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3日
中美元首通話|習近平:美若執意打壓、不會坐視不管 美方:將派代表加強溝通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習近平指美國若執意打壓中國高科技發展,不會坐視不管,亦闡述台灣、涉港等問題立場。美方將派財長耶倫及國務卿布林肯訪華,加強溝通避免誤判。 習近平與拜登自去年11月三藩市會面後首次通電話。習近平提到中美關係近月出現企穩態勢,但消極因素也有所增加,必須重視。重申中美關係要堅持以和為貴,堅守不衝突不對抗的底線,以行動兌現承諾,以慎重態度管控分歧。習近平指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第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對於台獨勢力分裂活動和外部縱容支持,中方不會聽之任之,希望美方把不支持台獨的表態落實到行動上。他又指,美國針對中國的經貿科技打壓措施層出不窮,中國企業的名單越拉越長,不是去風險,而是製造風險。提醒如果美方執意打壓中國高科技發展,中方不會坐視不管。習近平亦向拜登闡述了中方在涉港人權、南海等問題上的立場。 拜登重申,美方不尋求進行新冷戰,奉行一中政策、不支持台獨,無意同中國發生衝突,也不尋求遏制中國發展、與華脫鈎,會安排財長耶倫國務卿布林肯近期訪華,同中方加強對話溝通、避免誤判。 兩國元首認為這次通話坦誠、具建設性,同意繼續保持溝通,推進外交、經濟等領域磋商機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3日
綠色殯葬|曾咀紀念花園推新服務 率先採用紙撒灰器 寫字貼照紀念先人
【有線新聞】綠色殯葬近年愈來愈普及,去年有過萬名市民登記,希望離世後撒灰回歸自然。屯門曾咀紀念花園推出多項新服務,鼓勵市民選用。 在翠綠草地撒灰,回歸自然。屯門曾咀紀念花園月底將會率先使用紙撒灰器,除了不會重用,還可以火化或者留下來做紀念。食環署高級衞生督察李啟倫︰「紙撒灰筒較傳統的金屬(撒灰器)輕身、着重一次性,亦都可以不需要拉動手柄,因為(金屬撒灰器)手柄需要有些力氣才可拉動,加上紙撒灰筒比較個人化,(家屬)可以寫上一些祝福以及紀念字句,甚至可貼上先人喜愛照片。」 紀念花園啟用三年,除了增設獨立的悼念房間,亦在撒灰花園豎立新的紀念設施。木刻藝術家凌展騰︰「船在不同文化裏是與現時世界及死後世界有關,『渡船』這個名都是想以人的位置去看,如何令到在世的人過渡,有些事情不在、有人不再在世,要如何去適應事情。」「渡船」掛了這些思念郵箱,家屬可寫下心意再投入郵箱,向先人表達思念及送上祝福。 綠色殯葬近年愈來愈多人選擇,去年全年就有9,400宗,較2011年多逾三倍。李啟倫︰「我們都鼓勵市民預早規劃自己的身後事,在適當時候與家人講出意願,可以讓家人和自己安心。」 食環署指單是去年,綠色殯葬中央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黃大仙青年踏電動單輪車撞傷女途人 傷者手腳擦傷
【有線新聞】黃大仙有青年踏電動單輪車時撞傷女途人。 56歲女途人手腳擦傷,清醒送院敷治,青年在場接受調查。消息指該16歲青年傍晚六時許在沙田坳道踏電動單輪車落斜,在慈雲山觀音廟對開失平衡撞到女途人,對方表示不追究,案件暫列有人意外受傷處理。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新油麻地避風塘對開海面發現中年女屍 消息:頸部有可疑傷痕
【有線新聞】新油麻地避風塘對開海面發現一具女屍,消息指頸部有可疑傷痕。 遺體被送到海事處碼頭,用帳篷覆蓋。警方早上約九時接報,距離避風塘大約一公里的海面懷疑有人在水中漂浮,消防員搜索後將女事主救起,證實不治。死者大約1.5米高、短頭髮,年約40至59歲。消息指她被發現時赤裸,頸部有兩處可疑傷痕,將進行解剖確定死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世紀雨災|鄧炳強認深圳通報排洪較遲 未來會提早 冀風季前落實大灣區救援合作
【有線新聞】去年9月世紀暴雨期間,深圳在排洪前45分鐘才通報香港,大約半小時後政府對外發新聞稿。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承認較遲,指深圳已同意未來提早通報。 鄧炳強:「以往由深圳隨着排洪流程決定,到正式決定排洪才通知我們,現在我們雙方同意了還未正式決定排洪,其實內地天文台都知道情況嚴重,在我們預計會排洪之前便先通知我們,不用排洪那一刻才按掣,令我們有預早時間做好準備功夫。」 另外粵港澳目標在下月就大灣區應急救援合作簽訂框架協議,鄧炳強指機制下救援行動會由事發地主導,香港已經擬備共享清單,包括救援工具及人員、車輛及船隻等,希望在風季前落實,今年上半年亦會與大灣區城市舉行模擬地震的跨境聯合演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美學者研發表情機械人「EMO」 懂觀察學習人類 預判肌肉「先兆」相視而笑
【有線新聞】美國有學者研發出一款有表情的機械人,不只可以觀察及學習人類的表情,更懂得以表情跟人互動。 人工智能與人類以文字交談已經相當普遍,但人與人的交流很多時靠的不是語言,而是一個表情、一個眼神。哥倫比亞大學的工程專家認為是時候挑戰這個範疇,研發有表情的機械人「EMO」。它的面部有26個活動組件,可以呈現各種表情,但不需要輸入程式。 EMO有自己的人工智能,而且雙眼是高清鏡頭,它學習表情的第一堂就是對著鏡子,一邊隨機控制26個面部摩打,一邊觀察自己的表情,得知各個摩打和表情的關係,就像演員學習控制面部肌肉那樣。 EMO的第二堂是觀察大量影片,學習及模仿人類的表情,EMO甚至從影片之中領悟出如何預判人類的表情,譬如我們微笑之前某些面部肌肉會有先兆。EMO掌握了這些微妙變化,與真人互動時在對方微笑前0.84秒已經知道他會笑,然後以笑容同步回應,做到類似相視而笑的效果。 研究人員相信EMO是表情互動的起點,將來人類身邊的機械人是有可能做到察言辨色,與人類有更全面的交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首季訪港旅客逾千萬 楊潤雄:推新禮貌運動 欖總指七欖門票近售罄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在立法會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說,旅遊業進一步復蘇,首季訪港旅客有1,123萬人次,會繼續支持旅發局宣傳推廣,以及推出全新禮貌運動,提振經濟。 楊潤雄:「香港的旅遊業於去年復蘇勢頭強勁,入境旅客人次穩步上升,由第二季847萬人次上升至第四季1,068萬人次。根據入境處初步數字,2024年第一季進一步上升至1,123萬人次,亦為推動旅遊業發展。儘管財政緊拙,政府於2024年至25年度仍然向旅發局撥款15億1,715萬元,讓旅發局按四大重點策略推行相關工作。」 另外,今個星期五起一連三日在政府大球場最後一次上演的國際七人欖球賽,主辦的中國香港欖球總會表示四萬張門券已接近售罄,欖總指今年海外門票銷售情況理想,主要受英國、澳洲及斐濟球迷支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23條|陳智思:要給時間社會摸索 不認為香港包容性減少
【有線新聞】《維護國家安全條例》完成本地立法,行政會議前召集人陳智思說要給時間社會摸索,不認為香港包容性減少。 陳智思:「我估計我們在一個階段,很多人在觸摸甚麼允許、甚麼不允許,我自己認知是通過(港區)國安法和其他23條法例,紅線是很清晰,很清晰甚麼能做、甚麼不能,只是社會可能需要時間。如果大家意圖不是想推翻國家主權、不是顛覆國家,這就是紅線,其他事、批評政府的絕對可以。」 對於西九文化區管理局現金儲備預料明年中耗盡,身兼管理局副主席的陳智思說西九用地一早規劃好,不可能透過賣地增加收入,希望政府讓管理局更靈活發展用地,例如容許出售將來建成的單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泰國入境女子涉行李藏毒被捕 檢約190萬元懷疑大麻花
【有線新聞】海關在機場搗破一宗行李藏毒案件,檢獲約值190萬元懷疑大麻花,拘捕一個女人。 分成16包的懷疑大麻花共重超過8.3公斤,全部真空包裝,收藏在行李箱內。關員昨日在機場檢查一名由泰國曼谷來的53歲女人,在她的寄倉行李內發現懷疑毒品,隨即將她拘捕。調查後相信被捕女子受販毒集團以金錢招攬,將毒品帶到香港,海關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大灣區目標下月簽訂應急救援合作框架 鄧炳強:互派人員須遵守當地法律
【有線新聞】大灣區應急救援合作框架協議,目標下月簽訂,保安局局長鄧炳強說粵港澳之間互派的人員都要遵守當地法律。 保安局局長鄧炳強:「例如派出的同事有違法行為,舉例偷竊,我們不能豁免他的刑責,無論國際或跨區上一般做法是派出的人員要負自己的責任。」 鄧炳強說應急救援機制會按屬地原則,由事發地主導,特區政府已擬備共享清單,包括救援工具、車輛、船隻、消防救護人員等,今年上半年亦會與大灣區城市舉行模擬地震的跨境聯合演練。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網紅「龍心」林克霖新東直選舞弊等四罪成 判囚六個月
【有線新聞】網名「龍心」的林克霖企圖欺詐及選舉舞弊等四項罪行,被判入獄六個月。 林克霖2020年參加立法會新界東直選,政府當時將選舉押後一年,林克霖涉嫌在申報開支作虛假陳述,包括將選前一年的美容開支,以及宣布選舉中止後租用酒店的費用,共38,700元申報做選舉開支,企圖欺詐選舉事務處。東區法院裁判官崔美霞判刑時斥責被告毫無悔意,指案情嚴重,沒有減刑因素,共判囚六個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福建男認參與新加坡最大宗洗黑錢案 判監13個月
【有線新聞】一名中國籍男子承認參與新加坡歷來最大宗洗黑錢案,判監13個月。 32歲男子蘇文強是案中首名被判刑的被告,承認洗黑錢等11項控罪,共判監13個月。蘇文強是福建人,持有多國護照,案情指他2019年起在菲律賓經營賭博網站協助內地人非法投注,2021年與家人搬到新加坡後繼續參與運作。他與另外9人去年被捕,涉嫌將詐騙及非法賭博收益轉到新加坡清洗,行動中沒收價值30億新加坡元的現金和奢侈品,折合港幣超過170億,成為當地歷來最大宗洗黑錢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