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亞運啟杭|兩滑板老將踩上亞運 陸俊彥去屆食止痛藥上陣 冀培養更多新人接棒
【有線新聞】滑板再度踩上亞運舞台,兩位36歲的港隊老將期望有更多年輕人接班。 香港滑板代表陸俊彥:「TREFLIP以前稱為360翻板,滑板要橫向、縱向,轉360,再踩板著地。」 香港滑板代表李嘉龍:「BLUNTSLIDE看著欄杆,跳上去扭,用板尾滑。」 俊仔再度參戰,龍仔就首次亮相。李嘉龍:「我叫李嘉龍,大家可以叫我龍仔,踩滑板已經24年,真的可以參加到一個大型比賽是一個成就,要出去比賽才會有有壓力。」陸俊彥:「我是陸俊彥(俊仔),我踩滑板已經22年。」 同樣街式賽代表的俊仔作為本地滑板「一哥」,這些大型賽事怎會沒有他,上屆食止痛藥帶傷上陣,今屆就抱著最後一次的心態搏盡。陸俊彥:「(上屆)去亞運之前在全國賽腳部受傷,服用止痛藥後都在比賽上玩數下,因為我不想直接放棄,今次再去會抱著自己最後一次的心態,希望盡力去挑戰自己。」 滑板還有碗池的比賽,但為甚麼兩位本地代表都是參加街式賽,街式賽又是甚麼呢?陸俊彥:「街式賽你會看到很多樓梯、欄杆,它(街式賽)會模擬一些我們在街頭會做的動作。」李嘉龍:「我剛接觸滑板的年代沒有這些碗池出現,我一直都是玩樓梯、扶手、斜台,這些方面較強。」 亞運街式賽的賽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世紀雨災|對外陸路交通一度中斷 石澳逾200居民已撤離 連夜搶修晚間重開石澳道
【有線新聞】石澳道暴雨後路陷,多處山泥傾瀉。石澳對外陸路交通一度中斷,政府經水路撤離逾200名居民。道路搶修後重開一條行車線,讓輕型車輛通過,預計明早6時恢復單層巴士行駛。 消防員下午到石澳和居民合力在泳灘搭建臨時碼頭,方便船隻泊岸。居民帶同行李,消防員協助他們登上快艇接駁到消防船,送他們到北角消防碼頭。94歲的潘婆婆行動不便,坐在輪椅上由消防員抬上快艇。消防船約5時半抵達北角,潘婆婆與她的兒子重聚,會到兒子市區的住所暫住。潘先生:「很開心,多謝政府部門、石澳居民會街坊,還有義工,今日大家都可以到市區,不用擔心交通外出不到。」石澳居民陳先生:「一開始接駁船較細,上船人數較慢、較少,暫時租住酒店數晚,等到可以回家。」 居民亦可以選擇乘政府旅遊巴到社區中心暫住,民政事務處提供枕頭、被鋪等。石澳道是石澳對外的唯一道路,因山泥傾瀉嚴重損毀,警方在路口看守,有大浪灣村居民「闖關」失敗。大浪灣村村民:「又斷水、又斷糧、又斷電、又沒有網絡、又沒有電話,甚麼都沒有。我今早步行外出買食物,我們打算合力開通道路,現在他又不讓我駛入。」 石澳道靠近大潭道的路段一邊行車線嚴重塌陷,工人噴水泥、臨時鞏固坍塌位置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福島核污水|首輪排放料下周一完成 日本駐港總領事:欣賞港人信任日本食品
【有線新聞】日本福島核電廠首輪核污水排放預計下星期一完成,日本駐港總領事岡田健一說排放核污水進度順利,又說監察數據顯示日本食品沒有安全問題。 日本駐港總領事岡田健一:「(排放核污水的情況如何?進度是否理想?)我認為進展順利,應該沒有問題,所有在日本的核污水排放的監察均顯示沒有問題,所有食品在本港機場的檢查亦沒有問題,所以日本食品是很好的,我們很欣賞港人信任日本食品的安全。」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渠務署工人落馬洲清理河道 發現一具男屍
【有線新聞】落馬洲有河道發現一具屍體。 屍體被帳篷覆蓋著,警方封鎖現場調查,現場在青山公路青龍村附近。渠務署工人中午清理河道雜物,發現一名男子漂浮,於是報警,消防到場把男子救起,證實當場不治,男子年約50歲,警方接手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世紀雨災|稱已派員助災民申援助基金 麥美娟:會加快審批、不限申請宗數
【有線新聞】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說,已增加人手協助受暴雨影響的災民申請政府緊急援助基金,政府會加快審批,不會就申請宗數設限額。 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受影響市民家中水浸,傢俬、財物損失很大,尤其本月剛剛開學,很多小朋友家人剛購置了校服、書簿,全部都被水浸了,很多家長都很彷徨。昨日發展局局長甯漢豪已馬上聯絡我和勞福局長孫玉菡,我們商討過這個緊急援助基金,申請程序需要不同部門審批,我們都有共識會馬上加人手以及彈性處理,希望受影響市民及早得到幫助,重建家園。」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世紀雨災|柴灣環翠商場停車場仍封閉 領展料需兩三日清理 有食店雪櫃遭浸壞
【有線新聞】水浸重災區之一的柴灣環翠商場停車場仍未能重開,負責管理的領展預計需清理兩至三日。 停車場入口擺放了欄杆不准出入,積水已退去,但仍滿地泥濘、佈滿雜物、膠樽等垃圾散落一地;近天花的橫樑也有樹葉、 污泥。多輛車的車頭都被泥濘覆蓋,領展說停車場內有十多部私家車及電單車,會在確保現場安全後再清理。環翠商場外的空地同樣滿布泥濘,部分馬路上的泥只能撥往一旁,以便行車,工人加緊清理,以水洗走路面的淤泥。 即使店舖位於商場內仍未能倖免,有食店座位下的櫃桶裝滿積水,亦有食店的雪櫃被浸壞。餐廳職員朱女士:「全部都是泥,桶之類的應該是漂浮過打翻了,桌子全部都移位,及(水位)浸得很高,很多東西都不能要。遍地都是泥沙,昨天已抹了一天,今天再來清理。雪櫃不知道能不能用,如果不能老闆可能要全部更換,頗嚴重。」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世紀雨災|李家超視察粉嶺災後情況 動員逾兩百公務員善後 麥美娟:彈性處理緊急基金申請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到粉嶺視察黑色暴雨災後情況,陪同的民青局局長麥美娟說,政府已動員250名非緊急部門的公務員協助善後,會彈性處理政府緊急救援基金申請。 行政長官李家超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到粉嶺馬尾下村視察,村內有民政署和政府應急成員清理雜物和樹枝,他們之後轉到聯和墟社區會堂臨時庇護中心,向職員了解中心狀況,慰問中心內的市民,又與長者握著手傾談。 星期四、五的暴雨造成多區水浸,麥美娟說在「全政府動員」機制下已動員環保署、律政司等7個部門,合共250名公務員到北區四個地點繼續善後,並說政府不會就緊急援助基金申請宗數設限。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局長麥美娟:「受影響市民家中水浸,傢俬、財物損失很大,尤其本月剛剛開學,很多小朋友家人剛購置了校服、書簿,全部都被水浸了,很多家長都很彷徨。政府緊急援助基金申請程序需要不同部門審批,我們都有共識會馬上加人手以及彈性處理,希望受影響市民及早得到幫助,重建家園。」 她又說今次黑雨準備時間較上星期颱風蘇拉吹襲時短,民政總署一向有應急機制處理突發情況,感謝不同部門配合。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世紀雨災|茶果嶺村山泥傾瀉 村民出入須登記 有人到社區中心暫避
【有線新聞】茶果嶺村山泥傾瀉,警方繼續圍封,村民出入需要登記身份。 茶果嶺村拉起封鎖線,警員在村口逐一登記村民身份,有居民早上回家取回一些個人物品。土木工程拓展署人員到場出動航拍機視察山泥傾瀉位置,茶果嶺村對上一幅約20米乘20米的斜坡及植被瀉下。 有居民選擇到社區中心暫避,也有人去親戚家中。 林小姐:「很害怕。(為何害怕?)警察通知我們要離開,山泥要傾瀉下來。(疏散)很急,有些東西都沒執拾,只是帶了身份證、銀包,其他東西都沒帶。」 蘇小姐:「我不覺得擔心。(為甚麼?)因為我住那裏沒甚麼危險,離山坡遠一點。我們住石屋,不是這些鐵皮屋,所以好得多。」 吳先生:「(會否很徬徨?)沒有徬徨,拿了證件就離開了。回來看看,應該沒甚麼事,因我們近馬路,那邊是山邊。」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世紀雨災|不少車「死火」被困 保險專業人員總會:能否索償須視乎用途
【有線新聞】「五百年一遇」的暴雨,多區都有馬路水浸,正行駛的汽車都「拋錨」被困,保險專業人員總會說能否索償要視乎車主當時的用途,是否正保護車輛。 一場世紀大暴雨,馬路水浸隨處可見,不少車因為浸到死火被困,在「極端情況」下,車主就算有買車保,又是否可獲足額賠償?保險業聯會說除非保單有特別列明,否則一般在黑雨、八號或更高的暴風信號或「極端情況」期間都受保障,但保單同時列明受保人要用一切合理步驟防止受保汽車損失或損毀,及保持受保汽車狀態良好,保險專業人員總會說能否索償要視乎駕車的用途。香港保險專業人員總會會長張偉良:「可能他是駕車往一個更安全地方或剛下班,現在將車輛駛回家,放在合適的地方。如果天文台一早預報了未來的時間有可能會發出黑雨或紅雨等,其實當你作為車主你有責任了解路面情況,如果當有危險是不應將車輛駛走,而是放在安全地方,物主要盡力保護你的東西免受損失,而不是買了保險後就甚麼都想着可以賠。」 這次是政府第一次公布「極端情況」,保單是否需要更新加入這個字眼?張偉良說前線銷售人員會按公司指引解說。張偉良:「按照目前情況,我們都是按政府說就是八號風球非必要人員不要上班,有必要才上班,作為現在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世紀雨災|再「全政府動員」做善後工作 楊何蓓茵:目標周一可正常上班上學
【有線新聞】政府今日會再「全政府動員」為雨災善後,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預計出動人數比上次更多,目標是星期一讓市民正常上班上學。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楊何蓓茵:「主要是民政事務總署需要額外人手幫助居民回復日常生活,或者較偏僻地區需要幫忙。(機制)每更有1萬人,預計最極端要出動最多人手的話,但不是一定這個數目才會出動,需要100人、50人我們都會出,總之要做好事情為止。」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家國天下|中式長衫技藝瀕失傳 長衫師傅:旗袍是隱閉的性感 學者冀更多人傳承保育
【有線新聞】本港有不少高官名人出席不同活動會都穿中式長衫,但這項傳統技藝面臨失傳,有學者期望隨著它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可以喚起更多人加入,傳承保育。 香港中式長衫製作技藝在2021年獲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香港目前仍以傳統工藝製作長衫的資深裁縫屈指可數。長衫師傅簡漢榮:「旗袍有一種文化在裏面,西方是暴露的性感,旗袍是隱閉的性感,封透的、看不透的,旗袍就是一種美感、美態。」 每件長衫也是度身訂造,講求衫身合一,所以客人揀好布料後,裁縫要先為客人量度身體各部位的尺寸。簡漢榮:「每件旗袍都不同的,你合身,第二位一定不合身,因為旗袍講究到一條線,也會影響到整隻衣服的整體的美感。」 「旗袍」就專指由上世紀二十年代流行於上海等中國城市的傳統女性袍服,傳到廣州的時候,人們覺得這種女袍形制跟當時男女慣穿的長衫分別不大,所以就沿用長衫,香港亦跟隨長衫叫法。上世紀40年代有大批上海裁縫移居香港,令長衫自50、60年代開始成為女性最端莊的上班服和外出服,是女性在社會和知識上與時並進的標誌。香港長衫協會顧問李惠玲:「兩側由沒有曲線逐漸變得有曲線,下擺由外撇演變為稍稍向內收,
- 有線新聞
- 2023年09月09日
智創未來|政府倡建人工智能超算中心 孫東稱年內完成諮詢 項目或分兩期推進
【有線新聞】今年初政府提出就建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進行可行性研究,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在本台節目「智創未來」表示,會提早於今年內完成諮詢工作,雖然目前未敲定最終選址,但不排除會將項目分兩期推進。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大家知道河套也好、新田科技城也好,那麼由建成到投入使用還會有一段時間,所以我們也不會等得那麼久,所以很有可能我們會分成兩期,那麼第一期我們在其他地方只要有合適地方能夠盡快得投入運作,我們希望在未來一到兩年內我們的超算中心能夠盡快投入運作。我們也希望未來在新田科技城也好、河套也好,今後也會有關於數據中心、超算中心的布局,更好得跟大灣區周邊城市進行更好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