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8日
走過2023|俄烏戰火未止 華格納兵變揮軍莫斯科 創辦人普里戈津死於非命
【有線新聞】華格納創辦人普里戈津:「早上7時30分,我們在總部控制(頓河畔)羅斯托夫的軍事設施,包括這裏的機場。」 曾經是進軍烏克蘭的主力,華格納在戰事膠著後地位動搖,多次傳出遭「自己人」空襲。創辦人普里戈津由南部揮軍,宣稱要嚴懲發動內鬥的俄軍,根除領導層禍害,莫斯科差點兵臨城下,華格納步步進逼至百公里外。普里戈津自命「清君側」,普京卻視其為叛國者,普京:「分裂我們團結的行為,實際上是對我國人民、正在前線奮戰的戰友的背叛。這是在我們國家和人民的背後捅刀。」 當外界以為兵變是戰局轉捩點,結果一錘定音、閃電落幕,華格納傭兵上下暫由白俄羅斯收容。功臣淪為眼中釘,普里戈津身家性命懸一線,雖然白俄以「定心丸」安撫,普里戈津卻自知危在旦夕。乘坐私人飛機,突然半空墜毀,普里戈津死於非命,官方、普京撇清關係,但不排除暗殺可能。 內亂未至莫斯科,炮火早已近城門,無人機群直搗克里姆林宮。前線戰況陷入拉鋸,烏軍陸續收復俄控村莊,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敵人瘋狂且強大,始終一心摧毀烏克蘭。我們現在應專注保家衛國,抖擻精神,切忌鬆懈,勿因歧見或枝節而分心。局勢一直未變,沒有勝利就沒有國家,我們可以得勝。」 西方軍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7日
浸大擬修例改組校董會 校外校董比例增至六成八
【有線新聞】浸大計劃修例改組校董會,大幅增加校外校董比例,由現時佔五成,增至六成八。 浸大早前成立專責小組,檢討《浸大條例》,建議將校董人數,由現時36人減至28人,當中校內校董由現時18席,大減一半至9席,建議取消的包括8個由學院院長出任的當然校董席位、教職員及教務會亦各減少一席,學生校董則增加一名研究生代表,本身是當然校董的學生會主席,建議改為由本科生互選,再由校董會任命,校外校董就建議,增加一名校友代表至19席,校方又建議如有需要,校董會可拒絕學生校董參加整個或部分會議,即日起諮詢師生三個星期。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7日
將軍澳尚真樓單位疑遭縱火 涉事單位嚴重燒毀、外牆熏黑
【有線新聞】將軍澳尚德邨發生單位縱火案,無人受傷,暫時未有人被捕。 網上片段見到,單位冒出濃煙、消防射水撲救。現場是尚德邨尚真樓,下午五時許,低層一個單位起火,約250名居民疏散到樓下暫避,消防開動一條喉及一隊煙帽隊灌救,約50分鐘後將火救熄。涉事單位嚴重燒毀、外牆熏黑。消防經調查後,認為起火原因有可疑,列作縱火案,交由警方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7日
過渡房屋|赤柱「尚晉坊」入住率達九成 住戶:鄰舍像個大家庭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將五間校舍,改建為「簡約公屋」,赤柱有過渡房屋亦是由校舍改裝而成,最大的單位近500平方呎,操場變活動空間。 赤柱這個過渡房屋,提供40個一至五人單位,面積介乎166至480平方呎,全部有獨立廁所及煮食空間,租金由2,500到6,600多元。項目特別在於由校舍改裝而成,前身是聖公會赤柱小學,2001年因為收生不足被殺校,去年由香港仔坊會接手,改裝成過渡房屋。尚晉坊執行總監鄭潔貞:「最大困難是這間舊校舍,已經有60多年歷史,當時防火條例或採光度未必能配合現時條例的需要。我們都希望保留舊校舍歷史建築回憶,所以改建過程盡量保持學校原有,又能用於過渡房屋項目的設備。」 機構將校內一幅空地,改建成兒童遊樂場,希望為居民提供更多休憩空間。原本的運動場亦改為公共場地,由居民籌辦活動。施生施太原本住上水一個百零呎的劏房,認為搬進這裡,最大分別是與鄰居建立聯繫。尚晉坊住戶施生:「上水那邊因為很容易有人搬走,有些人住幾個月就搬走,左鄰右舍都不相識。 (這裡)活動多、例如種菜,安排我們周圍參觀,例如到故宮博物館參觀,我們覺得這裡好像一個大家庭。」 項目今年5月入伙,至今有36個家庭入住,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7日
三隧分流|小巴等商用車劃一收50元 業界指最少八條紅Van線加價 乘客:不太接受
【有線新聞】三隧分流新收費方案下,商用車包括小巴劃一收50元,小巴用紅隧貴四倍。業界指最少八條小巴線要加價,有乘客稱會考慮轉搭其他公共交通。 荃灣麗城花園來往銅鑼灣的路線,是其中一條加價的紅色小巴線,經紅隧的班次由23元加至29元,加幅兩成六。梁太:「本身也不經常乘搭,可能會再調整一下。我住這裏(麗城),如果先往荃灣市中心,再回來會更方便。」鄭小姐:「未必再乘搭。(記者:為甚麼?應該很方便)我乘巴士也很方便,因為地理位置(合適)及巴士固定班次,我可視乎時間上車。」 旺角來往香港仔的路線,就同三隧一樣分時段收費,行西隧時段不加價,行紅隧的時段就加3元,由18元加至21元。潘先生:「羊毛出在羊身上,隧道加價當然有成本,希望它不要加那麼多。」李女士:「其實不太接受到。(記者:為甚麼?)我認為不應該八條線一起加價,一時一樣,加價時有它的理由,不加價又有它的理由。」 加價的理由,是源於三隧分流新收費方案,紅色小巴等商用車劃一收50元,行紅隧的話,隧道費由過往10元加至50元,飊升四倍,業界透露八條過海紅色小巴線會加價2至6元。香港公共小巴車主司機協進總會主席張漢華:「(香港仔至旺角)加3元,(全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7日
民主黨區議會議席「清零」 研開源節流
【有線新聞】新一屆區議會民主黨「清零」,主席羅健熙說,沒有黨友提出解散,但會研究開源節流,希望繼續服務市民。 羅健熙:「我們仍然很相信一國兩制要成功,一些反對聲音對政府具批判性的問責是很重要,我們便繼續做這些工作,我們做不做這些工作,做得好不好,牽涉多少人會繼續支持我們,所以我覺得不是他們給多少位置、空間給我們,就必然等如我們的空間減少,我們重視自己工作多於外邊世界。」 民主黨召開周年大會,羅健熙會後指,民主黨會堅定在香港運作,雖然在兩級議會再無議席,但相信仍有能力持續運作一段時間,之後會思考如何繼續做地區工作。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7日
黎智英案|涉違國安法明開審 警法院外加強布防 進入法庭須安檢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違反國安法案件明日開審,警方繼續在法院外加強布防。 西九龍裁判法院外,周六起有鐵馬劃出排隊區,審前一日有警員搬來更多鐵馬,圍封正門外部分範圍,附近有多部警車停泊,亦有機動部隊警員巡邏。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早前預告,案件開審日會加派警力及警犬巡邏,旁聽市民及司法人員要通過安檢才能進入法庭。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7日
李家超北京述職 料匯報香港經濟、社會及政治等情況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到北京述職。 李家超中午前出發,隨行有特首辦主任葉文娟,一行人下午抵達北京。車隊下午5時,陸續到達釣魚台國賓館,李家超將在北京逗留四日,預料向國家領導人匯報香港經濟、社會及政治等方面的最新情況,周三返港。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6日
近三年錄約3,000宗攀山拯救 警明年推緊急求救App 記錄用戶路線及求助
【有線新聞】警方指2020年至今年9月,全港有約3,000宗攀山拯救個案。 東九龍總區佔約1,000宗,近八成搜救行動位於西貢警區,兩成待救人士介乎20至29歲,其他年齡層各佔10%。警方提醒市民避免單獨登山,不要低估難度,到郊外遠足應做足準備,帶備具有定位功能的電話,並向親友交代登山路徑。警方將於明年1月推出HKSOS緊急求救應用程式,記錄用戶行山路線及求助,有助各部門拯救。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6日
將軍澳發生兩宗交通意外 兩司機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將軍澳發生兩宗交通意外,兩名司機受傷。 現場在環保大道迴旋處,一輛客貨車懷疑由迴旋處切線轉入寶邑路,跟另一輛車相撞,客貨車失事翻側,31歲司機被困,胸口和頸受傷,由消防救出送院。差不多時間,一輛電單車在迴旋處,懷疑閃避其他車,跟吊臂貨車相撞,23歲司機腳傷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6日
工展會|今屆重設熟食檔 市民盛讚:希望舉辦多些 商戶:氣氛熱烈、多三成生意
【有線新聞】工展會一連24天在維園舉行,今屆重設熟食攤位,更首次有酒精類攤檔。有商戶說今屆氣氛熱烈,生意比往年好,行政長官李家超希望巿民可以在港消費。 排首位衝入場買便宜貨都要小心睇路,有市民「苦戰一輪」終於搶到鮑魚福袋。袁女士:「政府搞得很好,我希望不時會舉辦這些讓我們香港人消費,不是人人都可以北上。」 工展會事隔四年再重設熟食區,有市民覺得滿意。胡小姐:「很久沒有在這裏吃東西(魚蛋多少錢?)28元一份有辣有不辣、10粒左右。預備了二三千元來,現在是第一回,等一會、可能第二回,合心意便買。」 行政長官李家超都到場支持,買了金蠔、核桃等、花了逾3,450元。 客人願意花錢,攤檔開檔一個多小時已忙個不停。 詹生:「去年不設熟食檔所以要做乾貨,所以比去年好(大約好多少成?)三成,今天才是第一天。」 劉小姐:「今天早上人流比較多,我今年後面有很多海味、蟲草都賣得非常之好,其實蟲草賣一盒都要萬多元,一萬八千多,但消費者很願意去開銀包,2兩2兩地買,你說消費好不好?比去年預多了三份一貨,預期今年生意的升幅,有雙位數的增長。」 搶不到1蚊特價貨都不要緊,因為只要用大會濾鏡打卡上載到社交平台,再標記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16日
家國天下|篆刻「三法」缺一不可 篆刻家嘆手作印章漸式微 冀成獨立藝術永流傳
【有線新聞】篆刻在中國有幾千年歷史,無論是實用為主的姓名印,抑或篆刻家製作的閒章,都充分體現造章者的刀法、章法和書法造詣。 這些印章全部都是篆刻家區大為的作品,展現創作境界的「筆墨隨心」,還有讚揚揚州八怪黃慎的詩句「更無真相有真魂」,都是區大為印章下的題材。要刻印就先有要挑選印石,用毛筆在宣紙上劃上印面大小,再在框內寫上準備刻印的字。區大為:「我們中國文字本來是由圖畫開始的,你要用一個框把它們框起來,你要安排得妥貼。這個過程你需要有一點構思,這個構思就是現代白話文所說的設計,設計在文言文中就稱為章法。你作出安排以後,就要用毛筆寫稿,依着印材的大小去做一個稿。這就包含了書法,而這個書法是要學習的,你沒有書法的基礎,是很難將印章的字表現得精彩。」 毛筆稿乾了以後,便可以印稿上石,將墨稿反轉貼在印面上並且固定。用力反復按壓數次,把宣紙拿開,便可以在石面上見到印稿。區大為:「既然把稿造好、印上材料,就要用刀去刻;既然要刻,這肯定就是刀法。刀法、章法、書法缺一不可。刻印真是很好玩的一件事,因為它包含了三法,你就會在圍繞着這幾樣東西團團轉學習,既有書法、也會刻,用刀來刻。那個布局設計很花心思,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