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以軍繼續空襲黎巴嫩與敍利亞
【有線新聞】以色列繼續空襲黎巴嫩與敍利亞,不過以色列官員指跟黎巴嫩的衝突展開以來,現在已更接近達成停火協議。 網上片段見到一架民航機在貝魯特機場跑道滑行期間,跑道數十米外一幢建築物懷疑被擊中爆炸。以軍稱過去兩日空襲貝魯特南郊逾30個真主黨據點,空襲前已提醒居民撤離。 以軍亦證實周四空襲敍利亞,目標包括軍事建築及伊斯蘭聖戰組織指揮中心。敍利亞國防部指空襲造成至少十多人死亡,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高級顧問拉里賈尼這天正好到訪當地。 以色列的戰略事務部長德爾默今個星期在美國,與華府官員商討以色列跟黎巴嫩的停火協議,條件包括真主黨武裝分子必須後撤到聯合國監測的緩衝區後方,同時以方可自由行動應對真主黨威脅。 以色列安全內閣官員形容,這次是跟黎巴嫩衝突以來接近停火的時機,也有美國傳媒報道以方正加速停火談判,德爾默此行是先到海湖莊園見候任總統特朗普,才再去白宮向拜登政府官員交代進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港澳辦讚賞工商界弘揚愛國愛港傳統 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勇於擔當
【有線新聞】港澳辦主任夏寶龍日前在深圳會見香港工商界人士,港澳辦發表評論文章讚賞工商界弘揚愛國愛港傳統,以實際行動建設香港、貢獻國家。 文章指工商界代表在會上踴躍發言,會後又作出積極響應,充分反映對自身事業與香港和國家發展的關係有正確認識,主動識變應變求變、勇於擔當,堅持以港為家、倚港興業,鞏固提升香港傳統優勢,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面向海外講好香港故事。文章相信工商界在內的香港社會各界會同心協力,發揮一國兩制優勢。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食安中心:有內地番薯鉛超標、菲律賓蟹鎘超標 已知會進口商下架
【有線新聞】食物安全中心發現有內地進口番薯和菲律賓進口蟹的樣本,分別被檢出鉛和鎘含量超標。 食安中心指一個從內地進口的番薯樣本鉛含量,超出法例上限百萬分之0.4;一個菲律賓進口蟹的樣本鎘含量,超出法例上限百萬分之0.93。食安中心表示長期過量攝入鉛和鎘可引致貧血及影響腎功能等,已知會涉事進口商將受影響產品下架,正追查產品來源。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城大22歲女學生確診麻疹 潛伏期間居馬鞍山宿舍 曾到九龍塘校園上課
【有線新聞】城大一名22歲女學生確診麻疹。 衞生防護中心指患者上周五開始發燒、流鼻水和有結膜炎,周日出疹,至周二到城大診所求醫,之後轉送明愛醫院隔離治療,呼吸道樣本對麻疹核酸檢測呈陽性反應,診治後情況穩定、仍然留醫。中心指患者在外地出生,不確定曾否接種疫苗,潛伏期間大部分時間在香港,並居於城大馬鞍山宿舍,亦曾到九龍塘校園上課,過往健康良好。中心已聯絡大學調查,為未有免疫力接觸者安排接種預防疫苗,並為師生安排講座及提供衞生建議。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米埔自然護理區兩樣本驗出H5N1病毒 月內合共三宗
【有線新聞】米埔自然護理區再有兩個樣本驗出H5N1禽流感病毒,至今合共三宗。 漁護署接獲港大通知,上周三從護理區收集的一隻赤頸鴨屍體樣本及一個環境樣本驗出H5N1禽流感病毒,連同上星期公布的一宗環境樣本個案,至今合共錄得三宗,護理區遊客設施已加強清潔及消毒。漁護署指收集樣本地點三公里範圍內沒有雞場,會密切監察護理區內雀鳥及留意本地活家禽農場及市場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屠龍案|港府:屬極端恐怖血腥圖謀 正告妄圖危害國安者勿心存僥倖
【有線新聞】特區政府發言人表示屠龍案屬極端恐怖血腥圖謀,情節極為嚴重,涉及真槍、炸藥,若非警方及時阻止,必定造成大量死傷;重申《國安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訂明恐怖活動和危害國家安全行為,政府會積極引用法例打擊犯罪,又嚴正警告妄圖危害國家和香港安全的人,切勿心存僥倖和以身試法。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廉署50周年|北角總部設咖啡廳、展覽宣揚反貪信息 明起向公眾開放
【有線新聞】廉政公署慶祝成立50周年,於北角總部設咖啡廳和展覽宣揚反貪信息,明日向公眾開放。 這杯咖啡以往需要接受廉署調查才能品嚐,將來可以於北角廉署總部地下的「一九七四」咖啡廳購買。廉署社區關係處處長麥偉強:「在早期年代,廉署主要由英國籍的外籍人士工作,早期已帶入喝咖啡文化,遠在1974年,廉署已有咖啡。希望市民、訪客來每次喝到廉署咖啡,不用我們請,是自願來的,品嚐咖啡之餘,也可近距離看廉署反貪工作。」 這裡的三款咖啡「清廉」、「保密」及「『誠』果」,是廉署按照咖啡豆的味道命名。咖啡廳由保良局營運,星期一至五朝十晚五開放,收益會用作慈善用途。旁邊設有展覽,讓市民了解廉署執法、預防貪污及反貪教育等工作,並展出從未公開過的調查用具,例如這個監聽設備,廉署曾於九十年代使用。飲咖啡之餘,展覽亦設互動教育專區,市民可以揀選喜歡的相框打卡留念。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屠龍案|主腦吳智鴻囚23年10個月 李桂華:刑罰有相當阻嚇作用 考慮就個別罪行覆核
【有線新聞】屠龍小隊涉嫌策劃2019年民陣遊行放炸彈,七名被告判刑,主腦吳智鴻被判監23年10個月,其餘被告被判5年10個月至13年半不等,是本港首宗反恐條例判刑。 七名被告被控串謀2019年12月8日民陣遊行途徑的軒尼詩道附近,放置一大一小炸彈並開槍射擊警員。六人認罪,其中三人面對反恐條例下的串謀爆炸罪,最高刑期是終身監禁。法官張慧玲判刑說控罪沒量刑指引和先例,案件意圖殺害警察,製造社會恐慌,顛覆政府,比葉繼歡案更嚴重,量刑起點必須遠超18年;主腦吳智鴻為滿足政治目的而招兵買馬,更在炸彈加入金屬釘,增加殺傷力,批評他的惡毒心腸令人震驚,連同另一項意圖危害生命而管有槍械及彈藥罪,判監23年10個月。 被指串謀的另一主腦,屠龍小隊隊長黃振強,連同另一項串謀提供財產作出恐怖主義行為罪,量刑分別以24年和9年為起點。法官指除了認罪扣減,他擔任從犯證人,雖然他的隊員最終罪名都不成立,但信納他有給予真實口供,刑期總共減半,部分同期執行,最終判監13年半。兩名從犯證人蘇緯軒和彭軍壕亦因為有協助控方,減刑後分別判監12年和10年。 其餘兩名被告陳玉龍和蔡凱明,承認協助和教唆製造爆炸品、串謀無牌管有槍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習近平發表署名文章 籲深化與秘魯互利合作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國事訪問秘魯並在當地出席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他在當地報章發表署名文章稱要弘揚兩國傳統友誼,拓展深化各領域互利合作,鼓勵中資企業為秘魯創造更多職位。 國家主席習近平國事訪問秘魯,是繼2016年後再次到當地訪問,他在當地報章發表題為《讓中秘友好之船揚帆遠航》的署名文章,提到應總統博魯阿爾特邀請對秘魯訪問,及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會議。習近平指出中秘自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以來,雙邊關係不斷深化,務實合作成果豐碩,中國已經連續10年成為秘魯最大貿易夥伴和最大出口市場,中資企業在當地投資約300億美元,創造上萬個職位,承建的醫院和水務項目亦惠及不少居民。 習近平表示在當地周四會與博魯阿爾特以視像方式,共同出席錢凱港開港儀式,稱錢凱港是南美首個智慧港口,雙方要共同建設和經營這個「一帶一路」重要項目,使「從錢凱到上海」真正成為促進中秘和中拉共同發展的繁榮之路。 中方亦堅定支持秘魯舉辦APEC會議,推動會議取得積極成果,在亞太合作中留下新的利馬印記,為推動構建亞太命運共同體作出新貢獻。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紹伊古參觀中國航展
【有線新聞】訪華出席中俄戰略安全磋商的俄羅斯聯邦安全會議秘書紹伊古參觀珠海航展。 這次是紹伊古卸任國防部長後首度到訪中國,他由中方人員陪同參觀不同展覽區,又到有俄方參展商的展區了解,並與俄羅斯蘇-57戰機的機師交流,這架戰機是首次於境外展出。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吉利汽車上季多賺逾九成 路透:極氪擬增持領克五成股權
【有線新聞】吉利汽車上季多賺逾九成,首三季盈利更增長逾三倍,據報母公司會將旗下領克及極氪品牌整合。 吉利汽車第三季賺約24億元人民幣,按年升九成二,收入增長兩成,總結首三季盈利增長近3.6倍。第三季汽車銷量按年增長近兩成至約53萬輛,首三季計銷量增長三成二。其中極氪銷量表現突出,增長八成一至逾14萬輛,毛利率有15.2%,按年上升1.7個百分點。 路透引述消息指,吉利汽車母公司有意整合極氪及領克兩大品牌。極氪計劃收購領克由富豪汽車持有的三成股權,以及母企吉利集團持有的兩成股權,交易估值約180億人民幣,預期明年六月完成。 有內地媒體引述消息指,兩品牌合併後,將保留領克品牌,但會融合雙方的團隊及策略,又指整合是為了解決兩品牌的內部競爭,提升集團在新能源車市場的競爭力。
- 有線新聞
- 2024年11月14日
政府料2028年缺18萬人力 熟練技術員空缺最多 籲「捱多陣」延退休
【有線新聞】政府預計本港去年整體人力供求欠缺5萬人,到2028年會飆升至欠18萬人,當中有三分一是熟練技術員,政府說會輸入更多年輕人才,又呼籲熟練技工「捱多陣」,暫時不要考慮退休。 報告的人力推算選定金融、創科、航空及航運、旅遊、零售等17個產業作分析,發現本港去年的人力需求是355萬,但供應只有350萬人,整體人力供求欠缺五萬人。按職業組別劃分,最欠缺是服務從業人員,差約二萬四千人。 本港勞動人口自2019年起連跌4年,直至去年才回升,但仍較高峰時少,被問到勞動力減少是否因為移民潮以及會否由輸入外勞補充,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說不可以全部歸咎於移民潮,「因為香港是一個很自由的城市,大家出入都是很自由,離開香港可以是種種的原因,他可能是短期離開,又或者一段時間離開後又回來。」 報告又推算在2023年65歲或以上人口有近170萬人,到2028年會再多38萬人,突破二百萬大關,人手短缺的情況將會更嚴重,屆時人力需求升至375萬人,但供應只有356萬人,差額會飆升至18萬人,其中有三分一是熟練技術員的空缺。孫玉菡:「如不是有人工智能及自動化,我們對人力的需求是更大,不少行業都表示由於應用人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