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涉騙教育局逾千萬元撥款 NGO董事及下屬認串謀詐騙 還柙候判
【有線新聞】一名非政府機構董事及其一名下屬承認串謀詐騙教育局逾千萬元撥款,還柙候判。 被告何顯華2015年至2017年期間擔任校聯支援協會董事,其妻子是另一家組織扶苗關注協會董事,兩家機構在2015/16起兩個學年為多間學校舉行72項課後活動,合共獲教育局撥款超過1,000萬元。何顯華涉嫌與下屬文海欣及扶苗董事向教育局訛稱,活動兼職導師時薪為165或195元,又涉嫌串謀妻子使用虛假支薪證明,廉署調查後發現兼職導師時薪只是60元及150元。區域法院裁定何顯華及文海欣串謀詐騙等罪罪成,押後至本月28日判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印尼紅毛猩猩打架受傷 科學家揭懂嚼碎草藥敷傷口 創野生動物首例
【有線新聞】科學家發現印尼一隻紅毛猩猩在面部受傷之後,懂得自行以草藥治理傷口,令傷口加快癒合,是野生動物的首例。 牠就是「採藥自療」的主角印尼蘇門答臘紅毛猩猩,這一天牠發出好戰咆哮,加上面部有明顯傷口,可推斷是跟其他猩猩打架造成,更令學者注意的是三日後這隻猩猩咀嚼某種植物的葉,但不是吃下肚,而是將嚼碎的葉敷在傷口。學者確認這種植物是當地人的草藥,有殺菌消炎功效,猩猩敷藥後傷口果然沒感染,並在5日後癒合,而且沒留下疤痕。 見證整個過程的學者來自德國普朗克研究所,他們一直在蘇門答臘觀察,知道紅毛猩猩平時不會吃這種植物,而且敷藥行為長達7分鐘,所以幾乎可以肯定紅毛猩猩是有意為之,明白這種植物有治療功效。今次是首次發現有動物懂得以藥用植物治理傷患,學者認為這種行為可能傳承自猩猩及人類的共同祖先,證明人類與猩猩可能比我們想像中更相似。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佐敦華豐大廈三級火|擬修訂消防安全條例 保安局:加緊在兩至三個月內交上立會
【有線新聞】佐敦道華豐大廈上月三級火引起舊樓消防安全關注,保安局說《消防安全(建築物)條例》修訂會縮短2至3個月提交立法會審議。 保安局回覆議員查詢說會加快推進修例工作,修例建議包括加重不遵辦消防安全指示或「符合消防安全令」罰則、引入針對不合作業主的條文、推行代辦工程機制協助有真正需要業主得到政府協助,確保業主適時遵辦指令,當局相信可以加強阻嚇作用,鼓勵業主遵辦法例要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社署助理主任、護老院負責人認受賄行賄 分別囚8個月、6個月18日
【有線新聞】一名社署助理社會工作主任及一名護老院負責人承認受賄行賄,分別被判囚8個月及6個月18日。 58歲姓邱的社署助理社會工作主任負責安排瑪嘉烈醫院出院年長病人入住安老院,廉署調查發現他在2018年至2022年期間,收取51歲姓李的護老院負責人83,000元賄款,轉介14名病人入住該護老院。 裁判官李志豪判刑時稱被告長時間持續犯案,行賄及受賄刑責相同,法庭要判處即時監禁,並頒令被告向政府歸還涉案賄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共創明TEEN|首屆2,800名學員畢業 陳國基:不同範疇都有進步、達KPI
【有線新聞】政府首屆「共創明Teen」計劃2,800名學員畢業,政務司司長陳國基說學員在不同範疇都有進步,達到政策目標。 陳國基:「無論學員的自我評估或是家長或友師對他們的評估,都認同整體預設的八大指標都有所增長,達到我們在2022年施政報告所設立的KPI,即不少於七成的學員在這方面有進步,完全符合我們設立計劃的目的。」 陳國基指研究活動成效後第二期收生拓展至中四學生,名額增加至4,000名,令更多清貧學生受惠,又說內地交流團受學生歡迎,會多辦相關活動提升學生的國民身份認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最熱4月 平均氣溫26.4度創紀錄 較正常值暖3.4度
【有線新聞】天文台指四月平均氣溫26.4度,較正常值暖3.4度,雨水亦較正常多。 平均最高及平均最低氣溫亦較正常值高3.3度至3.4度,全部數字都是有紀錄以來4月份最高。天文台解釋南海北部海面溫度較正常暖,以及低層偏南氣流較正常強,令上個月較正常溫暖。另外,受多道低壓槽影響,四月總雨量為257.1毫米,較正常多六成八,總結今年首四個月累積雨量較同期正常值少約百分之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港大中大申逾8億工程撥款發展科研 有議員冀校方承擔更多成本
【有線新聞】教育局聯同港大和中大,向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交代校園發展工程計劃,分別涉款2.09億及6.46億,有關撥款仍待工務小組審議。 兩間大學希望發展工程增加科研空間,港大的工程計劃用2.09億,重組和翻新梁球鋸樓成為研發中心;中大就希望用6.46億,在中央校園興建10層高工程學大樓。 中大常務副校長陳金樑:「有兩位頂尖教授招聘到也因為由於實驗室空間不足,所以拒絕了我們的邀請,選擇到新加坡,中文大學一直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十四五』規劃下建設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多名議員表示支持,亦有議員期望大學自己承擔更多成本。選委會界別管浩鳴:「我們目前荷包比較乾,兩間大學籌款能力應該不俗,又是香港最著名大學,是否可以請她們考慮在艱難時候一同共渡艱難?」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大學籌得款項,很常捐款人有某些特定用途,始終今次是研究設施提升,政府覺得也有責任。」 港大首席副校長王于漸:「建立新校園也需要透過銀行貸款,貸款額80億,所以大學也不是沒努力,一方面籌款,一方面透過融資方法解決問題。」 委員會通過將建議提交工務小組審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2025公眾假期|即睇請假攻略 農曆新年請2放9 自製港版五一長假期
【有線新聞】明年17日公眾假期出爐,打工仔在農曆新年只要請多兩日假,就可以連放9日,聖誕請多4日更可享受11日長假。 2024年只是過了4個月,不過打工仔可以計劃明年放假安排,政府公布明年17日公眾假期,1月底農曆年初一至三是星期三至五,連同周末的年初四、五一次過享受5日長假,年廿八、廿九請假的話就有連續9日新春長假。 4月4日清明節是星期五,可以有個長周末,而復活節假期定於4月18日至21日,由星期五放到星期一。 身在香港同樣可以自製五一長假期,明年五一是星期四,佛誕是5月5日星期一,換言之只要5月2日請假就可以連放5日。 至於七一回歸紀念日在星期二,星期一請假就可連放4日。去到10月7日中秋節翌日假期,加上十一國慶假,只須在2、3及6日請三日假就可以換來7日長假。 年底聖誕節和拆禮物日分別是星期四及五,如果22至24日請3日假,連同兩個周末就可以由20日放至28日,一共9日假期。又或者由29至31日加上2026年1月2日請4日假,就能連放11日大假,可以把握機會外遊放鬆一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元朗公路電單車疑遭石塊擊中 司機手臂、頸受傷
【有線新聞】元朗公路有行駛中電單車懷疑遭石塊擊中,司機受傷。 57歲事主駕駛電單車,下午一時許,沿元朗公路往屯門駛至近洪天路支路,遭迎面飛來石塊擊中,導致電單車失平衡跌倒。他手臂和頸受傷,經救護員初步治理後送屯門醫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鄧桂思案|兩主診醫生沒處方抗病毒藥物 醫管局代表律師:要接受醫院偶會出錯
【有線新聞】2017年聯合醫院醫生開漏藥導致病人鄧桂思死亡事故,死因庭踏入第11天研訊,主診醫生一方陳詞說涉案醫生林治崑或因工作忙碌,沒有為鄧桂思處方抗病毒藥物。 兩名涉案主診醫生林治崑、陳小劍的代表律師陳詞,說林治崑有向鄧桂思講述服用類固醇的好處和壞處,或許因為工作忙碌沒有處方抗病毒藥物。陳小劍為鄧桂思覆診時,以為林治崑已經跟鄧桂思討論處方藥物的事,所以同樣沒有處方相關藥物。他引述肝科專家作供時說,臨床上分不清楚鄧桂思出現肝炎暴發,是因為服用類固醇還是自性肝炎。 鄧桂思兩度換肝後不幸離世,代表醫管局的資深大律師蔡維邦指醫管局已立即修改藥物名冊,更新電腦系統提醒醫生注意,他說要接受醫院不時會出錯,醫院不斷改進,邀請陪審團考慮證供時不要揣測,要客觀理性分析因由。 案件星期一繼續,預計裁判官會總結案情和引導陪審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粵港澳三地聯手打擊 香港海關截近1,700萬元懷疑冒牌貨
【有線新聞】粵港澳三地海關聯手打擊冒牌貨,其中香港海關截獲市值近1,700萬元的懷疑冒牌貨。 檢獲的包括懷疑冒牌手錶、手袋、手機、球鞋等5.6萬件貨物,主要轉口至外地。海關上月先後在多個物流及速遞中心等偵破19宗案件,其中上月12日及28日,執法人員在深圳灣管制站截查入境貨車期間,檢獲部分懷疑冒牌貨,2名本地貨車司機被捕。海關說今次檢獲的懷疑冒牌貨物包裝上下了工夫,但相信市民肉眼可以分辨。 海關版權及商標跨境調查組督察黃子健:「不法分子為了提高銷售利潤,會偽冒相關物件的包裝及配件,例如今次檢獲的一批懷疑冒牌手錶都用了質料較高的包裝盒,盒內亦附有偽冒證書、保用證及腕錶手冊等配件,以模仿一款全新的名貴手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03日
黎智英案|從犯證人陳梓華否認為減刑揑造證供 稱討厭謊言遂道出事實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從犯證人陳梓華否認自己為減刑捏造證供。 陳梓華接受辯方盤問時,同意自己早前在庭上提出的新證供大部分未曾在警方的錄影會面中提及。黎智英一方的代表律師問陳梓華是否希望透過捏造證供,換取減刑。陳梓華否認,稱自己正正是討厭謊言才說出事實。到控方覆問階段,陳梓華解釋自己曾經改口供是因為起初有僥倖心態,以為可以與案中人物包括黎智英、李宇軒或劉祖廸等人撇清關係,當時仍相信Mark Simon可以協助他逃離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