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火炭男途人捱小巴撞倒不治 司機當場被捕
【有線新聞】火炭有男途人遭小巴撞倒,送院搶救不治,司機未能通過快速口腔液測試被捕。 馬路上留有血跡,專線小巴停在行人過路處,司機在場接受調查。小巴傍晚六時許駛到穗禾路及麗禾里交界,撞到該過路男子,他頭部受傷,昏迷送院,延至晚上不治,意外原因有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中央農辦:糧食生產不能放鬆 政策「組合拳」促糧食價格企穩回升
【有線新聞】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持續增強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中央農辦強調糧食生產不能放鬆,又指會打出政策「組合拳」,促進糧食價格企穩回升。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繼續聚焦「三農」工作,提出要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包括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強調即使去年糧食產量歷史性突破1.4萬億斤,糧食生產依然不能放鬆,只能加強。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韓文秀:「我國糧食需求還在不斷擴大,我們14億多人要吃飯,還要吃得越來越好,雖然現在大家口糧吃得少了,但是肉、蛋、奶吃得多了,這些都需要越來越多的飼料糧來轉化,我國糧食總體上不是供大於求,而是仍然處於供求緊平衡狀態。」 中央農辦強調要在穩定糧食生產面積的基礎上,提升單位面積產量,同時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亦要健全糧食和食物節約長效機制,減少糧食浪費。另外,針對部分農產品價格低迷,一號文件提出從生產、消費、貿易等方面打出政策「組合拳」,促進農產品價格企穩回升。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祝衛東:「今年將擴大產糧大縣公共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實施範圍,啟動實施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省際橫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春運出行人次90.2億再創新高 銀髮列車釋放長者旅遊消費潛力
【有線新聞】內地今年春運全社會跨區流動量創新高,突破90億人次。為了進一步促進消費,多地開設「銀髮列車」,鼓勵長者錯峰出遊。 內地為期40日的春運出行人次再創新高,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達到90.2億人次。自駕遊仍是不少人的出行首選,達到71億人次。鐵路則有超過5億,比去年同期增長6.1%。為促進消費,同時滿足長者出行需求,商務部等部門早前公布增開「銀髮旅遊列車」的行動計劃。今年首班銀髮列車便在春運期間開出,與一般列車不同,銀髮列車上的設施都是專門為長者設計,臥鋪有加厚、加闊;洗手間有緊急呼叫按鈕;車上亦有特設的醫療護理區;連膳食都以低糖低鹽為主;還提供送餐、點餐等服務。 銀髮列車串連多個旅遊點,可以在景點停留等待做到「車隨人走」,家人亦可陪同長者乘坐,結伴出行。遊客張先生:「我們覺得這次旅行方式很新穎,一次遊玩很多景點,還可以邀三五個好友一起出行。列車上活動多、服務好,還有管家和醫護人員,我們玩得更加安心。」 內地60歲以上長者首次突破3億人,佔全國人口22%,當局期望進一步釋放銀髮經濟消費潛力。商務部研究院現代供應鏈研究所所長林夢:「這次是以銀髮旅遊列車為切入點,把銀髮旅遊和金融、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原定下月西九舉行 數字藝術博覽會宣布取消 主辦方指因「未能控制因素」
【有線新聞】原定下月26至30日舉行的數字藝術博覽會取消。 主辦方在網站宣布,由於未能控制的因素,要取消原定3月26至30日在西九文化區藝術公園草坪舉行的數字藝術博覽會,持票者可自動獲全額退款,對取消活動表示歉意。博覽會曾經列入旅發局推介活動,目前旅發局網頁顯示內容已過期或不存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警員佐會:不評論公僕應否減薪或凍薪 強調遵從政府任何決定
【有線新聞】警察員佐級協會指並非適當時候評論公務員應否減薪或凍薪,強調會遵從政府決定、共度時艱。 警察員佐級協會主席林志偉:「薪酬對任何一個打工仔而言,都是一個很重要的事 ,但我不覺得會影響士氣。當然會有部分同事可能對這方面,假如將來真的會凍薪或減薪有這樣的決定,但作為政府的一員要尊重政府決定,因為決定應該徵詢了很多專家及智囊。這番說話可能有同事不同意,但在這個時間,政府維持香港社會的安定是作為公務員首要任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瑞銀:料中國今年經濟增長設定為5%左右
【有線新聞】瑞銀預期中國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會將今年經濟增長目標再次設定為5%左右。 瑞銀認為「提振消費」將會是兩會的重點工作,有機會將消費品以舊換新規模翻倍至3,000億人民幣以上。瑞銀首席中國經濟學家汪濤預期,中國政府將發行2萬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用作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亦會發行5,000億至1萬億元特別國債注資銀行;又指當局有可能發行4.5萬億元或以上的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地方融資平台債務置換,以及推動房地產去庫存和基建投資。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證監會就證券無紙化收費限額展開諮詢
【有線新聞】證監會就證券無紙化下證券登記機構的收費限額展開公眾諮詢。 相關收費設限涉及三個類別,包括設立無紙證券設施費用、去實物化費用、處理及登記證券轉讓所需費用。證監會指出,收費設限旨在保障投資者,因他們無法就相關收費議價。諮詢期4月23日結束,證監會的目標是明年初實施證券無紙化制度。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浸大爭辦第三間醫學院 料初期每年收生約60人 冀培養中西醫結合人才
【有線新聞】第三間醫學院建議書下月17日截止遞交,浸會大學表示已完成建議書主體內容,若成功申辦,預料初期每年收生約60人。 浸大計劃申辦本港第三間醫學院,校長衞炳江表示已完成建議書主體內容,籌備委員會已一致通過建議書,最後編輯、排版後會準時提交,他認為浸大條件符合政府籌辦新醫學院工作組定立的十項主要考慮條件。衞炳江:「我們學校在生物和醫療科技的研究,我們有第一隻草藥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批准做臨床研究,種種卓越研究是絕對沒問題。我們覺得我們十個條件也相當有競爭性。」 浸大說校園空間是限制,新醫學院籌備委員會聯席主席霍文遜預計會循序發展,初期每年收生約60人,推行小班教學,又說教學不局限於校園,會善用大灣區一體化優勢,已經獲得不少內地醫學院、醫院支持,估算有逾萬病床為學生提供內地臨床實習機會。霍文遜:「盡可能大部分教學在香港,但也視乎實際場地,我們已經接觸私營機構,包括浸會醫院和其他私營診所,很多已經願意接收我們的學生。既然大灣區已經完全歡迎我們的學生去,亦是一個很大的學習場地,所以一定有部份教學在大灣區。」 浸大建議包括發揮中醫教學經驗優勢,若成功申辦第三間醫學院,課程都會加入中醫學元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政府擬推膠樽、紙包生產者責任制 謝展寰:初期訂定較低目標助計劃推行
【有線新聞】政府計劃修例推行膠樽及紙包飲品盒生產者責任計劃,計劃今年上半年提交立法會審議,有議員質疑法定回收目標保守,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解釋,初期訂定較低目標有助推行計劃。 通過修例後,飲品供應商需要為100毫升至2公升之間的膠樽和紙包飲品盒提供回收點,每退回一個要提供不少於0.1元回贈。計劃分為四階段,首階段膠樽法定回收率為30%,紙包飲品盒法定回收率為10%。有議員質疑目標偏向保守,陳月明:「市民近年回收意識加强,加上政府有信心綠在區區、回收商兩者可以協同發展,希望局方可以考慮稍後階段適當調高回收目標。」謝展寰:「香港也是比較密集的地方,要建設不同回收點可能較難,所以我認為一開始定低一點的回收目標,對於順利引入推出計劃相信有好處。」 另外,政府豁免小型供應商提交生產者責任計劃書及年度審計報告,有議員認為除了行政上的豁免,法定回收率亦應有寬鬆處理。陸頌雄:「譬如是一個小型工作坊,可能是磨豆、做豆腐、豆漿,新界有些做有機農場果汁,出來賣少少,多小的規模才算小呢?」謝展寰:「他就不需要再做計劃書,不需要做審核工作,那些市場審核是不是收了3萬個才是麻煩事,小型的不用做這些,我們構思是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天瑜醫療事故|律政司不作刑事檢控 周父:對結果萬分失望、重申不放棄伸冤
【有線新聞】懷疑因醫療事故變成植物人去年離世的女童周天瑜,她的父親接獲通知,律政司不會就案件作刑事檢控。 天瑜父親在社交平台上載警方信件,他說前年曾向警方錄取口供,認為瑪麗醫院醫務人員涉嫌修改麻醉科手術紀錄,警方回覆已完成調查,律政司考慮警方提供的所有證據適用法律和舉證準則後,認為沒有合理機會令任何人被法庭定罪,決定不展開刑事檢控,天瑜父親對結果萬分失望,說不會放棄為天瑜伸冤。 女童周天瑜2020年在瑪麗醫院接受手術切除腫瘤,期間懷疑因為醫療事故,心跳一度停頓,變成植物人,去年3月離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美國加強華企投資審查 中方強烈反對
【有線新聞】外交部不滿美國發布限制中國對美戰略領域投資的備忘錄,提出嚴正交涉。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美方發布的有關備忘錄以國家安全為由,將中國列為外國對手,採取各種歧視性舉措,強化對華雙向投資的限制,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中方批評美國加強安全審查,嚴重打擊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信心,加碼限制美企對華投資,亦扭曲兩國投資往來,最終損害的是美國自身的經濟利益和國際信譽,敦促美方遵守國際投資貿易規則,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中方會採取必要手段,堅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24日
黎智英案|控方多次質疑其專欄指控欠缺事實基礎 是散播假新聞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控方多次質疑黎智英在專欄及網上直播,對國安法的指控欠缺事實基礎,又指他散播假新聞。黎智英稱這些是他的推測,反映他對國安法感到悲觀。 控方問到黎智英2020年6月在專欄稱,中央從來不去了解幾百萬人遊行的癥結,又指國安法達至全面恐怖式鎮壓,剝奪自由和法治。他在庭上解釋,03年行政長官董建華提出23條立法,沒遵守給予民主制度的承諾,他聽聞國安法內容後作出推測,又稱如今已成真。控方質疑專欄稱國安法將香港變成新疆是毫無事實基礎,黎智英反問現在香港還有誰可以講真話,遭法官杜麗冰提醒不容許發表政治言論。 國安法生效後,黎智英在另一篇專欄指有人稱勾結外國勢力可以被槍斃,叫他快點走。黎智英承認當時已看過條文,知道並非事實,重申是有人告訴他會槍斃,否認散播假新聞或煽動恐慌情緒,但同意如果在文章澄清會更好。他說政府聲稱大企業都支持國安法,因此繼續推行,但事實上他們正在撤資,所以形容政權「無恥無信」是寫出心中的想法,又認為國安法後,香港已失去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控方向黎智英指出地位還存在,黎智英稱已經不再存在,又稱推測已成真。法官杜麗冰認為推測是否成真並不是理由,重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