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立會通過追加撥款涉475億元 議員憂整體開支過大 當局︰申請非「行禮如儀」
【有線新聞】立法會通過《追加撥款條例草案》,有議員質疑政府每年都追加撥款令整體開支過大,當局說並非「行禮如儀」。 議案獲在席議員過半贊成通過,政府向立法會申請追加一筆約475億元撥款,主要向防疫抗疫基金注資及新成立的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開立新開支總目,金額較去年增加超過120億元,在近五年追加撥款中的第三高。 有議員質疑追加撥款後,全年政府開支達7,400多億是過高。九龍東(工聯會)議員鄧家彪︰「會否有檢討令部門收到撥款『應使則使』,而非用盡、避免下年被減預算?否則怎會每年都要追加撥款?」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這件事絕對不是行禮如儀,因為其實過去這筆款項通過相關部門,通過他們權限之下,或到立法會相關委員會通過之後得到數目的總和。」 而社福界狄志遠趁機表達不滿,批評當局不合理削減社福機構經常性開支。社會福利界(新思維)議員狄志遠︰「削減百分之一,非牟利社福機構經常性開支大約兩億元,兩億元對政府開支來說是一個很小的數目,但對社福界來說,是可以聘請500名前線員工。過往政府一年內聘請50個編外首長級官員,為何衙門可以招兵買馬,百姓要節衣縮食?」 勞福局回覆狄志遠書面質詢,說2023至24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區選|陳國基籲公務員盡「雙重責任」投票
【有線新聞】政務司司長陳國基呼籲公務員區選投票,盡好「雙重責任」。 陳國基聯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四個公務員中央評議會及四個公務員團體的代表,到金鐘政府合署派發區選單張,呼籲公務員連同親友投票。陳國基說公務員作為政府管治架構重要一員,全力辦好區選外,亦要善用手上一票盡好「雙重責任」,包括公民責任和支持並落實特區政府施政責任。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消防處降視力、體能投考要求 准戴眼鏡、引體上升減至一次 冀合格率增至九成
【有線新聞】消防處下月起放寬視力測試及體能測驗要求,容許佩戴眼鏡人士投考,處方期望提升考生合格率,有助招聘。 消防處參照國際視力標準,放寬投考者視力要求,測驗第一部分要脫眼鏡,單眼讀出視力圖上第4行字型方向,第二部份考生可以佩戴眼鏡讀出第6行更細小字型,處方說不會大幅放寬要求,投考者近視最多150至200度。 消防及救護學院院長于文陽︰「例如在高空拯救行動中,(消防員)佩戴着自己的眼鏡,萬一眼鏡掉下來,未必可以很快拿起,所以不會建議同事的視力太差,仍然會維持一定水平。」消防處說在火場使用的呼吸器面罩,可以配備特制的眼鏡裝置,就算有近視都不用擔心。 處方亦放寬8項體能項目要求,適用於消防隊長、消防員、救護主任和救護員,其中引體上升測試兩個職系都減至1次,時限亦由60秒內,增至90秒,即是投考者只要分半鐘內內做到1次引體上升就通過。 消防處今年起已將體能測試調到招聘程序最後階段,讓投考者有更多時間準備。于文陽︰「希望過了一關再一關,令投考者更有信心和原動力訓練自己,最後階段再加一個為期兩天的體能測試體驗日,由體能導師教導正確姿勢。」 處方說現時職位空缺佔整體3%,其中消防隊長及消防員分別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施政報告倡3年增10間資助幼兒中心 勞福局:首2間位於皇后山邨、華明邨
【有線新聞】施政報告提出未來3年,增設10間資助獨立幼兒中心,勞工及福利局說首兩間運作的中心,位於粉嶺皇后山邨及華明邨。 勞福局回覆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說皇后山邨及華明邨的幼兒中心,2023至24年度投入服務,分別提供100及56個名額。在2024至25年度,兩間位於深水埗庫務大樓及觀塘順利邨的中心開辦,將提供188個名額。餘下6所中心,計劃設置在深水埗、葵青、觀塘及九龍城區,提供560個名額,預計2027年內啟用。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審計報告|房署升降機監管不力 故障最長停用三個月 近百無障礙主任欠交巡查報告
【有線新聞】審計報告指房屋署對升降機保養監管不力,有升降機故障停用三個月,報告又說四個屋邨的無障礙通道損毀,職員定期巡查都無發現。 石硤尾邨這條觸覺引路帶,不止貼近垃圾桶,表面磨損,視障人士未必可以辨別到。小西灣邨的這條引路帶就鋪在露天位置、沒有上蓋。審計報告批評房屋署巡查無障礙設施不力,四個屋邨的無障礙通道偏離指引和損毀;237個屋邨中,97個屋邨的無障礙主任沒有按要求提交檢查結果,25個屋邨甚至沒有提交任何結果。 審計報告說房屋署要加快在公共屋邨安裝升降機,提供無障礙居住環境,全港現有超過六千部升降機由房屋署外判承辦商保養,報告說2020年至今年4月有超過三萬宗故障。其中3部升降機暫停服務兩個半月至三個月,亦有7部升降機在半年內兩度停用。 房屋署有計劃更換使用25年或以上的老化升降機,審計報告說33部非住宅樓宇使用了35年或以上的升降機,要等到明年至2031/32年度才更換,有公共屋邨商場兩部使用了46年的升降機甚至更換無期,署方解釋已計劃改裝為消防員升降機。 受更換工程影響,有188部升降機停用超過7個半月,最長的停用了14個半月,房屋署說會監察表現欠佳的承辦商,按指引與他們會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審計報告|食環未按食肆定罪記錄調整巡查密度 發牌審查會議九成九沒召開
【有線新聞】審計報告發現食環署巡查食肆,部份未有按照定罪記錄來調整風險類別,以致有處所巡查不足。 食環署去年對持牌食物業處所巡查超過19萬次,作出了3,152宗檢控。根據指引,按風險類別決定巡查密度,包括食物安全和衞生風險評定,並在每年12月作年度評估。審計署在3個分區,根據風險分類巡查制度名單揀選了15個持牌食物業處所,當中有6間曾違例被檢控,但只有1間定罪後,風險類別立即降級,餘下5間沒有相應下調,平均延遲7個月。去年的風險類別年度評估,計算評分時無按規定計及全數6間的定罪紀錄或適當的風險水平,全部評分計算錯誤,其中有3間更被錯誤歸類為較低風險水平,令每次巡查時間相隔較長。 審計署認為食環署需要採取措施,確保按照指引適時和妥善地更新名單及根據風險分類巡查。食環署回覆指,在開發第3期牌照管理資訊系統時考慮增設得分計算功能。 另外在發牌制度上,通常在接納申請後20個工作天內就會召開審查小組會議,目的是便利申請人了解發牌及持牌條件。不過報告發現2018至2022年間預定有8,945次會議,但當中只有75次召開,佔所有申請的0.8%。審計署建議食環署檢視會議安排並採取措施,確保未開的會議另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民主派顛覆政權案|控方開始結案陳詞 稱社交媒體造謠可損國安 武力非控罪必要元素
【有線新聞】民主派初選案,16人否認串謀顛覆國家政權,控方開始結案陳詞。 陳志全、李予信、黃碧雲等被告到西九龍法院,部分被告由囚車押送。副刑事檢控專員萬德豪陳詞,說國安法的用意是預防所有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沒有指明非法手段是包括武力,又說使用社交媒體造謠,不用武力都可以危害國家安全,不宜收窄條文詮釋,認為武力並非控罪中的必要元素。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電費調整|港燈按月計不跌反升 兩電拒檢討8%准許利潤 郭振華:政府已盡力
【有線新聞】兩電明年減電費,但按月計、港燈電費不跌反升,政府提出檢討兩電8%的准許利潤遭到拒絕。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郭振華說,政府須符合國際市場的合約精神。 港燈和中電公布明年電費,分別減16%和7.4%,主因是實報實銷的燃料費下調。港燈12月的燃料費已下調至46.3仙,實收每度電160.8仙,但明年1月的基本電價加至119.5仙,淨電費是165.5仙,按月計不跌反升,加了2.9%。而中電12月的燃料費下調至49.4仙,每度電實收143.1仙,明年一月的基本電價加至96.6仙,淨電費是142.9仙,按月只微跌1%。 另外政府在管制計劃協議的中期檢討中,要求調整8%的准許利潤,兩電拒絕,能源諮詢委員會主席郭振華說,政府已盡力。郭振華:「簽訂協議在國際經貿市場非常重要,必須要互相尊重,在管治上,為了提供可靠、合理和穩定的電力供應,利潤管制協議8%不能往下調,的確符合國際市場的合約精神。」郭振華說政府已要求兩電肩負社會責任,例如設立停電懲罰機制,有助穩定電力供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審計報告|中大餐廳均沒領食牌 外間機構合約沒國安條款 校方:將明確納入《國安法》
【有線新聞】審計報告指中大部分外間機構營運的校園設施沒有做好招標及監管,當中33間餐廳全部都沒有領取食物業牌照,視察29間亦全部招待「街客」,3間更透過外賣平台送餐到大學範圍外。 中大有39項校園設施由外間機構營運,包括33間餐廳,還有便利店、書店、銀行等。審計報告指部分招標沒有依循招標程序,有一間書院的三間餐廳三次招標都沒有跟程序,招標規格沒有交予財務處審批,出價亦沒有經投標委員會批准就接納;翻查2017年至今年7月50份合約紀錄,有17份更加沒有以招標方式批出,當中7份沒有獲取招標豁免。 而全部33間大學餐廳都沒有領取食物業牌照,實地視察29間又發現全部都有招待「街客」,並非只限大學教職員使用,有13間沒有貼出告示表明只招待教職員,有3間更加透過外賣平台外送食物到大學範圍外。而33間餐廳共24份合約訂明的食物安全規定和衛生標準亦不盡相同。書店又從事合約不允許的活動,包括出售護膚品、沐浴露、玩具模型車、小型充電風扇等。 審計報告又審查營運商繳費紀錄,發現包括保養費、管理費及牌照費等分別都有過半沒有依時支付,當中34宗逾期繳費個案中,30宗按合約訂明要徵收逾期費用,但中大全部都沒有追收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劏房租管|鄭泳舜指申報偏低、倡加強執法 推支援措施鼓勵租戶舉報
【有線新聞】劏房租務管制條例實施一年多,民建聯議員鄭泳舜說,申報數目偏低,促請政府加強執法,同時推出支援措施鼓勵租戶舉報。 鄭泳舜:「因為甚麼原因視法律如無物、不肯交,我覺得是幾方面責任,政府方面是否執法程序做得不夠好,以致令人覺得她是無牙老虎。除了執法外,會否有支援給予租客,假設劏房租戶真的去舉報,或者自己交表去申報,如果他因為這個原因而被劏房業主趕走,當然劏房業主要負上很大刑事責任。同一時間是否都可以預留地方,例如過渡性房屋或者簡約公屋,可以讓他們(租戶)安心有機會搬過去,這方面可以更大保障劏房租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議員同你傾:鄭泳舜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29日
李家超:北上消費屬正常趨勢 應著眼留港市民 以結果為目標可減噪音、內耗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說港人北上消費屬正常趨勢,應該思考如何吸引留港市民消費,又認為整個社會都以結果為目標,就不會有噪音和內耗。 行政長官李家超接受港台專訪說愈多港人北上消費,證明多年的工作成功,不再是兩制排斥一國,又認為不應著眼有多少人北上消費,反而要著重如何吸引留港市民消費。李家超︰「不應該給自己藉口,我覺得香港有時認為,每個周末有20多萬人北上就是輸出消費,這是肯定的,但你想想我們還有700多萬人在港,為甚麼你吸引不到這700多萬人消費?700多萬與20多萬,是97%與3%的比較,我們有這麼大的人群在港消費,就要想想如何令他們消費。」 李家超就任就提出「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理念,他強調是希望政府和社會團結。李家超︰「大家在立法會、媒體報道,這是否以結果為目標?這個文化很重要,整個社會都是這樣,就不會有噪音、不會有內耗,將所有力量盡量凝聚在達到目標上。」 在「搶人才、搶企業」上,李家超形容刻不容緩,因為全世界都在爭奪人才,沒有危機感便會「搶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