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涉從北歐帶毒品回港 市值約3,600萬元 兩人機場被捕
【有線新聞】兩人涉嫌從北歐將市值約3,600萬元懷疑毒品帶回香港,在機場被捕。 男女疑犯黑布蒙頭,分别為21及20歲,他們涉嫌販運危險藥物被捕。兩人報稱是財務公司職員及文員,各收取6萬元酬勞,由米蘭經芬蘭將毒品帶回港。海關以X光檢查兩人的寄艙行李時,發現行李內的罐頭食品及食品包裝盒均有重新包裝的痕跡,包裝上的文字亦非意大利文,與兩人的出發地不符,檢查後發現約22公斤懷疑液態可卡因及25公斤懷疑氯胺酮,是海關近3年首次發現有港人將毒品經北歐帶回香港。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零售管理協會夥三千間店舖推節日優惠 冀提升市民及旅客消費意欲
【有線新聞】香港零售管理協會即日起至明年2月推出節日優惠,超過三千間店舖參與。 過百個品牌來自不同零售及餐飲類別,包括時裝、電器、百貨、珠寶等,在聖誕及農曆新年兩階段提供消費折扣及禮品。協會呼籲更多店舖參與,期望提升市民及旅客的消費意欲,帶動香港經濟向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申訴專員|正調查辦理身後事公共服務 籲市民提供意見
【有線新聞】申訴專員主動調查辦理身後事相關的公共服務。 公署指,本港人口持續高齡化,預期辦理身後事相關的公共服務需求將會持續上升。申訴專員趙慧賢說,相關部門經歷疫情後,就如何應對突然急增的服務,汲取了一定的經驗,若可以進一步完善服務和資訊發放,能為家屬提供更適切和及時的服務及支援,因此決定主動調查及提出改善建議,市民可以在下月19日或之前提供資料或意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甘肅地震|李家超哀悼遇難者 陳國基:救災情況刻不容緩 入境處暫未收港人求助
【有線新聞】特首李家超沉痛哀悼甘肅地震遇難同胞。 正在北京述職的李家超在社交平台對遇難同胞表示沉痛哀悼,向家屬致以深切慰問,祝傷者早日康復,已經指示特區政府相關部門留意災情,並與救濟賑災機構保持聯繫。賑災基金會提供適切支援,呼籲市民為救援人員打氣,祝內地同胞一切平安、災情盡快過去。 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說當政府收到救援機構的申請會從速處理,「大家都知道尤其現在是冬天,甘肅是非常之冷,我認為救災情況刻不容緩,當收到救援機構申請時,特區政府會聯同賑災基金諮詢委員會盡快開會和從速處理。另外入境處至今並未收到任何身在當地香港居民的求助,會一定密切留意情況。如有港人需要支援,特區政府會盡快提供一切可行協助。」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不少公廁衛生差、設備壞 田北辰稱欠人手監管 倡設專線專員處理
【有線新聞】不少公廁衞生欠佳亦有設備損壞,立法會議員田北辰認為政府欠缺人手監管公廁情況,建議設立專線處理問題。 立法會議員田北辰:「無人聽電話就錄音,錄音後有個小隊看看該個地方,給他(承辦商)一次機會,若下一更完後收拾乾淨就放過他(承辦商)。若下一更都未能清潔好,就立即出警告扣分。有群人專門看公廁,外判給一群人專門看公廁,經常接觸的建築商、設計師就知道有甚麼問題,有維修團隊(處理)。清潔不乾淨是清潔工問題,就將(承辦商)扣分停牌、更換承辦商。」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願榮光》禁令上訴案 律政司:歌曲或令市民反抗政府 指行政機關更適合判斷如何維護國安
【有線新聞】高等法院拒絕頒令禁止反修例歌曲《願榮光歸香港》4項非法行為,律政司不服上訴,引述歌曲創作者說「音樂是凝聚人心的最強武器」,可能令市民反抗政府,又說行政機關比法庭更適合判斷用甚麼方法來維護國安。 政府申請禁止《願榮光》的4項非法行為,原審認為禁令沒有真正作用,拒絕批出。律政司上訴,代表政府的資深大律師余若海說國安法有凌駕地位,列明行政及司法機關有責任防範、制止和懲治危害國安行為,現行刑事法例屬事後懲處性質,但禁制令能預防犯罪。 余若海說行政機關掌握更多資料,比法庭更適合判斷用甚麼方法維護國安,將《願榮光》當成香港國歌無疑是危害國家安全和主權。引述創作者說「音樂是凝聚人心的最強武器」,余若海說歌曲廣泛流傳,可能令市民反抗政府,又說警方調查需時,傳播歌曲的人沒有即時法律後果。法官說禁制令或產生寒蟬效應,余若海說只規限將歌曲作非法行為的人,學術研究和新聞工作不受影響。 作為法庭之友的資深大律師陳樂信反駁律政司說法,指不會造成寒蟬效應只屬完美想像,法庭要考慮國安法列明保障人權和自由。又說現行刑事法例覆蓋範圍很廣,已有效應對危害國安的行為,而歌曲本身沒有違法,禁制令無助互聯網供應商判斷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區議會|候任議員身兼小學校長 朱偉林:做好時間編配可兼兩職
【有線新聞】有任職小學校長的候任區議員認為只要做好時間編配,可以同時兼任工作,並達到履職指引標準。 候任區議員朱偉林:「現時做校長不是只『匿埋』在學校工作,必然會在社區、不同組織,包括校長會及與教育相關不同崗位、角色。說到開會,稍後我亦要參與防火委員會會議,都是做社區工作。其實原本都是七天都工作,周六、日都會工作,主要是編配上,好像編時間表、日程表般分配時間在學校及議員辦事處。」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區議會|《指引》設出席率規定 連續缺席會DQ 陳國基:愛國愛港議員不會有壓力
【有線新聞】政府公布《區議員履職監察機制指引》,要求會議出席率要達八成,議員辦事處每周辦公時間至少40小時。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說發出指引是希望日後有根有據,相信對絕大部分愛國愛港的區議員不會造成任何壓力。 《區議員履職監察制度指引》長15頁,定出多項區議員工作指標,包括會議出席率不得低於八成、離港逾48小時須通知區議會秘書。上任3個月內成立最少一個地區辦事處,可以與其他議員合辦。辦事處每周辦公至少40小時,其中最少4小時要在平日夜晚、周末和公眾假期;每周一次在區議會辦事處當值,參與「會見市民計劃」;每年親身參與至少6次民政事務處活動、親身出席地區諮詢會、居民大會等,如果不達標可能會被處分。 署理行政長官陳國基被問到指引會否太過細緻,他說上一屆區議會有區議員開會說粗言穢語、妨礙會議等,有需要設立指引。陳國基:「我相信對於一個真正服務香港市民的區議員,這些所謂準則根本是很正常的事,我們只是針對如果將來有些區議員好像以往不盡責、做出一些不可接受的行為,我們有根有據、可以依循規矩去跟進。我亦有信心這些準則對於絕大部分這次選出來愛國愛港的區議員不會有任何壓力。」 陳國基日前為候任區議員主講培訓班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黎智英案|辯方爭議逾時檢控 控方反駁串謀屬持續行為 應由完結日計算
【有線新聞】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3間公司被控違反國安法,案件續審,控辯繼續爭議煽動罪的半年檢控時限如何計算。 黎智英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控辯雙方繼續爭議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的半年檢控時限如何計算。代表黎智英的資深大律師彭耀鴻說由第一個犯罪行為,即2019年4月1日被指發布第一篇煽動文章起計,同年10月1日即已屆滿,控方知道有煽動刊物出版理應立即行動,沒理由坐等半年過去,才用「串謀」控告一系列行為,否則有違公義和公眾利益。 代表蘋果日報3間公司的大律師王國豪同意彭耀鴻說法,他說針對3間公司的控罪直到2022年2月10日才正式在庭上讀出,以此計算,控方超出檢控時限不只彭耀鴻所講的四日,而是兩個多月。 副刑事檢控專員周天行反駁串謀本質是持續的行為,因此應該由犯罪行為完結日,即2021年6月24日起計半年,而提出檢控是指控方知會法庭及被告有關控罪,律政司在2021年12月13日向法庭提交文件,仍在半年檢控時限之內。他又指被告在兩年多內不止發布一篇文章,持續而性質相同的行為沒理由分開逐次檢控,否則會令控罪變得破碎。 3名指定法官指需時考慮,押後至周五就逾時檢控爭議裁決。由於結果將影響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走過2023|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復辦 140個國家代表出席 中央冀香港連接內地與世界
【有線新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停辦3年後,今年10月再次在北京登場,共有140多個國家代表出席,包括俄羅斯、印尼、匈牙利等國家領導人。 國家主席習近平:「世界好,中國才會好。中國好,世界會更好。通過共建一帶一路,中國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習近平發表主旨演講時,強調和平合作是「一帶一路」重要的力量泉源。中央亦多次提及香港在連接內地與世界扮演重要角色,國務院副總理丁薜祥:「我們支持香港與世界各地開展更加緊密的交流、合作,深化和內地合作,共同開闢『一帶一路』市場。」 「一帶一路」倡議是習近平在2013年首次提出,10年來中方已與150多個國家、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合作文件。多項重點基建今年陸續啟用,包括印尼雅加達―萬隆高鐵,來往兩地所需時間由原本3.5小時大幅縮減至40分鐘。 中方亦積極舉辦各項盛事,在疫情後全面復辦上海進口博覽會,接連舉行成都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和杭州亞運會,兩大體育盛事成為了中國主場外交的重要場合,習近平透過歡迎宴與雙邊活動與各國領袖會面交流。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甘肅地震|臨夏州積石山縣6.2級地震 至少111死 習近平指示全力搜救
【有線新聞】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昨晚深夜發生6.2級地震,逾100人死亡,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全力搜救。 街上布滿瓦礫,民居、水電及道路等基礎設施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多人被埋。地震發生於昨晚11時59分,震源深度10公里,青海亦受波及,有11人死亡,蘭州、西安等地都有震感,國家地震應急響應級別提升至二級,當局動員過千人救援。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要求全力搜救,盡最大努力減少傷亡。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9日
石硤尾客貨車起火 車頭曾碰撞、掛手寫「紙車牌」
【有線新聞】石硤尾有客貨車起火,無人受傷。 消防開喉射水降溫,昨晚10時許,一輛客貨車駛至白田街近窩仔街時,突然冒煙起火,消防到場派一對煙帽隊開動一條喉將火救熄。客貨車車頭有碰撞的痕跡及掛上手寫的紙車牌,警員到場前、司機已離開,警方聯絡車主調查後,相信車輛被人擅自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