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青衣中電變電站一星期兩故障 田北辰質疑罰則「牛髀同蚊髀」 促審視機制
【有線新聞】青衣一星期內兩宗電力事故,當中長安邨昨日事故令300多戶停電1.5小時,有立法會議員質疑,目前的懲罰機制門檻不足以處理小型事故,促請政府檢討。 安湄樓變電站電纜故障,導致388戶停電約一個半小時,是青衣一星期內第二宗電力事故。 去年檢討電費時,政府針對大型斷電事故加入新懲罰制度,以斷電客戶數量乘斷電時間,中電事故總時數如果多於1,500萬分鐘,准許利潤會扣0.015%,多於3,000萬分鐘就扣0.03%。 這次事故388戶,於早上9時38分起斷電,86分鐘後恢復供電。總時數是33,000多分鐘,遠低於懲罰門檻。有議員質疑懲罰制度未能針對小型事故,令電力公司毋須負責。 新界西北(實政圓桌) 田北辰:「30,000分鐘比1,000(1,500)萬是『牛髀同蚊髀』。最近出現事故的是13.2萬變1.1萬伏特的(變壓站),影響已較小。再到1.1萬變220伏特,每幢樓都有的話,變相最細微的地方,如果那個層次有事故,中電永遠不須扣錢,不用負責任。」 田北辰又指,他向中電查詢上次檢查是何時,只獲回覆「仍在調查」,質疑前線檢查人員工作馬虎,未夠全面,希望中電盡快公布事故詳情。 青衣牙鷹州街變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天文台:2023年平均氣溫24.5度 有記錄以來第二暖
【有線新聞】本港去年平均氣溫24.5度,比1991至2020的平均值升了一度,是有記錄以來第二暖。 天文台指,2023年全年都比正常溫暖,夏季平均氣溫達29.7度,是有記錄以來最高,7月27日錄得最高溫36.1度,是歷年其中一個第三高,酷熱天氣日數有54天,平了以往最高紀錄。至於寒冷天氣日數14天,比平均值少1.2天。全年降雨大約2,774毫米,比平均值多約14%,春夏雨量較小,秋季就非常多雨。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台灣有專家研發旅遊智能車窗 遊客望向窗外景點 車窗即顯示資料
【有線新聞】台灣有專家研發了一款旅遊用的智能車窗,結合透明屏幕及目光追蹤技術,旅客望向窗外某個景點,車窗就會馬上顯示資料。 乘搭旅遊巴的時候,沿途欣賞窗外風景,如有景點引起興趣,可用手機搜尋資料,但只顧看手機,又不知再錯過幾多美景。但有沒有想過旅遊巴的窗,可成為介紹景點的大屏幕呢?台灣的工業技術研究院研發了這種智能車窗,本身是一大塊透明顯示器,連結沿途景點的座標資料庫,結合旅遊巴的GPS座標,就知道窗外有哪些景點,加上窗邊的相機追蹤乘客視線的方向,就知道乘客正在望向哪個景點,直接將景點資訊顯示在車窗上。為了避免閱讀時頭暈,如果車身搖晃,資料框位置甚至會配合窗外地平線移動,經驗證有82%乘客暈車浪情況得到改善。 除了旅遊巴,智能車窗可以用於列車、纜車、郵輪等,甚至用在醫療等其他行業,變成AR擴增實景顯示屏,預計智能車窗將於今年的消費電子展正式亮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國泰取消航班|取消1、2月部分航班 陳克勤成「苦主」:即使補償都令人反感
【有線新聞】國泰航空取消本月及下個月部分航班調撥人手應付農曆年旺季,這兩天各有超過二十班機取消,包括往返北京、台北及曼谷等,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向國泰高層表達高度關注,要求做好乘客善後。 國泰星期一有超過20班機取消,包括往返北京、上海、台北、高雄、曼谷及溫哥華等,星期二亦繼續會有超過20班機取消,往返的航點都差不多。國泰日前宣布整合一月及二月航班,主要集中每日班次較頻密的航線。 航班臨時取消,網上有乘客反映不滿,包括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周四飛福建的航班取消,安排轉乘的班機未能配合開會,決定改搭高鐵。新界東北(民建聯)陳克勤:「我覺得要至少早兩三日通知旅客就會比較理想一點,如果你說我去到機場,我才知道我的航班被取消,這樣就很難令市民接受,即使你提供任何的補償或折扣優惠,都會令人有反感,不是說金錢和物質上可以補償,而是大家都有大家的行程和規劃,你是打亂了別人的工作和旅遊部署。」 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已經向國泰高層表達關注,促請國泰盡快向受影響乘客交代航班整合後的安排,做好善後,將對旅客的影響減至最低,又要求國泰認真檢視航班編配及人手安排,與員工保持良好溝通,確保提供穩定可靠的服務。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香港夜饗樂|旅發局周三早上10時派餐飲消費券 每份100元
【有線新聞】旅發局第二批夜間餐飲消費券周三早上派發,市民可在網上領取。 第二輪參與的食肆及酒吧超過600間,有煲仔菜、地道麵食、連鎖炸雞店及米芝蓮餐廳等。餐飲券每份價值100元。市民晚上6時後憑券堂食滿100元或以上,即減100元。消費券星期三早上10時起透過旅發局電子平台Discover Hong Kong派發,有效期30日、先到先得,每次只可領取一份,用完可以再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機管局零售債券下周起接受認購 當局:可提高市民對三跑建設參與感
【有線新聞】機管局零售債券下周開始接受認購,當局認為債券有助提高市民對三跑建設的參與感。 香港機場管理局財務執行總監李沛鏗:「大家如果去到機場都看到三跑建設如火如荼,新的跑道已經使用中,很多其他設施都在建設中,利用零售債,可令市民有參與感。我們覺得基建項目是很長遠,是三、四十年的投資,所以是看整體,不爭一夕,我們永遠看待投資,即使是三跑,是為香港作中長期未來投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財政預算案|自由黨倡「累進式子女免稅額」鼓勵生育 上限60萬元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下月公布,自由黨約見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建議利得稅及薪俸稅等,設一萬元退稅上限,同時提出「累進式子女免稅額」,建議首名子女享有15萬元免稅額,第二名倍增至30萬元,上限60萬元,以鼓勵生育。 自由黨黨魁張宇人:「那些其實加起來不是很多錢,還有整個問題就是我們短期要考慮財赤,但亦要想長期,我們怎樣鼓勵生育呢?如果我們鼓勵生育只是給兩萬元,自由黨覺得可以政府做多些,這個長遠就是鼓勵多些嬰兒出生,日後他們多些人納稅,首十多年會虧給他,後來的五、六十年會賺回來。」對於社會有意見,向離港市民徵收陸路離境稅,自由黨認為不應該針對陸路徵收,建議開徵「海陸空離境稅」,金額由當局釐定,以增加政府經常收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11歲男童感染甲型流感併發肺炎 居內地、長期病患 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
【有線新聞】一名11歲男童感染甲型流感,情況嚴重,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 該名居於內地的男童有長期病患,上周二出現發燒、流鼻水、呼吸困難等徵狀,同日來港向私家醫生求醫,四天後病徵持續,到威爾斯親王醫院求診,獲安排入住兒童深切治療部,確診甲型流感併發肺炎,情況嚴重。衞生防護中心說,流感有機會引致嚴重疾病,呼籲高危人士盡快接種疫苗。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房委會年度盈餘料約150億元 較預期少逾兩成 料第三季再審議加租
【有線新聞】房委會今個年度錄得150億元盈餘,預料未來五年興建1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財政儲備將會大減300億元。2028年後建屋量會進一步增加,屆時可能面對財政壓力,會適時與政府商討注資。而今年第三季公屋租金會檢討如果不加租,相關帳目會有約11億元赤字。 房委會今年收入主要來源繼續是出售資助房屋,根據最新預算及財政預測,資助房屋帳目預料有約116億元盈餘,但比原本預測少約兩成三,主要因為約1,600個單位提早入帳。而租住房屋帳目就扭虧為盈,錄得1億7,000多萬元盈餘。財務小組解釋是日常維修及改善工程等經常開支減少,但預告如果公屋不加租,下年度會有超過11億元赤字。 房委會財務小組委員會主席麥萃才:「因為根據機制每兩年一次的關係,今年稍後時間、大約今年第三季應會再審議加租。至於加租幅度多少就要視乎這段時間公屋居民入息的變動。」 政府目標未來十年興建逾30萬個公營房屋單位,而公屋及居屋的建築成本按年升逾兩成,去到每個單位92萬及109萬元。房委會預計未來五年建屋量有約11萬伙,建築開支會逐年遞增,由本年度約219億元增至27/28年度的408億元,因此財政儲備亦會由今個年度約700億元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男「槍迷」被控無牌管有槍械彈藥 官:距開槍一步之遙 判囚五年四個月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被控無牌管有槍械及彈藥,判監五年四個月。 被告黃俊賢2021年10月被捕,警方在他八鄉住所及大埔舊居搜出一支手槍、兩支氣槍、逾400粒膠彈及金屬彈等。他承認無牌管有槍械或彈藥罪,求情說自小是槍迷,難抵真槍誘惑。法官胡雅文判刑說被告離使用槍械發射只是一步之遙,但無證據顯示他曾經使用,判他監禁五年四個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北部都會區|換地屢告吹 民建聯倡「片區」模式招標 規模效益吸引發展商
【有線新聞】北部都會區多宗原址換地申請告吹,民建聯建議採用「片區模式」招標,即是劃分一個區域,將區內的住宅、商業及政府公共設施整合一併招標。 立法會議員劉國勳:「可能一個片區的招標,發展片區內的商業、住宅項目及為政府做一些的設施,在地價上扣減。這個其實整個規模效益對於企業來說是更加吸引,而也可以幫助北都,加快推動到項目發展。」 劉國勳認為去年成立的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組成過於單一,主要以規劃部門為主;建議加入產業發展、創新科技、經濟發展及文化旅遊的人員,同時研究制訂北都專屬法例,在各方面拆牆鬆綁,同時賦權北都辦更大決策權,加快區內規劃發展。
- 有線新聞
- 2024年01月08日
施永青料樓市「年內找到支持位」 籲政府撤辣、准強積金供樓等
【有線新聞】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預期上半年本港樓價繼續跌,呼籲政府考慮「撤辣」、放寬投資移民在港買樓限制,以及容許強積金供款買樓等。 政府今季罕有不推住宅官地,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認為當局是迫不得已。施永青:「問題就是之前推出的土地,有時候流標、無人問津,有時候成交了,都是傳送了一個很負面的因素予市場,政府認為這種情況不是想看到的現象,所以是一個迫不得已的行為。政府亦不是很想賤賣土地,這方面政府似乎幾矛盾。」他認為政府一方面不希望撤辣令樓價高企,但又不希望地價調整拖累政府收入,顯示當局未有為樓價下跌做好準備。 展望今年,施永青預期上半年樓價仍然要向下,但跌幅進一步收窄,並估計年內找到支持位。施永青:「我認為今年樓市,雖說趨勢仍然是向下,有機會在某些位找到支持上半年、第一季,我相信向下的機會仍然很大,但由於息口開始有下調機會,中國經濟逐步好轉,香港又沒有過度發展的問題,樓價在今年找到支持位的機會是有所增加的。」他認為政府如果想維持樓市穩定,除了考慮「撤辣」,亦需要鼓勵更多資金入市,例如放寬投資移民在港買樓限制,以及仿效新加坡容許市民提取強積金作為供樓首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