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城大擬今年內設數碼醫學研究院 冀北都區建科研基地
【有線新聞】城市大學計劃今年內成立數碼醫學研究院。 城大校長梅彥昌與傳媒聚會,指正與新加坡、澳洲及以色列的頂尖大學商討合作成立數碼醫學研究院,邀請國際專家來港研究數碼醫療科技及利用大數據協助診斷等。 項目計劃申請「生命健康研發院」資助,他指城大有興趣到北都發展,打算在區內建立科研基地。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23條|鄧炳強批「香港監察」夥外部勢力抹黑 稱被制裁證做事正確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批評海外組織「香港監察」,聯同外部勢力抹黑23條立法,誤導和恫嚇香港市民和企業。 鄧炳強:「聯署聲明內容很多抹黑、無中生有,誤導或錯誤的,他們說煽動意圖罪在23條下會刑事化和平批評政府的意見,這是錯誤的、不會的。為何美國、英國有(國安法)就可以,香港就不可以,要制裁我們香港官員,我不怕被制裁,我本身都被人制裁中,你愈制裁我們,愈顯示我們做的事正確,你們就用黑社會方式恫嚇我們。」 特區政府發稿譴責「香港監察」及其他組織聯署聲明刻意抹黑23條立法,舉例英國法律亦有條文容許執法部門延長疑犯扣留時間,批評23條立法建議損害人權是徹頭徹尾的偽善和雙重標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港股表現反覆 內地減息刺激不大 全日高低波幅僅219點 北水淨流入34億
【有線新聞】內地減息對股市刺激不大,港股表現反覆,恒指在50天線窄幅上落,全日高低波幅僅219點。 港股表現反覆,在50天線好淡爭持,內地不對稱「減息」,恒指早段曾升118點,不過很快調頭向下,曾轉跌100點,但在萬六點關口見支持。午後大市跟隨A股止跌,最終收報16,247點、升91點,守住50天線。大市成交仍然淡靜,不夠800億,北水淨流入34億。 獨立股評人蘇沛豐:「港股在上周A股仍在休市時升得比較多,三日連續升勢,升了約4%,部分透支了政策上的憧憬。反而(減息)好消息落實了,雖然實際上是利好,但有一些獲利回吐的沽盤出現了。」 內地生物製藥板塊再度炒上,本港醫藥股跟升,藥明康德升近8%,是表現最好藍籌。中央氣象台預報華中東部大部分地區氣溫急降,能源股及資源股繼續造好,新奧能源升半成,藍籌升幅榜中僅次於藥明康德。 內地減5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下調25個點子,減幅有紀錄以來最大,對內房股刺激短暫。反而四大內銀股價照破頂,比亞迪再打價格戰,新車減價兩成,股價跌逾2%;小鵬亦跌逾3%,科指中最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財政預算案|施永青:「撤辣」最後機會 如不把握恐現資產蒸發
【有線新聞】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認為財政預算案是樓市「撤辣」最後機會,如不把握後果嚴重,例如出現資產蒸發等。 施永青:「政府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將這些不合時宜的辣招撤銷,如果有可能的話還要引導資金進入房地產市場,才可以令到有需要套現的業主,這是正常每一段時間都有人要套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財政預算案|畢馬威料財赤達1,300億 惟指財政仍穩健 倡在職家庭聘外傭可扣稅
【有線新聞】受土地及印花稅收入大減拖累,會計師行畢馬威估算政府今個財政年度的財赤,可能較政府的預估多出逾一倍至1,300億元,但認為財政儲備仍然穩健。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將會在下周三宣讀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政府原來估計今個財政年度錄得544億元財赤,但由於賣地收入大幅減少,加上股市、樓市淡靜拖低印花稅收入,會計師行畢馬威推算實際財赤或較政府估計的增加逾一倍至1,300億元。不過畢馬威強調政府財政儲備有逾7,000億元,仍較其他地區穩健。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梁愛麗:「這數字當然你們認為比起數年前過萬億的儲備減少很多,但我認為大家都不用太擔心,看回沙士時已是沙士時2.5倍,政府亦沒有甚麼借貸,一直以儲備作營運開支。」 畢馬威又建議重點企業向本地人才提供的股份獎勵,可以獲薪俸稅豁免,並同時撤銷樓市「辣招」,用來吸引及挽留人才。畢馬威中國稅務合夥人何家輝:「見到『辣招』的初衷是管制需求,當時大家記得樓市炒風非常熱烈,但觀望現時環境炒賣、投機的情況不太嚴重,另外去年的施政報告作出『三辣』調整後,亦不見樓市有特別多炒賣情況。」 在支援本港企業及民生方面,畢馬威則建議增加子女免稅額,並為在職家庭就僱用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城巴擬11個巴士站設分段收費回贈機 首階段適用4號、971號線
【有線新聞】城巴計劃於南區及中西區在11個站安裝分段收費回贈機。 回贈機以電池驅動,支援以八達通、信用卡等方式領取回贈,計劃在南區安裝8部、中西區安裝3部。首階段只適用於4號線及971號線,正等待運輸署審批,目標今年內實施,之後會拓展至將軍澳及東區。 城巴指因應路線重組,部分短途線會併入長途線,因此決定在較多乘客使用的站安裝回贈機。乘客毋須在下車前到車頭拍卡,可選擇下車後才拍卡領取回贈,同時鼓勵乘客使用長途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俄烏戰爭|澤連斯基認前線戰況嚴峻 拜登批共和黨沒正視俄羅斯威脅
【有線新聞】烏克蘭軍隊棄守東部重鎮後,總統澤連斯基承認部分前線戰況非常嚴峻,美國總統拜登批評共和黨議員未有正視俄羅斯的威脅。 烏軍棄守東部重鎮阿夫傑耶夫卡後,俄羅斯國營電視台發放俄軍入城後的片段,民居搜捕是否仍有殘餘烏軍匿藏,國防部指已全面控制。有烏軍士兵的工廠清剿行動接近完成,多處建築物掛起俄羅斯國旗。 烏軍高級指揮官則稱部隊撤出阿夫傑耶夫卡後在附近建立新防線,並成功擊退俄軍多次攻勢,估計俄軍之後會重整兵力,再向其他地區推進。 總統澤連斯基視察哈爾科夫前線,他承認部分地區的戰況非常嚴峻。俄軍集結大量後備軍力,同時烏軍遲遲未得到軍援,令俄方佔得優勢,又指烏軍缺乏彈藥,需要更多防空和遠程武器,正與盟友商討盡快恢復支援。 俄烏戰事即將滿兩年,烏克蘭盟友美國因國會兩黨分歧仍未通過援烏撥款。美國總統拜登批評共和黨議員未有回應俄羅斯的威脅。拜登:「他們犯下大錯因為未有回應,他們無視俄羅斯的威脅、無視北約、無視要履行的職責,實在令人震驚。」拜登指願意與眾議院議長約翰遜會晤,尋求盡快通過軍援烏克蘭法案。 美國傳媒引述消息,華府打算通過法案後向烏方提供可攜帶集束彈的新型陸軍戰術導彈,射程達300公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南韓醫生罷工|6,400名實習醫生辭職 抗議增加醫科生學額
【有線新聞】南韓醫院實習和住院醫生今日罷工,抗議當局增加醫科生學額。 南韓衛生部門表示,100間主要教學醫院有6,400多名實習醫生在周一晚辭職,佔總人數約一半,約千六人即晚離開工作地方。當局向負責核心急救服務約八百多人下達復工令,又重申所有辭職都未獲接納。 當局對手術和醫療服務的影響深感遺憾,強調增加醫科生學額是要應付急速增長的醫療服務需求。政府計劃由2025年開始將醫科生學額增加2千人至5千人,然後逐步增加到2035年時的1萬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首引反恐條例案|控方宣讀黃振強涉串謀籌集財產作恐怖主義行為案情
【有線新聞】律政司首次引用反恐條例控告十人,在2019年串謀引爆炸藥及殺害警員,案件續審。 被告由囚車押送到高等法院,四名被告認罪,六人不認罪。控方宣讀被告黃振強和涉及另一宗串謀籌集財產作恐怖主義行為案的案情,黃振強早前承認控罪。控罪指他2019年8月起以屠龍小隊名義在網上眾籌,用作殺害警員,期間他與另一人的戶口存款總額超過400萬元,他承認款項用作購買裝備等。 法官將案件押後至星期四,處理被告黃振強及吳智鴻被控違反反恐條例的案情。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東鐵月台閘門|港鐵料明年完成全綫工程 羅湖、旺角東、大學站最後安裝
【有線新聞】港鐵估計明年完成東鐵綫全綫車站的月台閘門工程。 沙田、大圍、大埔墟及上水站月台閘門工程進行中,預計上半年完成,而粉嶺、火炭、太和及九龍塘站等本月起陸續展開工程,馬場及落馬洲站的月台閘門已完工及投入運作,至於全綫工程可望明年完成。 港鐵總經理(機電工程建造)梁志添:「羅湖、旺角東及大學站其實都會在今年第四季開始啟動安裝工作。大家會問為何這三個站最後安裝,其實大家乘車都看到,都知道這三個車站月台的弧度比較大,安裝工程難度比其他車站複雜,所以我們會藉之前工作累積經驗為三個車站作出更詳細安排、規劃及測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黎智英案|陳沛敏:黎分享馮睎乾文章認同打「國際文宣線」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繼續接受控方盤問。 黎智英及陳沛敏由囚車押送到西九龍法院。控方展示黎智英及陳沛敏一個Whatsapp群組的對話紀錄,黎智英分享專欄作家馮睎乾的文章,指將蘋果日報的報道翻譯成英文版是值得考慮的做法。陳沛敏認為黎智英提及這篇專欄的意見是認同要打「國際文宣線」,吸引外國人關注香港的狀況,同時可以在蘋果日報受到打壓時給予支持,對報社起保護作用。 控方問「國際文宣線」有沒有包含特定國家,陳沛敏舉例美國,因為黎智英曾經表示「如果有美國政治人物都訂閱就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0日
大灣區醫療券|本地牙醫業界憂損生意 另批違醫療券本意:公帑應用於本地經濟
【有線新聞】長者醫療券將擴大內地使用範圍,有本地牙醫業界擔心會吸引在港長者北上看牙醫,影響本地診所生意,亦有違醫療券本意。 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新增兩間鄰近羅湖及福田口岸的牙科機構,方便港人北上看牙醫,有本地牙醫業界人士認為做法跟醫療券本意有偏差。 香港牙醫學會會長陳超余:「醫療券本身是公帑,公帑應用在本地經濟,任何時候都較有效,抽離在國外的使費,大灣區差不多有50萬旅居港人,其中差不多有9萬人是長者能夠用醫療券。計算上一年差不多1億多至2億(元)會抽離了本土經濟體系,這是我覺得不需要這樣做的。」 他指開關後不少港人北上看求診,本港部分牙醫生意下跌了兩至三成,又不認為私人市場出現牙醫嚴重短缺。陳超余:「因為移民潮、退休潮等等,政府中的牙醫流失了一個相對明顯的百分比。私人市場若說難預約,但有些同業是沒有那麼忙的,但比較少人用。」 今次長者醫療券擴大內地使用範圍,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李力綱指是希望給長者多一個選擇,又強調是次所選的都是高質素的醫療機構,已成立香港長者醫療券培訓和服務保障機制。李力綱:「例如有一個收費上新機制可以看香港長者醫療券使用所謂的均費,每個人平均的收費會否高過其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