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醫健通|周五刊憲修例 賦權醫衞局要求醫護上傳紀錄 不遵從可罰款最高5萬元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修例,精簡在醫健通上傳資料的同意機制,同時認可境外醫護及公共健康紀錄系統獲授權下取覽。又建議賦權醫務衞生局,要求本地醫護上傳重要健康紀錄到平台,不遵從可罰款最高5萬元,草案星期五刊憲,下星期在立法會首讀。 政府積極推動公私營醫療協作醫健通是重點配套之一,容許醫療機構互通市民健康紀錄。平台推出9年,取覽資料近六成是私營服務提供者,不過上載資料方面來自私營的只有約0.3%。醫務衞生局提出修例,擴展及加強醫健通資料收集及互通機制,建議當市民參加醫健通會假設同意公私營醫護在平台儲存他們的健康資料,毋須再額外簽署互通同意書,但市民仍可以決定是否容許個別醫護取覽。 草案又提出賦權醫務衞生局局長可以要求醫護將重要的健康資料存入市民帳戶,例如藥物不良反應、疫苗接種紀錄等。如果有人投訴醫護沒上傳,當局會發出執行令,本地醫護不遵從可以被定額罰款1,500元,最嚴重面臨起訴、最高罰款5萬元,但不影響執業。 而去年有限度開放跨境健康紀錄功能後,有6,000名用戶使用,當局建議充分保障私隱及系統安全下,認可個別境外醫護提供者及公共健康紀錄系統,例如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服務提供者在市民授權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保安局:新建口岸以一地兩檢作前提 啟德已預留用地設跨境直昇機設施
【有線新聞】保安局稱會與內地部委探討新建口岸「一地兩檢」可行性,有議員關注港珠澳大橋能否做到「一地兩檢」以疏導長假期車流。 周文港:「特區政府會否與珠、澳政府探討在港珠、港澳口岸改裝升級自動化設備,全面實施一地兩檢。」 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一地兩檢必須在兩地,港方與澳門、香港與內地都要在同一個地點才可行,目前就港珠澳大橋而言,我們在各自口岸進行出入境檢查。至於其他地方可否做到兩地一檢,會與內地相關部門探討,但牽涉較多法律、法規,目前其他新造的口岸,我們的目標必須以一地兩檢作為前提。」 去年9月首次有來往香港、廣州直昇機試飛,政府指會探討便捷出入境清關模式,啟德已預留用地設置跨境直昇機設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內地「蜜雪冰城」食安風波 涉事門店店長指個別員工違規 多地分店澄清嚴格遵守規定
【有線新聞】茶飲品牌「蜜雪冰城」早前被揭發有內地門店使用「隔夜」檸檬片來製作飲品,涉事門店已被立案調查。店長指事件只屬個別店員的違規行為,多地分店亦澄清有嚴格遵守規定,當天的「多餘」物料會作廢棄處理。 湖北宜昌一間蜜雪冰城門店早前被揭發有店員使用前一晚已經切好的檸檬片製作飲品,而預先切片的水果並沒有存放於雪櫃內,連店員都有顧慮。店員:「(常溫放一晚上?)所以說我以後不敢喝了,我有點害怕。」店內還有其他衛生問題,有人拍攝到奶茶杯蓋上有蒼蠅和飛蟲。店員:「(那洗杯子不會被看見?)會,但鬼知道這裡面裝的是啥,正常操作這叫,我都不奇怪的。」事件已被立案調查,店長澄清事件純屬個別店員問題,強調總公司有規定用不完的水果都要即日棄掉,不能「過夜」。又指針對今次事件,總公司會實施更完善的監管制度。 有記者追訪上海、江蘇、浙江等地的蜜雪冰城門店,全部統一口徑指總公司有嚴格規定,水果等物料不能「過夜」,假如違反,會遭處罰。 蜜雪冰城的門店近年愈開愈多,大部分屬於加盟店性質,公司在香港亦有上市。根據截至去年9底的終端零售額數據,蜜雪冰城已位列全球現製飲品企業市場之首,目前海外門店超過4,800間,是東南亞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一水警上月值勤時因病離世 今辦榮譽私人喪禮
【有線新聞】一名水警上月值勤時因病離世,警隊替他舉行榮譽私人喪禮。 喪禮早上在紅磡世界殯儀館舉行,多名警隊高層出席。警方表示,一名水警警員上月值勤期間因病身故。根據警隊程序手冊第57章,警隊榮譽私人喪禮是為在值勤期間意外死亡或自然死亡的人員在徵得家屬同意後舉行。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人才受養人視作本地生入學 有議員關注有否不公平
【有線新聞】人才入境計劃受養人可用本地生資格入讀本港大學,教育局稱正檢討本地生定義,預計新學年聯招前公布結果。 陳家珮:「考文憑試前沒有在中學就讀,又不用選科,在內地不停操卷就可以使用本地生資格,他們覺得不公平。所以我們吸納人才之餘,公開、透明如何確保公平是重要。」 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確實會考慮配合,目標在新學年聯招開始前公布最後方案。說到公平性,我們院校是通過聯招、非聯招辦法,而且我們的高等教育面向全世界收生,一定以擇優而取和公平原則。」 她又說正考慮要求簽證持有人在入學前要居港一段時間才可獲本地生學費資助,並設過渡安排以減少影響。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NBA|鷹隊32分大勝黃蜂
【有線新聞】NBA鷹隊作客32分大勝黃蜂。 白衫的鷹隊首節已經領先32比25,全場由頭帶到尾。楊格20次起手攻入11球,交出最高31分、8次助攻。常規賽最後直路,力追東岸第6的活塞爭取直入季後賽。楊格被打中面兼撞到失平衡仍然上籃得手,新秀狀元的列沙查三分球9射5中,有21分進帳。 今季4次交手,鷹隊保持全勝,第三節尾拉開過35分,最後一節成為「垃圾時間」,大勝134比105。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李家超分別晤廣東省省長、江門市委書記 冀深化合作、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
【有線新聞】行政長官李家超分別與廣東省省長以及江門市委書記會面。 李家超與廣東省省長王偉中會面,就進一步加強粵港合作、推動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交流意見,指政府會繼續積極與廣東省政府保持緊密合作,實現粵港澳優勢互補和聯動發展,同日亦與江門市委書記陳岸明會面。李家超相信兩地可以在綠色產業科研和安老服務等領域加強合作,共同建設宜居、宜業、宜遊的國際一流灣區。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俄烏戰爭|俄羅斯拒全面停火 分析:美俄領袖對話沒實質成果
【有線新聞】俄羅斯拒絕全面停火,分析認為美俄領袖對話未有實質成果。華府受制於克里姆林宮,而基輔的談判前境是更加劣勢。 美烏上周會談後烏克蘭接受美國提出全面停火30天建議,華府恢復軍援和情報共享,承諾與俄羅斯磋商。外界原本估計美國總統特朗普或會向俄羅斯總統普京施壓,但普京未有同意無條件全面停火,只同意在特定條件下讓步。分析認為普京「釋出善意」是要向外界展示莫斯科推動俄烏談判有進展,並為特朗普提供下台階,顯示華府未有受俄羅斯擺布,亦可以對外宣稱推動和談有成果。 有分析指烏克蘭寒冬步入尾聲,過去三年一直以冬天作武器的俄軍,令民眾在嚴寒天氣下缺電供暖,隨著冬去春來,暫停攻擊烏克蘭能源設施根本稱不上讓步。 烏軍過去數月對俄羅斯煉油廠和管道的攻勢浪接浪,嚴重打擊莫斯科的能源收益,認為今次美俄的臨時停火建議傾向對俄羅斯有利。專家亦認為普京避免作出重大讓步目的是爭取時間,以便俄軍在烏東戰線加強進攻佔領更多領土。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內地人形機械人完成原地側空翻動作 據報是全球首次
【有線新聞】內地有人形機械人成功完成原地側空翻動作,據報是全球首次。 杭州宇樹科技在社交平台公布影片,可見機械人完成側空翻動作後順利站穩,該公司強調在程序開發和拍攝期間機械人並無損壞。宇樹科技研發的機械人一年前亦曾完成全球首次人形機械人原地空翻動作,近期更接連完成踢腿、跳舞等多項高難度動作,受到輿論關注。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北角有鸚鵡被困大樹 營救期間疑受驚飛走
【有線新聞】北角有鸚鵡被困大樹,消防部署營救期間鸚鵡突然飛走。 這隻名叫COLA的鸚鵡約八個月大,四日前外傭帶牠外出散步時掙脫腳繩飛走。外傭早上發現鸚鵡在炮台山道富澤花園對開一棵大樹,腳繩纏在樹枝,於是報警。警方封閉一段來回行車線,消防派出雲梯車到場。準備營救期間懷疑鸚鵡突然受驚,向銅鑼灣方向飛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一連10個國家、橫越10個沙漠 德國極限運動員挑戰跑1萬公里 冀提醒大眾珍惜用水
【有線新聞】有德國極限運動員挑戰在全球10個國家跑超過1萬公里,橫越10個沙漠。 第一站西撒哈拉沙漠布朗就要跑700公里。在極端環境下,一個人面對時速達到95公里沙塵暴威脅,當地早晚溫差最多20度,極為乾燥的氣候,日日要消耗6至8公升食水、近6,000卡路里食物,才足夠支撐她每日跑近10小時。過程艱辛,但她說沿途亦欣賞到沙漠獨有美境。她希望透過一連10站的挑戰提醒大眾合理使用水資源,保護沙漠的生態系統。又計劃將過程剪輯成紀錄片,正在網上眾籌。 布朗最終用了15日完成第一站,計劃5月移師約旦南部,挑戰瓦地倫沙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3月19日
兩太空人滯留太空站九個月終重返地球 NASA:身體狀況良好
【有線新聞】滯留國際太空站超過9個月的兩名太空人返回地球,美國太空總署指他們身體狀況良好,正接受醫學檢查。 滯留太空逾9個月的威爾莫爾和威廉斯,及早前上國際太空站交接工作的黑格及戈爾布諾夫,一同乘坐美國SpaceX龍飛船返回地球。經歷17小時的旅程,龍飛船在當地周二下午近5時57分降落佛羅里達州附近海域 。 多條海豚一起「迎接」太空人回家,搜救人員隨即展開回收工作,將太空艙運送至回收船上。海格稱看到艙內的人笑容滿滿,形容今次是一個奇妙的旅程。太空艙門打開後,太空人陸續由工作人員協助移上擔架床。滯留太空多時的威廉斯面帶笑容向鏡頭揮手,精神似乎不錯,威爾莫爾則最後離開。太空總署稱他們目前身體狀況良好,但仍需時間適應重力,四人會在船上接受例行醫學檢查,再返回位於休斯敦的太空總署詹森太空中心。 太空總署祝賀太空人返回地球,讚揚他們堅韌和靈活,又形容SpaceX是一位好合作夥伴。太空總署商業載人項目經理斯蒂克:「這個工作已籌備九個月,我對於多才多藝的團隊感到十分驕傲,有能力適應並建立載人太空飛行的未來,探索不同方法進行有關任務。」 威爾莫爾和威廉斯去年6月乘坐波音的星際航線前往太空站執行任務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