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4日
立會薪金檢討調查 近八成議員倡廢「雙料」扣薪 一議員建議加薪四成
【有線新聞】立法會議員問卷調查近八成人同意廢取「雙料」議員扣薪規定,另外有議員建議加薪四成。 立法會涉及議員酬金的小組委員會七月以不記名問卷調查,諮詢全體議員對薪金檢討的意見,有79名議員回覆,七成八即62名議員同意兼任行會成員的議員每月須減薪三分一的規定要廢除,按現時水平即約3.5萬元。另外一名議員提出加薪至15萬元,加幅達四成,交際應酬及交通開支的償還款額上限就建議由每年23萬加至30萬。另外一名議員建議辦事處營運開支上限由每年約290萬增加至320萬。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4日
立會研究:年輕公務員比例續跌 去年流失較五年前增一倍
【有線新聞】立法會研究顯示年輕公務員的比例進一步下跌。 截至今年三月底 ,17萬公務員當中只有約2,200人是25歲以下,較六年前減少近3,000人,在整體公務員的佔比亦由3.1%下跌至1.3%;而2022至23年度有1,821名34歲或以下公務員流失,較五年前增加一倍。研究資料又引述香港青年協會調查,2021年18至34歲受訪者當中超過六成不想加入公務員團隊,較2016年上升10個百分點,而願意加入的比例下跌超過20個百分點至只有23%,調查指青年沒有興趣加入政府主要因為工作壓力以及晉升機會有限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4日
小學常識科分拆後總課時比原本多 專責委員會:學校有調動空間
【有線新聞】小學常識科將分拆為人文科和科學科,佔的總課時比常識科多,專責委員會認為學校有空間可以調動,避免令學生上學時間增加。 小學人文科課程專責委員會主席蔡世鴻:「我們學校現時下午有一個半小時做功課,可能一星期五日抽半小時,因為一堂半小時,抽半小時結合例如做實驗。人文科都很講求走出課室、去參觀,結合一些調動去處理。你要教的永遠都教不完,不會因為要教更多內容就需要遲放學、早上學,盡量不是這樣做。」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4日
律政司入稟申許智峯破產 高院排期明年1.23聆訊
【有線新聞】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遭律政司入稟高等法院,要求宣布他破產,排期明年1月23日聆訊。 許智峯是警方國安處懸紅100萬元通緝的八名港人之一,目前在澳洲擔任律師。他涉及四宗刑事案,包括一宗意圖妨礙司法公正及三宗藐視立法會案。2020年底獲法庭批准離港外訪後,他宣布流亡,去年在缺席聆訊下被判藐視法庭罪成,判監三年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4日
非洲豬瘟|流浮山再有豬場爆疫 附近豬場受累暫停「出豬」 有豬農促當局追蹤源頭
【有線新聞】流浮山一個月內有兩個豬場發現非洲豬瘟,相距只有約1.6公里,有豬農擔心疫情擴大,要求當局追蹤源頭。 發現非洲豬瘟的豬場位於元朗流浮山虎草村,工人繼續在豬場工作,門外貼有受非洲豬瘟感染的通告,又設置臨時帳篷擺放二氧化碳氣樽,準備宰殺全場1,900多隻豬,方圓3公里的豬場都要暫停「出豬」。 歐陽先生的豬場連續兩次受影響,兩個多星期未能「出豬」,擔心太多豬積壓,容易染病。流浮山豬農歐陽先生:「我們(防疫措施)一向也很嚴格,不是今天爆發非洲豬瘟,我們才嚴格,是一向也十分嚴格。」歐陽先生這個豬場有超過2,500隻豬,至今已有200隻因為出豬禁令,滯留豬場。 今次有非洲豬瘟的豬場距離上次發現豬瘟的豬場只有大約1.6公里,附近豬農擔心疫情擴大,希望當局追蹤豬瘟源頭。本地豬農盧振雄:「病毒是無色無臭,大家都看不到,始終內地的豬車會進入上水屠房,香港的豬車亦會進入上水屠房,我不會說是內地豬感染到本地豬或本地豬感染內地豬,我們只是想找出源頭。」 有學者說非洲豬瘟傳染性高,必須緊密監察。港大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林讚育:「需要進一步調查,在香港不同地方發現的病毒株,到底基因是否相同,如果一樣意味在本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4日
西九研租售收益彌補財赤 陳智思重申不是賣地 一開始已有類似規劃
【有線新聞】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早前向政府提交方案,建議善用西九土地獲取營運資金,彌補財政赤字。管理局董事局副主席陳智思說方案不是賣地,重申從一開始已有類似規劃。 陳智思:「從第一日設計規劃已預計需要有商業和物業發展去彌補文化設施開支,由始至終都一樣,只不過今天是想放鬆一些方案,讓我們出租、出售都有靈活性給管理局,到時候看市場,市場需要或物業發展和商業發展的需求讓我們靈活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4日
多重耐藥性細菌感染趨勢上升 醫管局提醒市民注意衛生
【有線新聞】醫管局指多重耐藥性細菌的感染數字有上升趨勢,兩間醫院明年將以人工智能協助調整用藥。 醫管局指多重耐藥性細菌對常用抗生素有抗藥性,感染後很難治療,可能需要服用更高劑量或副作用較多的抗生素。其中耳念珠菌個案今年首3季上升至320宗,是去年全年的3.2倍,感染後可能會導致肺炎及敗血症等,免疫力差的病人更可能出現併發症、甚至死亡,這類惡菌亦與抗生素使用有關。 瑪嘉烈及威爾斯親王醫院明年1月將試用人工智能分析病人的化驗數據調整用藥,醫管局提醒市民注意衛生。醫管局總感染控制主任賴偉文:「可以是直接接觸帶有抗藥性病菌的病人傳播到你的手部,亦可以是接觸受污染的環境,例如病人周圍的桌椅。需要注重手部衞生,在公眾場所不要共用私人物件,例如毛巾,有傷口要用適當敷料覆蓋,否則有機會引發感染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4日
上環凌晨兩巴相撞毀巴士站 兩車長、五乘客受傷
【有線新聞】上環凌晨有兩輛巴士相撞,其中一輛再撞毀巴士站,七人受輕傷。 意外後城巴橫亘路中,車頭顯示屏玻璃及車尾撞毀,九巴車頭亦損毀嚴重,上層及下層擋風玻璃碎裂,路中留有碎片。凌晨約零時,開往銅鑼灣的969號城巴沿干諾道中駛至信德中心對開,與開往灣仔的961號九巴相撞,城巴其後失控撞到巴士站簷篷,兩名分別24歲及26歲車長及五名乘客受輕傷,由救護車送往瑪麗醫院治理。受意外影響,對出路段一度全線封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LIV Golf」職巡賽明年設香港站 哥球會:證明粉嶺高球場價值
【有線新聞】「LIV Golf」職業巡迴賽明年首設香港站賽事,香港哥爾夫球會說證明粉嶺高球場的價值。 香港哥爾夫球會會長郭永亮:「球場可否容納大規模觀眾入場是主辦方考慮因素之一,球手是否喜歡球場、認為有沒有挑戰度、可否令觀眾投入賽事,都是考慮因素之一。我們很開心粉嶺高爾夫球場被確認作為2024年比賽場地,再次證明球會價值,國際認可非常之高。」 「LIV Golf」有別於一般高球賽事,是結合體育和娛樂的國際盛事,郭永亮說今次賽事總獎金達2500萬美元,估計主辦方在香港投資超過五億元,相信會為香港及大灣區帶來很大經濟效益。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山頂地盤奪命意外 44歲工人遭倒後挖洞機撞倒 雙腳重創不治
【有線新聞】山頂有地盤發生工業意外,一名工人被挖洞機撞死。勞工處向承建商發出暫時停工通知書,正調查意外成因。 上午11時許,山頂普樂道一個屋苑地盤,一名44歲工人維修工程車時,被倒後的履帶式挖洞機撞到工人雙腳,重傷昏迷,送往律敦治醫院搶救延至下午不治。勞工處派人到地盤調查,死者的遺體移送殮房,親友及工友到醫院了解。 工業傷亡權益會說事件反映地盤要加強安全意識。工業傷亡權益會幹事劉家樂:「例如挖泥車這些大型工程車輛應有既定安全程序,個別地盤有否執行這些程序,這些都是我們會關心的部分。罰則加重後,前線的員工和管理人員對安全意識是否有提高,我想暫時未見到有很大關係,罰則提高但意識未有相應提高,這些情況只會繼續發生。」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易通行|大老山隧道周日起實施 凌晨4時起臨時關閉 N680改行獅隧
【有線新聞】大老山隧道周日清晨起實施「易通行」不停車繳費。 隧道當日凌晨4時起來回方向、收費站及支路會臨時關閉,方便工作人員更改標示,通宵巴士N680會改行獅隧。大老山隧道清晨5時重開,將實施「易通行」,車輛毋須停車繳費,可直接駛過收費廣場。運輸署截至本月中已發出超過81萬張車輛貼,佔全港已領牌車輛99%,「易通行」亦計劃在十二月於香港仔隧道實施。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3日
施政報告|馬逢國促檢討大型盛事質素 鄭泳舜:有空間發展趣味、國際性比賽
【有線新聞】立法會第二日辯論施政報告致謝議案討論本地大型體育賽事,有議員提出近期多項M品牌盛事都是首次在港舉行,政府批出巨額資助,活動成效卻未如理想,認為政府有責任加強監督和宣傳。 選委會界別(新論壇)議員馬逢國:「首度舉行的場地越野車錦標賽資助獲得超過1,700萬元,超過M品牌定下的1,500萬水平。這些首次舉辦的大型活動局方是否應派專責人員跟進、加強監督?包括施工進度、賽事籌備、場地質素、公關宣傳和事後檢討等等。」 九龍西(民建聯)議員鄭泳舜:「我知道過去有些賽事遇到阻攔,但是我認為整體都應給予空間他們思考(如何籌辦),因為始終第一次舉行賽事,未必像其他人有幾十年經驗,但香港絕對有很大空間發展有趣味、國際性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