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5日
施政報告|「投資移民」門檻升至3,000萬 發展「總部經濟」 吸引越南、老撾等人才
【有線新聞】在「搶人才、搶企業」方面,施政報告提出將新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門檻提升至3,000萬元,並建議發展「總部經濟」,以及吸引越南、老撾及尼泊爾人才來港發展。 政府強調要「搶人才、搶企業」,特首李家超形容,去年推出的措施有不錯成績。行政長官李家超:「搶人才方面,截至九月底已吸引約16萬宗申請,當中逾十萬宗獲批,約六萬人已抵港。搶企業方面,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已接觸逾200家重點企業。」新一份施政報告建議,將俗稱「投資移民」的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投資門檻,由2015年停辦計劃時的1,000萬元,提升至3,000萬元,可投資於股票、基金、債券等資產,但不包括房地產,以增強本港資產及財富管理等。金融專業服務的發展細節今年內公布,明年起接受申請。 李家超亦提出發展「總部經濟」,吸引內地及海外企業來港設立總部,為香港引進優質企業,並將與中央相關部委探討便利內地企業,在港設立總部或分部的措施,例如資本項目投資的安排等。政府又會引入公司遷冊機制,便利海外註冊公司,尤其以亞太區為業務核心的企業,將註冊地搬遷至香港。而為了方便在港註冊海外企業的在港人員北上洽淡商務,明日開始。有關人士可在港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5日
施政報告|三項住宅「辣稅」全放寬 買家、新住宅印花稅減半 海外專才「先免後徵」
【有線新聞】三項住宅「辣稅」全數放寬,買家及新住宅印花稅、「辣稅」劃一減半,海外專才收稅安排改為「先免後徵」,若日後未能成為永久居民,或在期間賣樓,要補交「辣稅」。 樓市疲弱、供應持續增加,終於觸發「減辣」條件。行政長官李家超︰「包括環球高息,我們的經濟面對多方面挑戰,以及我們也看到樓價開始調整。財富效應也令某些經濟活動受影響,炒賣活動已沒當時推出『辣招』時情況,也幫助我們希望吸引來的外地人才,當他們來到香港,我們也鼓勵他落地生根。」 三項「辣稅」全數下調,將額外印花稅的限售期,由綁三年減至兩年,兩年內轉售稅率不變,分別10%至20%。15%新住宅「辣稅」及買家印花稅同步減半,即日生效。「減辣」之後,非本地人士以及公司名義的買家,就由原本徵稅30%大減一半到15%。合資格專才交「辣稅」的安排也由原本的先徵收、後退還,改為先豁免、後徵收,如果相關人士日後未能成為香港永久性居民才追收。 消息人士補充,若該專才在成為永久居民之前賣樓,就要補交全部「辣稅」,想買多一個物業也要交全數15%「辣稅」,港人買第二個物業的「辣稅」,就減到7.5%。李家超重申會密切監察樓市,確保其穩健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5日
施政報告|買家、新住宅印花稅減半等 新生嬰兒派兩萬元 家有嬰兒優先買居屋、上公屋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到立法會,宣讀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 李家超團隊戴上綠色領呔、絲巾,配合《施政報告》的綠色封面,這份施政報告延續拼經濟、改善民生的方向。 焦點包括樓市「減辣」10%額外印花稅適用年期,由三年減至兩年,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稅率減半。為鞏固股票巿場競爭力,股票印花稅由0.13%減至0.1%。去年本港生育率跌至新低,施政報告推出一系列措施鼓勵生育,每名新生嬰兒發放兩萬元,家有嬰兒優先買居屋、上公屋。報告提出設工作組解決劏房問題,研究為劏房設最低標準,不達標會取締。愛國教育和國家安全方面,新設「愛國主義教育工作小組」,推動國民教育,取消小學常識科,改設人文科和科學科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5日
議員同你傾:陳恒鑌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M+博物館開幕兩周年 11.12毋須預約免費入場
【有線新聞】西九M+博物館下月12日開幕兩周年,公眾當日免費入場。 免費門票毋須提前預約,但會限制人數,並在下午四時截龍,確保入場市民有足夠時間參觀。當日亦有特別活動,包括免費放映環節,播放的作品有日本經典動畫短片以及內地上世紀的木偶動畫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故宮博物館明起辦新展覽 中國園林藝術為主軸 展品可互動
【有線新聞】故宮文化博物館明日起舉辦全新專題展覽,以中國園林為主軸,展出多件多媒體作品。 展品包括模仿中式盆景的多面體雕塑、參照園林涼亭建築風格的多感官空間以及可供市民互動的電子水墨畫。 今次「遊歷舊園新景」展覽以中國園林藝術為主軸,展出八位跨領域藝術家七件多媒體作品,結合動態、多媒體及聲音裝置。展廳每五分鐘變動燈光,模擬日夜交替的效果為配合庭園效果,設有座位供參觀者靜坐,觀賞作品。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疑隔熱物料老化 瑪麗醫院廚房天花塌石屎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瑪麗醫院有天花石屎塌下,無人受傷。 事發在下午約兩時半,瑪麗醫院正院七樓病人膳食部的廚房,一幅約一米乘半米的天花隔熱物料連同石屎碎片掉落。當時無人在該處工作,膳食服務亦不受影響,院方相信是隔熱物料老化。 今年四月開始已在該廚房進行天花保養,原定下月底輪到出事位置,而七月份檢查時亦沒發現異樣。院方向醫管局通報事件,並會安排進一步檢查。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全球五大最佳酒店 香港瑰麗酒店、奕居入選 楊潤雄:充分反映酒店業專業
【有線新聞】本港有兩間酒店入選全球五大最佳酒店,香港瑰麗酒店更加排名第二。 熱情香港、好客之道,酒店體驗是重要一環。由「50 Best」舉辦的《全球最佳酒店》香港有兩間酒店躋身「五大」,位於尖沙咀的香港瑰麗酒店排名全球第二;太古廣場奕居則獲選第四名。文體旅局局長楊潤雄:「香港兩間酒店不單止在排名榜上,更在排名最頂尖之列,充分反映香港酒店業的專業。」 排名由580個親身入住過的旅遊專家在全球頂尖豪華酒店中投選產生,獲選的酒店指,香港是唯一一個城市在全球五大酒店中佔有兩席。 瑰麗酒店集團首席行政總裁鄭志雯女士:「我們堅信香港作為培養酒店領袖及人才的重要樞紐,我真誠相信是這些人才,將我們的城市塑造成世界級的旅遊目的地。」 太古酒店主席彭國邦:「但酒店業無法獨善其身,我們非常鼓舞看到政府及旅發局的承諾及努力,有精彩的推廣舉辦大型活動,吸引全球旅客到訪,但我們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他們又說,希望發掘不同的本地人才為旅客提供更好體驗,重振香港旅遊聲譽。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美食嘉年華周六開鑼 朝11晚9開放 主辦方料銷售額可達一億元
【有線新聞】美食嘉年華周六起一連9日在葵涌運動場舉行,配合夜經濟將營業至晚上9時。 一元和一折優惠又來了,復常後的美食嘉年華將設有四大主題展區,逾300個攤位。為了配合夜經濟,開放時間會延長一小時,由早上11時開到晚上9時。 參展商負責人雷女士:「五時才放工、下班過來、坐車過來已經六時,那就毋須那麼匆忙。我們期望人流增長20%,營業額亦預期增長20%。」 今年嘉年華毋須再戴口罩,還可以在場內試食,商戶都認為有助促銷。 主辦機構亦說不擔心北上消費的潮流會影響人流,預計有20萬人次入場,銷售額可達一億元。 廠商會會長史立德:「期間有萬聖節,我相信,也有信心可留住香港市民在香港消費,這個正是香港的特色。內地城市未必像我們有那麼高興的萬聖節氣氛,,很多內地市民反而來香港遊玩。」 嘉年華日間入場費5元,晚上7時後免費入場,小童、長者及殘疾人士全日免費。主辦單位指如果市民反應好,不排除再延長開放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八大設可重用餐盒租借機 每個20元按金 學生:飯盒大小對女士或足夠
【有線新聞】八間大學上月試行租借可重用餐盒,至今使用量超過2,600次,下周二起正式運作,有大學說希望配合明年實施的即棄塑膠產品管制。 這部租借機24小時運作,設置在城大楊建文學術樓飯堂外,提供120個可重用餐盒,每個20元按金。可以先在螢幕揀選飯盒,用八達通嘟一嘟,再取出飯盒。至於點餐跟平時一樣,取餐時將飯盒交給飯堂員工盛飯餸。同學和職員如何看? 城大中文系學生Angel:「對女士來說飯盒大小可能足夠,但有些男士要加底(加飯),這個飯盒是否足夠呢?可能要再看看。」 八大今年9月獲賽馬會撥款超過210萬元,在校園設置餐盒租借機,是首個亞太地區高等院校推行這類系統。上月試行至今超過1,200個餐盒投入服務。 城大協理副校長(資源規劃)王建邦:「很簡單、拍八達通就有一個潔淨的飯盒盛飯,而且甚麼時候歸還都可以。因為明年4月所有餐廳不准提供一次性塑膠飯盒,現在推出機器是配合政府新政策,相信屆時使用率會高很多。」 除了租借機外,飯堂出入口另一邊亦設一部回收機,內置人工智能鏡頭,若辨識餐盒重量和外形吻合,就可以用八達通即時退回全數按金。 用完的餐盒會送到專業洗碗公司清洗,經消毒後才會再放回機器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龍翔道旅遊巴起火 無人受傷 部分行車線封閉
【有線新聞】龍翔道有旅遊巴起火,無人受傷。 旅遊巴車尾火光熊熊,大量濃煙升上半空,消防趕到開喉灌救。 下午五時許,旅遊巴沿龍翔道去觀塘,駛至接近廣播道花園對開,車尾冒煙起火。由於正值下班繁忙時間,龍翔道來回方向交通擠塞,部分行車線封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0月24日
有投行料本港樓價半年內再跌半成 稱「減辣」無助解決經濟問題
【有線新聞】有投資銀行預料,即使政府為樓市「減辣」,本港樓價在半年內仍至少要再跌半成。 雖然外界預期政府會在施政報告為樓市「減辣」,但多間外資大行先唱淡政策成效。 摩通預期未來六個月樓價下跌5%至10%,雖然預計政府局部調低印花稅,可能有助穩定樓市情緒,但認為始終解決不到息口持續高企,股市、經濟前景疲弱以及新盤庫存高的核心問題,延續2003年後最長跌浪,形容「寒冬還未結束」。 瑞銀就因應中小型發展商負債高,有可能減價求售以及高息環境維持更長時間,調低今明兩年本港樓價預測,預計今年樓價可能「無得升」外,更估計明年樓價可能跌逾10%。 瑞銀指目前按揭貸款成本高過租金回報,加上新造按揭的息率可能進一步上升,預期聯儲局減息之前,本港樓市都不會顯著復蘇。 至於商鋪及寫字樓前景,大行的看法同樣不樂觀。瑞銀認為內地自由行消費力減弱,本港零售難以重返2018年高峰,預料明年零售銷售大致持平。寫字樓方面,摩通指目前整體空置率處於歷史新高水平,預料供應過多及負租金回報會繼續拖累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