞洲外匯策略師張建泰:「核心通脹或整體通脹其實已經超過2%一年半以上,我覺得數據上容許日本央行減一減寬鬆力度,現在聯儲局第一季減息的預期已經降溫,所以日本央行都不會急於在第一季行動,現在比較大機會都是等到年中,薪酬結果全面出爐後,才會退出超寬鬆政策。」 目前日本商界領袖似乎願意在下周開始的工會年度薪酬談判中加薪,但中小型企業能否跟上大型企業的步伐,仍存在不確定性。日本央行將於下周議息,當局仍然評估能登地區地震的影響,市場一致認為日本央行會按兵不動。 雖然通脹數據,未有影響日圓匯價,但張建泰預期日圓兌每美元或會下試150,即兌港元見5.2算。巴克萊亦預計日圓短期有貶值風險,但由於日本央行可能在4月加息,圓匯有機會在春季開始轉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正生會詐騙案|校長、創辦人早上與書院職員聯繫 江玉歡:反映慈善團體欠缺監管
【有線新聞】正生書院辦學團體正生會七名董事,包括校長陳兆焯、校監林希聖涉嫌透過募捐助學,串謀詐騙逾5000萬元,有教師如常返學校工作,說有跟校長和校監聯絡,並說他們透過視像與教師開會,但拒絕披露會面內容。 正生書院在長洲開設的髮廊為學生提供培訓,有職員說大部分人返學校參與視像會議,沒有營業。目前正生書院仍有17名學生,有議員希望政府妥善照顧他們,包括派遣社署社工提供協助,財務上委託公信機構接管,處理教職員薪資問題等。九龍東議員鄧家彪:「社會最關心十多名青少年,尤其知道有七名將應考文憑試,即是大家也想保護這些學生,不受個案調查影響或機構大問題影響,可以妥善至少完成文憑試應考學習需要。」 正生會是慈善機構,警方說董事涉嫌轉移捐款到海外,有機會違反《稅務條例》第88條。條例俗稱「88牌」,機構向稅局成功申請,確認資金用作慈善可豁免徵稅,不過稅局沒有監管法定權力。法改會十年前曾發表報告,建議建立規管制度,強制慈善團體公開財務報告等。 有議員引述坊間數據,指本港2016年時有近萬個慈善機構,認為有必要重視法改會建議。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在香港沒有一個特別組織規管慈善機構,這個也是法改會報告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亞洲盃|阿聯酋十人應戰遭巴勒斯坦迫和 烏茲別克3比0勝印度
【有線新聞】亞洲盃C組,阿聯酋被巴勒斯坦逼和1比1。 白衫的阿聯酋上場3比1擊敗港隊,面對世界排名低35位的巴勒斯坦,23分鐘開紀錄,遠柱的艾迪爾接應傳中頂入。這支上屆4強分子,今場大部分時間要十人應戰,艾咸馬迪對著達巴治又攬又拉,球證重看視像後直指12碼點,並判艾咸馬迪紅牌離場。巴勒斯坦由沙恩主射,被門將艾沙「捉到路」擋出,浪費大好機會,球迷都沒眼看。 亞洲盃4隊成績最好的小組第三可晉級淘汰賽,上場不敵伊朗、踢多個的巴勒斯坦積極搶分,換邊後5分鐘收到「大禮」,阿聯酋的巴達拿沙頂入自己龍門,踢成1比1,各得1分,令香港跌至榜尾,出線形勢變得不樂觀。 B組烏茲別克3比0擊敗印度,全部入球都在上半場出現,菲素拉夫接應二傳頂入,4分鐘先拔頭籌。同組的澳洲提前晉級,上場悶和敘利亞的烏茲別克不容有失,18分鐘拉開,印度解圍中柱,仍被後上的沙基夫鏟入。兩球在手的烏茲別克嫌不夠「穩陣」,尼斯路拉夫補時4分鐘,鎖定贏3比0,一勝一和,排第2,印度連輸兩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以哈戰爭|內塔尼亞胡:已告知美國反對戰後建立巴勒斯坦國
【有線新聞】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稱,已向美國表明反對在衝突過後建立巴勒斯坦國;美方重申要確保以色列的持久安全,有必要讓巴勒斯坦建國,不會停止推動兩國方案。 以軍繼續在加沙中部的行動,聲稱在龐大的地下網絡發現哈馬斯製造武器設施、大量火箭和炮彈,之後將隧道網絡炸毀。 以軍被指早前在南部汗尤尼斯破壞公墓並偷走多具遺體,以軍承認有挖掘遺體,解釋他們除了營救人質,亦要將人質遺體帶回以色列,強調會在安全的地方辨別遺體身份,過程專業並尊重死者,確定死者不是人質後會歸還。 以軍的軍事行動持續過百天,國際社會普遍希望推動兩國方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日前稱沒有巴勒斯坦立國路線圖,以色列不會得到真正安全。 不過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公開表明,反對衝突過後建立巴勒斯坦國,他指以色列安全跟巴勒斯坦主權有衝突,未來的任何安排,以色列必須控制約旦河以西所有地方的安全,包括加沙地帶。他已把這一立場告知美國,強調身為總理,必要時需向盟友表達反對。 內塔尼亞胡的表態反映與美國有嚴重分歧,國務院重申有必要讓巴勒斯坦建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米勒說︰「現在沒辦法確保(以色列)持久安全,也沒有辦法解決重建、管治加沙,以及確保加沙安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荔景紀律部隊宿舍火警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荔景紀律部隊宿舍火警,無人受傷。 宿舍在荔枝嶺路,上午九時許,第三座一個泵房冒煙起火,消防開喉將火警撲熄。受火警影響,其中一部升降機暫停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北角野豬跌落斜坡被困 消防員救出轉交漁護署處理
【有線新聞】北角建華街有野豬跌落斜坡被困,消防員救出。 消防接報到場,用繩索綁著野豬四肢,之後將牠救出放入膠桶,轉交漁護署人員處理。上午約八時,有人發現一隻三呎長野豬被困在流動公廁與斜坡之間,四腳朝天,於是報警求助。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陳國基明赴瑞士 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將到瑞士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 陳國基聯同政制及內地事務局、保安局、律政司及勞工處的代表星期六離港到瑞士日內瓦,以中國代表團成員身份出席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普遍定期審議工作組會議,會上將審議中國人權狀況報告,包括香港特區的部分。他將於本月27日返港,期間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會署任司長一職。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19日
垃圾徵費|黃傑龍:乏分類廚餘人手 料食肆「不犯法就算」 到頭來雙輸
【有線新聞】有飲食集團負責人預計垃圾徵費後,旗下約50間餐館一年要多花300萬元買指定垃圾袋,又指並非每間餐廳都有人手分類廚餘,認為食肆在徵費初期只會抱著守法的心態,未必可以減少生產廢物。 稻苗飲食專業學會榮譽會長黃傑龍:「這工作聽起來是個相當厭惡性的工作,去分類廚餘十分不好看,現在洗碗工都請不到的時代,又有誰負責做?我估計很多食肆都解決不了,暫時都覺得付費就算了,沒辦法、不犯法就算了。到頭來是雙輸,因為錢又花多了,但香港垃圾沒有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