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保監局:有騙徒假扮大新保險中介詐騙 藉社交媒體誘買車保騙財
【有線新聞】保險業監管局提醒市民留意社交媒體的詐騙銷售活動。 保監局說留意有騙徒偽冒為大新保險有限公司的保險中介人,透過社交媒體聯絡及誘使受害人購買汽車保單 ,受害人透過轉數快支付保費後收到騙徒發出的臨時保單,其後發現保單是偽造。事件已轉交警方調查,保監局提醒市民應透過官方渠道繳交保費。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C朗拿度捲幣安案 被指積極參與、協助、推廣產品 面臨10億美元訴訟
【有線新聞】葡萄牙球星C朗拿度捲入加密貨幣交易案,面臨10億美元訴訟。 C朗因為推廣加密貨幣平台幣安在美國被入稟起訴,指他積極參與、協助、推廣未註冊的加密貨幣產品,吸引球迷投資,預料集體訴訟金額超過10億美元,C朗一方拒絕回應。這位38歲葡萄牙隊長去年與幣安合作,推出個人非同質化代幣NFT,最貴一萬美元,但後來大幅貶值,售價77美元的產品,現時只值1美元。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警察談判組收15名新學員 需上課兩周、模擬實戰 要求:對生命有非常尊重的心
【有線新聞】每當有企圖自殺或者挾持人質事件,警方都可能派「談判專家」到場,究竟這些專家如何訓練出來? 十多名學員這晚在警察學院學談判技巧,阻止這位外籍人士因事業愛情失意飲洗潔精自殘。「我遇到這樣的事情一樣都會很不開心。」語言不通的他們要透過翻譯溝通。警察談判組主管廖珈奇:「我們要利用第三者協助談判,包括有時會是翻譯。這名翻譯如何令他有效協助我們達成任務,其實都相當困難。」 「你可否幫我挽回朋友?」年輕人輕生個案增加,訓練都有模擬學生在天橋企跳,學員要疏導她的情緒。「香港大學在香港都很有名,世界排名也不低。」訓練後導師會與他們檢討及評分,表現未達標可能要離開。「對話是否自然?你覺得是否你平常說的話?」「可以有進步空間。」危機談判課程學員Grace:「一個陌生的外人,他很絕望、站在橋邊,真的想跳下去時,你第一句會說甚麼?你當下也會問自己,會否一開口說話就刺激到他。」 談判組有約100名警員,全部都是兼任。想加入都要經遴選,再上課兩星期,日間聽理論、考筆試,晚間模擬實戰,課程每兩至三年舉辦一次,今年有15人參加,由警員至總警司都有。 警察談判組主管廖珈奇:「我們用人唯才,如果他有良好溝通能力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走過老撾|中國醫療隊深入老撾 免費治療窮困患者白內障
【有線新聞】在香港,白內障眼科手術很普遍,但在經濟和醫療發展相對落後的老撾,就有數以萬計的患者因為未能及時接受手術導致失明,住在這些偏遠地區的長者怎樣才獲得治療呢? 由老撾首都萬象市中心出發,駕車約一小時才會到達這條農村,住在這裏的Mai今年95歲,數年前確診白內障,直到今年4月,中國醫療隊來到萬象免費為患者診治,Mai才有重拾視力的機會。老撾白內障患者 Mai Tilathatkimkao:「當我失去視力,我感到很難過,我難以下嚥。但手術後,我很開心,我可以出外,我可以煮食。」村內不少長者也患有白內障,不過他們的子女因為要外出謀生,一直未帶父母去醫院檢查和做手術。 為Mai做手術的中國醫療隊去年開始與香港共享基金會合作,在醫療基礎薄弱的國家提供人道救援,除了首都萬象及周邊農村,近月還來到偏遠的北部古城琅勃拉邦。香港共享基金會總幹事陳英凝:「老年人要做白內障手術,其實他不可能等我們5年、10年,越早有(醫療)隊伍清除白內障,越早他們的那個生活質素,甚至他的尊嚴能夠提升。」 在老撾做一次手術的費用相當於平民幾個月的薪水,,在琅勃拉邦工作的阿西一直無法支付爸爸治療白內障的費用。當知道中國醫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明愛醫療事故|資深醫生指眼科乏運送危急病人經驗 彭鴻昌促引入智能氧氣樽
【有線新聞】明愛醫院一名79歲男病人由眼科轉送深切治療部時,氧氣樽氣閥沒開啟,病人最終死亡。有資深醫生指眼科危急病人較少,年資長不代表相關經驗足夠。 離世的男病人生前由眼科轉送深切治療部,接駁氧氣樽未開啟氣閥,五分鐘後才發現。有資深醫生指雖然運送病人的醫護都有超過十年經驗,但眼科始終較少有危急病人,年資長不代表相關經驗足夠。養和醫院深切治療科主任李衛全:「可能十年前剛入行可能有做過內科,然後才轉往眼科,可能處理緊急情況的經驗還記得、還在。但過了十年,可能眼科很純熟、處理手法很好,但很少處理這類病人。護士也是、病房沒這麼多這些情況,很少處理,經驗反而會愈來愈少、忘記了。」 院方交代事件時指轉送病人有檢查清單,但李衛全認為病人情況轉壞時一般較忙亂,清單未必能起作用。 類似事故五年前曾在伊利沙伯醫院發生,氧氣樽同樣沒開啟。有關注組織指經檢討後仍發生同類事件是不能接受,建議應由專責醫護人員負責運送病人。社區組織協會幹事彭鴻昌:「上次事故及這次都涉及要轉送至深切治療部,都是轉送期間發生,如果深切治療部有醫護人員協助運送,這方面他們會較熟習。」彭鴻昌又促請醫管局加快引入智能氧氣樽,確保能實時監察氧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新區選前瞻|中區5名候選人 會否支持中環海濱維持表演、活動用途?
【有線新聞】繼續新區選系列,中環海濱活動空間經常舉辦不同表演和活動,五人爭兩席的中區候選人覺得這幅用地日後應否維持這個用途? 中環新海濱這幅地不時都會用作舉辦演唱會、展覽活動等,不過用地只是臨時性質,候選人覺得這裡長遠應怎樣規劃? 郭杰駿:「我認為政府未來可保持海濱這一帶一個比較彈性的使用用途,因為我們可以通過這方式,可根據香港實際情況,包括可舉辦不同類型活動,例如一些文化活動、演唱會等,亦可配合香港未來要走向國際化,亦希望推動文化等方面的工作。」 彭舜玟:「正因如此我們可以彈性處理,我建議舉辦多些密集式、有影響力、有創意的活動,令到不同國際旅客都會來香港,振興香港經濟。再加上我們國際的KOL幫忙推廣,我相信能夠帶動香港經濟之餘,更加能帶動中環的一些經濟,而中區也很需要不同國際旅客,令我們的經濟做得更好。」 施永泰:「中環海濱活動空間是個很難得的多用途空地,我希望長遠這裡可舉辦更多國際盛事,過往在這裡做過一些演唱會、一些賽車比賽和嘉年華會都相當受歡迎。我希望能以維港作背景,在此舉辦更加國際的盛事,吸引更多國際遊客認識香港。沒有活動時,我也希望開放成為一個公共空間,讓市民到此休憩。」 馮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蒙大拿州TikTok禁令 遭美國聯邦法官發禁制令 指違憲損言論自由
【有線新聞】美國一名聯邦法官發出禁制令,阻止蒙大拿州明年一月一日起禁止使用短片分享應用程式TikTok。 法官莫洛伊指蒙大拿州的禁令超出州的權力,違憲和損害言論自由。TikTok歡迎法官拒絕不合憲的禁令,同時保障蒙大拿州數以十萬計的民眾可以繼續透過TikTok發聲和維持生計。州檢察部門強調今次是初步裁決,會研究下一步行動。蒙大拿州早前通過法案明年起全面禁止使用TikTok,是全國首個州通過相關禁令。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屯門公路貨車撞兩工程車 一人受傷
【有線新聞】屯門公路凌晨有貨車撞到兩輛工程車,一人受傷送院。 涉事貨車車頭撞毀,工程車車尾防撞架亦撞至變型,路上留有碎片。凌晨近四時,貨車沿屯門公路慢線往屯門駛近轉車站時,撞到前方工程車,再將它推前約一個車位,撞到另一輛工程車。貨車司機受輕傷,由接報救護員送院,警方正調查意外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荔枝角P牌私家車疑避狗撞壆 五人受輕傷
【有線新聞】荔枝角有私家車撞壆,五人受傷,當中兩人一度被困。 掛有P牌的私家車右邊車身鏟上石壆,警員在場調查。凌晨2時許,私家車沿三號幹線行駛,駛至連翔道美青路交界迴旋處失控撞壆,三男兩女受輕傷,當中兩人一度被困,要由消防員救出。現場消息指男司機報稱閃避狗隻引致意外,事後拒絕送院。
- 有線新聞
- 2023年12月01日
土瓜灣小巴撼巴士車尾12人傷 小巴司機稱收掣不及 九巴:當時停定等轉燈
【有線新聞】土瓜灣有小巴與巴士相撞,12人受傷、11人送院。小巴司機說巴士突然煞停,他收掣不及,九巴則重申當時已經停定等轉燈。 小巴擋風玻璃碎裂,車頭燈破裂,被撞的巴士車尾凹陷。巴士司機戴上頸箍,由消防員及救護員救出。大部分受傷乘客撞傷頭和手腳,部分經過初步治理後由救護車送院。 小巴乘客林先生:「突然聽到司機很重剎車,然後『嘭』一聲就撞上前。」小巴乘客:「巴士在紅燈前停下來,小巴撞上去。(巴士是停定了的?)停了、紅燈位。」小巴司機李先生:「(速度)跟巴士差不多,我跟他停,他停我又停,他在燈位前突然剎停,我來不及剎掣。」 早上7時許,一輛由藍田開往佐敦的紅色小巴沿馬頭涌道駛向紅磡方向,駛至馬頭涌消防局附近,懷疑收掣不及撞向巴士車尾。據了解,巴士當時正在等交通燈而停在左線,巴士與小巴中間有機油流出,警方用木糠覆蓋,部分行車線一度封閉。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30日
區選|郭卓堅覆核提名機制:三會成員贏起跑 律政司:沒排除他人 周五判決
【有線新聞】郭卓堅提出司法覆核,挑戰改制後的區議會選舉候選人須獲三會委員提名的做法違憲,申請方指超過四分三候選人都是三會人士,形容他們是「贏在起跑線」。 高等法院開庭審理案件,郭卓堅早上到法院旁聽。他早前入稟申請司法覆核,指新制下的區議會選舉候選人必須取得最少9名三會成員提名,做法違反《基本法》保障的選舉權和被選權。 申請司法覆核一方說提名機制令三會提名權凌駕公眾權力、缺乏制約,三會間選產生和政府委任的區議會議席已佔全部議席八成;基本法列明所有香港永久性居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及被選舉權,兩成地方選舉議席理應開放供所有人參選,但參選人卻受三會提名制限制;最終區選候選人有超過七成五是三會成員,質疑機制阻礙非三會人士參選,三會人士在提名時亦沒有標準指引,做法並不公正,形容三會成員是贏在起跑線。 申請一方指有些人有豐富地區經驗只因為無法獲得三會提名,而被排除在外。 律政司反駁說申請方沒有證據證明多少民主派因無法取後提名而無法參選,亦無法證實他們為何取不到提名,而三會人士是因長期的地區工作,所以令自己有較大機會取得提名;又引用申請方的數據指仍然有兩成五的非三會人士可以取得提名,反映沒有將其他人排除在
- 有線新聞
- 2023年11月30日
明愛醫療事故|院方:氧氣樽即加開啟步驟提示卡 向病人家屬致歉 暫沒醫護需停職
【有線新聞】明愛醫院發生醫療事故,一名79歲男病人轉入深切治療部期間,氧氣樽的氣閥沒有開啟,病人最終死亡。院方致歉,會成立小組調查,暫時沒有醫護要停職。 院方及聯網高層致歉,「聯網和院方對病人離世感到十分離過,已經與病人家屬解釋、會面及交代事件,我們在此向家屬致以深切慰問及致歉。」 79歲眼科男病人星期二早上懷疑急性腸阻塞,血氧飽和度下降,由眼科病房轉送深切治療部;運送期間血氧飽和度再次下降,醫護人員為他加大氧氣供應,血氧飽和度仍然下降,病人五分鐘送到達深切治療部,醫護人員才發現氧氣樽氣閥運送期間沒有開啟,病人插喉搶救,最終在中午離世。 院方展示由病房轉送要換上的氧氣樽如何操作,要扭動開及關。瑪嘉烈醫院及仁濟醫院深切治療部主管蘇栩頎:「我們有一張清單,團隊要跟不同步驟,確切知道所有儀器運作正常,所有事在運送前準備好才運送。如果(氧氣樽)有氧氣出,會聽到有氣流聲,有時就算氣閥沒開啟,可能因為之前有殘餘氧氣留在這位置,就算沒開氣閥都會有氣流聲。」明愛醫院行政總監屈銘伸:「沒有氧輸送是否一個很關鍵原因?氧氣是一種補貼,不是唯一生命維繫的舉措。」 院方已即時在氧氣樽加上印有開啟步驟的提示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