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南韓稱北韓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多枚巡航導彈
【有線新聞】南韓聯合參謀本部說,北韓早上由咸鏡南道一帶向朝鮮半島東部海域發射多枚巡航導彈,已墜落海中。軍方正與美國分析詳細情況,密切監視平壤動向,應對所有挑釁行為。北韓兩周前亦發射多枚短程彈道導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港粵合辦廣東美術百年大展 鄭雁雄:香港成廣東美術家對外交流重地
【有線新聞】文化體育及旅遊局聯同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合辦「廣東美術百年大展」,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期望大灣區文化藝術交流能提升社會的家國情懷。 李家超:「我們已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並每年籌辦『中華文化節』,進一步提升香港市民的民族自信。我勉勵藝術界要銘記先烈為民族存亡而戰的堅定意志,以中華文化藝術軟實力,向觀眾呈現家國情懷的要義,提醒社會珍視得來不易的和平。」 中聯辦主任鄭雁雄致詞時表示,粵、港兩地文化是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為中國美術事業繁榮發展作出貢獻。香港美術則與嶺南畫派關係密切,成為廣東美術家對外交流重地。 今次展覽將展出高劍父、黎雄才等嶺南名家百多件作品,即日起至6月2日在會展展出。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智能體」驗證衛星「探驪號」成功發射並進入軌道 技術驗證任務將推動衛星智能控制
【有線新聞】內地自主研發的「智能體」驗證衛星「探驪號」成功發射並進入軌道,將展開星上智能處理等技術驗證,推動衛星智能控制和更有效率的數據處理。 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搭載6顆衛星的力箭一號遙七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其中由中科西光航天自主研製的西光壹號系列衛星「探驪號」,衛星帆板已經展開,遙測信號正常。 「探驪號」將承擔星上雙系統驗證任務,包括全自動任務規劃系統和高精度軌道外推技術,可望提升衛星智能化自適應處理能力,讓衛星變得更加「靈巧」,所以被稱為「智能體」技術驗證衛星。它具備智能化的星上處理能力,可自動過濾無效重複信息,確保衛星在「有限」傳輸時間內提供更多「有用」數據,效率比之前節省了約九成 。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總師劉斷塵:「我們這個星驗證了一個星上智能處理技術,它可以自動識別出來或者是可以關注的一些關鍵部位,從而切掉我們不關心的一些信息區域,數據量有大幅度壓縮。」 「探驪號」連同之前已發射的九顆衛星共同組網,將為山西省推動礦產勘查、監測和農林治理等。工作研發團隊今年還將發射兩顆探礦衛星,為礦產勘測物質識別提供數據支撐和信息處理能力。另外計劃2030年前完成158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世界海關組織亞太區首腦會議閉幕 陳子達:香港下屆出任審計委員會亞太區代表
【有線新聞】第26屆世界海關組織亞太區首腦會議閉幕,海關關長陳子達說,香港將在下屆出任審計委員會的亞太區代表。 陳子達:「香港海關將出任世界海關組織審計委員會其中一個亞太區代表,參與審視組織政策和行政程序,為此我們已成立專業團隊,當中有很多具備專業會計資格的年輕成員。藉住這個參與,我們可以為海關年輕一代提供寶貴的國際事務參與經驗,並進一步提升他們的專業技能和決策能力。」 陳子達又稱,由香港海關主導的亞太區海關電子驗證平台,上星期完成首次試驗,一艘由深圳經香港運送到泰國的貨運船成功遙距認證電子產地來源證,獲得關稅優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教大公布6年藍圖 學士課程融入國安教育 學生須完成課程並合格
【有線新聞】教大公布未來六年策略發展方向,學士課程將引入國家安全教育。 教大策略發展藍圖涵蓋培育應對未來發展的教育工作者,擴展研究領域,以達到實質影響,加強與世界各地學府聯繫等,將推出課程改革,引入新學士課程元素等,包括國家安全與法律教育、國情體驗、創業創新和數碼能力,學生必修和必須合格。 至於近期有教師自殺,教大說希望透過全面推動教師專業化提升其抗壓能力。教育大學副校長(研究與發展)陳智軒:「我不相信這是特別標籤教師,社會上每人面對壓力也很大,我們如何為學生,學生輔導處的做法一開始就為學生做精神健康評估,如發現他傾向開始有問題,會主動聯繫他,將他加入不同項目,我提及過我們有正向心理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利用港產機械人輔助切除膀胱腫瘤 成全球首例 中大團隊:減刺穿風險、復發率降四成
【有線新聞】中大利用港產內鏡手術機械人輔助進行手術,治療膀胱癌。 中大醫學院去年12月以香港研發的內鏡手術機械人系統,完成全球首個由機械人輔助的「經尿道膀胱腫瘤整塊切除術」,至今已為8名患者切除膀胱腫瘤。中大證實整塊切除術比傳統切除術減低四成復發機會,而利用機械人更能增加手術的穩定性,減少出血和刺穿風險。 中大工程學院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郭嘉威:「我們這個柔性臂的特質是柔軟,和剛才傳統工具硬性、剛性來說,它的刺穿率、材質方面、本身它的抓取、電刀手臂方面有做了特別設計,減低刺穿風險。」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內地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恢復 江蘇南京發現新物種
【有線新聞】今天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內地多個地方透過立法,有系統地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取得成效。在江蘇,南京鏡山湖及周邊濕地發現了兩種新物種。 南京市生態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正高級工程師周艷文:「串珠藻它屬於紅藻門,它的絕大部分目前都是海洋裏的。我們這次發現的屬於淡水紅藻,它的分布區非常狹窄,在世界範圍內都是非常少有的,說明我們這個水環境非常好。」 除了新物種,內地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種群亦有恢復當中藏羚羊的數目,恢復至7萬多隻。國家公園範圍內的野生大熊貓東北虎、東北豹等,數量亦有明顯上升。 今年的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主題是「萬物共生和美永續」,呼籲以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道,創和美永續之路,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治理新進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促研中小學課程納AI教學 提升學生思維 田北辰:無處不AI、滲透到每一科
【有線新聞】立法會討論議員議案,促請政府研究改革中小學課程架構,檢視現時學科能否應對未來人工智能發展。 近年教育局積極在中小學推行STREAM教育,但未有納入人工智能應用以及倫理教育等課程,有議員提出議案討論。新界西北(實政圓桌)田北辰:「我要求中小學所有課程都要做到改革,完全融入AI元素,老師會教學生如何用AI,學好那一科,如何用公開的資料作分析,提升學生的思維。單一科目修讀會不夠針對性,每一科教的性質不同,學員未必可以全面應用在所有學科,期望做到無處不AI,將AI概念滲透到每一科。」 目前教育局會向推行人工智能教育的學校提供10萬元撥款,但有議員認為進一步從改革架構著手。選委會界別周文港:「教育局是時候考慮以官立學校為示範,在高層行政增設或改設一名專責學校創科教育和發展副校長,與時並進,應對日新月異的轉變。」 有議員又建議將人工智能教育融入公民教育科,從情景教育,向學生灌輸人工智能對個人和社會影響,以及應用人工智能上的倫理教育,例如版權問題等,以培養學生使用人工智能的素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多國外交使團考察約旦河西岸遭鳴槍示警 以軍道歉:偏離既定路線 多國譴責促徹查
【有線新聞】中國在內的多國外交使團訪問約旦河西岸期間,遭以軍鳴槍示警,以軍事後致歉,聲稱使團偏離既定路線進入未經授權區域,多國譴責。 一行25人的外交使團視察西岸傑寧難民營,部分人受訪時後方傳來槍聲,所有人中斷訪問向前走慌忙上車、尋找掩護。外交代表包括來自中國英國、法國、加拿大、俄羅斯及歐盟等20多個國家及地區,考察傑寧的人道狀況,記錄以軍的侵略行為,事件中無人受傷。以軍聲稱代表團偏離獲批路線進入未經授權區域,於是鳴槍示警,已下令調查,會向各國代表交代,為造成不便感到遺憾。 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稱10天前已公布這次行程安排,外交使團在那裏已逗留逾15分鐘,批評以軍故意發射實彈,以色列要負全責。英國、法國、西班牙等國稱無法接受事件,傳召以色列大使要求解釋。埃及批評以軍違反外交準則。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稱以色列是《維也納公約》締約國,有義務保障外交官安全,「我們呼籲以色列徹查事件並追究責任,不能接受外交官生命受威脅。」 以軍今年1月以打擊恐怖主義為由,大規模進攻傑寧,行動後來擴展至圖勒凱爾姆和圖巴斯,聲稱殲滅多名武裝分子。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本港一個月拆息連跌五日
【有線新聞】本港銀行同業拆息全線向下,一個月拆息連跌五日,見逾兩年低位。 與樓按相關的一個月拆息跌穿0.7厘,回落至2022年6月來低位,反映銀行資金成本的三個月拆息,跌至約1.7厘,見2022年7月來低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酷熱天氣警告生效 大埔、打鼓嶺、大美督錄35°C 天文台料高溫持續
【有線新聞】天文台再度發出酷熱天氣警告,大埔、打鼓嶺及大美督一度錄得35度高溫。 天文台預料高溫天氣持續,明日日間仍然酷熱,呼籲市民避免長時間在戶外活動。衞生防護中心亦提醒市民,特別是進行戶外活動的人士,應採取適當措施預防中暑及曬傷。
- 有線新聞
- 2025年05月22日
南丫海難|曾發出多張驗船證書 海事處高級驗船主任:沒直接參與過程、信納同事做好工作
【有線新聞】2012年南丫海難死因研訊,繼續傳召海事處時任驗船人員出庭。 曾為「南丫四號」發出多張驗船證書的時任高級驗船主任徐新明供稱,沒直接參與「南丫四號」驗船過程,但按規定他需在驗船證書上簽署。他指簽發證書沒有特別指引,有時候驗船工作尚未完成已經要預簽證書,待驗船督察完成檢查後在現場發放。又稱信納同事有足夠訓練,會做好驗船工作。 徐新明之後確認每年年檢都要檢驗水密裝置,家屬代表大律師質疑證書上沒有提及過,他解釋檢驗水密裝置只是其中一項指引,證書不會列明所有項目,又否認自己是橡皮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