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8日
歐盟委員會前主席德洛爾逝世 享年98歲 馮德萊恩讚有遠見、令歐洲更強大
【有線新聞】歐盟委員會前主席德洛爾逝世,享年98歲。 法籍的德洛爾,在1985年至1995年期間擔任歐盟委員會主席,是歷來在任時間最長。在他領導下,歐洲一體化取得重要進展,包括推動建立歐洲單一市場,允許人員、資本、商品和服務在歐盟內部自由流動,並同意引入單一貨幣歐元,被譽為「歐洲建築師」。德洛爾周三在巴黎的家中安詳離世,現任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讚揚德洛爾有遠見,令歐洲變得更加強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8日
美國法院暫緩Apple Watch銷售、進口禁令
【有線新聞】美國上訴法院暫緩實施蘋果智能手錶的銷售及進口禁令。 兩款最新型號的Apple Watch可以恢復在美國銷售。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早前裁定,蘋果部分型號智能手錶的血氧檢測技術侵犯專利權,需要在本月26日起於美國停售。蘋果就禁令提出上訴,要求上訴期間暫停實施禁令,最終成功獲上訴庭批准。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8日
車CAM片|中環私家車撞兩巴士 四男一女棄車登的士 遭拒載後逃去
【有線新聞】中環有私家車撞到兩架巴士後,車上五人不顧而去。 行車紀錄片段可見,懷疑是私家車上的四男一女,意外後截停途經的士離開,的士司機發現是涉事私家車乘客拒絕接載,他們下車逃去。早上七時左右,一輛私家車駛至民光街五號碼頭附近,先後撞向一輛城巴和一輛九巴,私家車損毀嚴重,部份組件散落地上,安全氣袋亦彈出,警方到場時司機和乘客已離開。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8日
區議會|三少數族裔代表獲委任 冀由零開始首步:政府給我重任,努力做到最好
【有線新聞】新一屆區議會議員快將上任,在少數族裔居民較多的地區,政府委任了少數族裔人士擔任區議員,他們有甚麼大計? 被委任為九龍城區區議員的利哲宏,這一天到九龍城區一個伊斯蘭教祈禱會和少數族裔祈禱。利哲宏是一名巴基斯坦人,是香港一間中學副校長,他認為有少數族裔擔任區議員是一件好事。九龍城區候任區議員利哲宏︰「我們的橫切面都是服務很多的少數族裔,這個是第一步,我希望日後可以有多些年青人出來做這些工作,甚至有一日直選都可以有(一席),甚至有(幾十席),這個我們不知道,不過我們都要樂觀,如果由零開始,這是第一步、也不是最後一步。」 他說上任後不限於服務少數族裔,相信本地市民都會接納他們的幫忙。利哲宏︰「我在香港土生土長,我都有很多華人朋友,所以我不會擔心會有閘或門阻礙我做這些東西,我自己不單止會走出一步,是走出幾步。」 尼泊爾籍的Aruna Gurung,她是港龍航空的前總座艙長,被委任為油尖旺區區議員。油尖旺區候任區議員Aruna Gurung︰「如果是地區工作,我一直都在做,現在三年後已經退休,我會努力去做好一些,這個是我的全職工作,以前只是義工,現在政府給予我重任,我會努力做到最好。」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8日
尖沙咀十男酒吧互毆後逃去 警列傷人案跟進
【有線新聞】十名男子在尖沙咀一間酒吧互相毆鬥,事後逃去。 現場是加拿分道27號一間樓上酒吧,昨晚11時許,兩批為數約十名男子懷疑因為小事爭執,有人持硬物互相追打,酒吧職員報警,警方接報到場,涉案人士已經逃去,警員在附近一帶兜截未有發現,案件列作傷人案跟進。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8日
大埔私家車失控連撞路牌、燈柱 27歲女乘客受傷送院
【有線新聞】大埔有私家車失事撞燈柱,一人受傷送院。 涉事私家車車身嚴重損毀,27歲女乘客被困車內,多名消防員用工具撬開車門將她救出,再由救護員送上救護車送院治理。事發在凌晨12時許,私家車沿新娘潭路行駛,駛到近大美督抽水站附近失控,撞向路邊一個臨時巴士站牌,再撞向路邊燈柱,車頭擋風玻璃碎裂,零件飛脫。28歲男司機輕微擦傷,自行爬出車外報警,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曾捲孟晚舟風波遭華扣留 加國擬賠300萬「和解」 商人邁克爾求增至過千萬
【有線新聞】加拿大政府據報提出向曾於中國被扣留的前外交官康明凱及商人邁克爾斯帕沃爾,每人賠償約300萬加元,希望明年初達成協議,但其中一人要求將金額提高至過千萬。 加拿大環球郵報引述消息,指加拿大政府提出向前外交官康明凱及商人邁克爾斯帕沃爾,每人支付大約300萬加元,以賠償他們在2018年起在中國被拘押近三年。不過邁克爾的律師指,邁克爾被捕是因為他無意中向康明凱透露情報消息,但對方卻分享這些資訊,加國政府處理事件有嚴重過失,要求提高金額至1050萬加元。據報加方不打算提高金額,希望明年初達成共識,他們擔心邁克爾一旦提出索償訴訟,加國的全球安全報告計劃會成為焦點。 加拿大政府2018年應美國要求拘捕中國電訊商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未幾康明凱與邁克爾被指從事間諜活動,在中國被扣留。直至2021年9月美國撤銷控罪,孟晚舟回國,二人同日獲釋返回加拿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瑞典擬建全球最大「木建築社區」 含住宅、食肆、商舖 空氣質素更好、具阻燃功能
【有線新聞】瑞典一間地產商將會興建全球最大型的木製建築項目,提供近9千個單位,第一期預計2027年完工,是木建築復興的重要一步。 由住宅、食肆到商舖全部以木建築構成,佔地270萬平方呎,相當於兩個九龍公園,建成後有望成為世上最大的木建築社區。這個是瑞典首都南部名為「斯德哥爾摩木之城」的地產項目,提供2,000個住宅單位及7,000個辦公室單位,方便居民於區內工作,縮短他們的通勤時間。 比起混凝土,木製單位的室內空氣質素更好。能源方面,所有天台會安裝太陽能板,亦會種植大量綠色植物,盡量減少碳足跡。與其他現代木建築一樣,所有木材經過防火處理,就算起火也有阻燃功能。 近年興起的複合木材,令木材的強度大大提高,不再局限於建造平房,令木材成為綠色建築的寵兒,甚至是混凝土的熱門替代品,但主要是單幢木建築,今次瑞典挑戰大型「木製社區」,被視為木建築捲土重來的里程碑。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冬日美食節|最後一天市民趕掃貨 參展商:生意較預期多兩成 未受北上消費影響
【有線新聞】冬日美食節最後一天,市民趕入場掃貨,有參展商說生意額較預期好,未受長假期北上消費影響。 美食節最後一日人頭湧湧,「過來試下,數量有限,賣完就無。」癲價有多癲,參展商落力嗌,市民就落力買。裝滿購物車,連行李箱都出動,青衣過來的他們買滿一車仍未夠,說要繼續衝刺。鄧太:「買了家裡用的、小孩子零食、豆鼓鯪魚,消費了一千多。」鄧先生:「香港物價真的好犀利,加價加到你害怕。有講價,其實都降價了,否則不買。」 來美食節的市民說感覺人少了。黎小姐:「茶、咖啡,平時食開用開的。以前很難走近攤檔,今年好像容易了,不知是否因為是平日來。」朱小姐:「這個假期沒有到外面遊玩,來這裡。留港都開心的,有氣氛。」 這個售賣清酒的攤檔首兩天已經清了八成貨,最後一日一邊補貨,一邊減價促銷。清酒檔負責人麥先生:「生意較想像中好,這陣子香港的風氣,都是喜歡北上消費,但較我想像中多人,預計生意額多兩成。」美食節結束前的最後衝刺,參展商都落力叫賣,希望售賣最後的產品。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周永勤前助理認受賄欺詐 收「利是」助免費租社區會堂 判囚4個月
【有線新聞】前區議員周永勤助理承認受賄及欺詐,協助一個歌唱社免費使用元朗社區會堂等設施,在屯門裁判法院被判囚4個月。 案發於2017年至2018年,被告梁如娟當時是時任元朗區議員周永勤助理,她被控收取合共2,500元「利是」,協助一個歌唱社多次使用元朗社區會堂等設施,並獲豁免租場費;歌唱社不符合使用場地資格,周永勤也不容許被告處理職務時收受利益。被告早前認罪,裁判官判刑時說被告長時間持續犯案,雖然每次收款金額不多,但涉及欺詐行為,考慮被告認罪判處監禁4個月,並須向周永勤歸還2,500元賄款以及補償民政署25,000元。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長假期每日急症求診約5600人次 內科病房使用率「破百」 盧寵茂:服務正常
【有線新聞】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過去數日長假期,急症室每日首次求診約有5,600人次,內科病房使用率達到百分之103,但強調公營醫療服務仍維持正常。 天氣凍加上長假期,過去數日多間公立醫院的急症室均要等超過8小時。急症室每日首次求診人次由假期前每日大約有4,300人次,急增至假期最後一天每日約有5,600人次;經急症室進入內科病房的人數,由每日約800人增至每日超過1,000人,使用率達百分之103。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說聖誕節長假期前,衞生署及醫管局已做好準備,醫管局亦已啟動應急機制,公營醫療服務大致維持正常。盧寵茂:「一些個別急症室,確實有部份市民輪候時間較長,不過我要強調,我們有有效機制做分流管理,一些非常緊急或次緊急的個案,是不會受流感或新冠病人這些輕症的影響。」 新型冠狀病毒方面,被世衛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種病毒JN.1,盧寵茂說至今沒有資料顯示其致死率較其他病毒高,政府亦有透過污水檢測以及醫院的個案密切監察情況,強調現時病毒活躍性仍屬低位。盧寵茂:「但我們知道,隨著過去約一周聖誕假期,氣溫又降低不少,加上大家有聚會,很大機會在未來的時間,我們估計大約一月左右,病毒活躍性會提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27日
油塘中國混凝土廠違規運作 環保署:正蒐證交律政司跟進 擬修列增執法權力
【有線新聞】油塘兩間混凝土廠,被指停牌期間繼續運作,環保署表示會嚴肅處理,正在蒐證轉交律政司跟進。 兩間混凝土廠早前被駁回續牌申請上訴,環保署已向東源街22號的一間,發出32張刑事檢控傳票,控告廠方違反空氣污染消減通知和無牌運作,已向法庭申請禁制令,正與律政司跟進,向法庭申請盡快排期審理。 至於東源街20號混凝土廠,署方正蒐證,會盡快轉交律政司考慮提出檢控。環保署亦正著手修例,加大執法權力封閉違規處所,預計明年首季提交立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