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跨境救護車|首有病人由澳門回港治療
【有線新聞】大灣區跨境直通救護車首次由澳門運送香港居民回港治療。 直通救護車上午11時由澳門仁伯爵綜合醫院出發,經港珠澳大橋,將79歲香港居民送到瑪嘉烈醫院接受治療,歷時約一小時,是跨境直通救護車試行計劃下第三名受惠病人。 這名男病人患心房顫動,日前併發肺炎和持續發燒,在澳門接受治療,要靠呼吸機呼吸,經醫療團隊評估,確認適合透過直通救護車轉回香港繼續接受治療。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據報習近平將主持座談會 馬雲、馬化騰等領袖出席
【有線新聞】國家主席習近平據報下周主持座談會,阿里、騰訊等科技巨頭獲邀出席。 路透引述消息指出,國家主席習近平下周將主持座談會,阿里巴巴創辦人馬雲、騰訊主席馬化騰、小米創辦人雷軍等商界領袖出席。報道指,習近平罕有主持有關企人企業座談會,或反映中國面對中美關係緊張、經濟增長放緩等挑戰,報道又引述消息人士指,在中美科技戰下,預料習近平會鼓勵企業在海內外擴張業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衞炳江:對院校合營新醫學院持開放態度 又指大學撥款減3至5%屬可承受範圍
【有線新聞】浸會大學正積極準備籌備新醫學院建議書,校長衞炳江說,對院校合營模式持開放態度。 香港浸會大學校長衞炳江:「合作很早已經有想過,分別與兩間大學表示有興趣,大家對這概念持開放態度,但由政府12月2日出邀請信,至3月10日寫計劃書,這時間實在太短了,商討合作是需要長時間,若政府有這個意願,相信提交報告後可以再商討。」 政府財赤,可能削減大學撥款,衞炳江說若撥款減少3至5%屬可承受範圍,會增加效率、延遲填補空缺、「勒緊褲頭」共渡時艱,又說財政壓力是檢視效率的契機,不一定與發展教育樞紐目標相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台灣新竹工廠大火 疑涉化學物質
【有線新聞】台灣新竹有工廠發生大火,未有傷亡報告。 現場火勢猛烈,冒出大量濃煙,並傳出多次爆炸聲。事發在早上11時許,新竹香山區一間存放了甲苯、異丙醇等化學物品的工廠起火。消防派出45人到場灌救,事故原因有待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2024年全國檢察機關批准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75萬多人
【有線新聞】全國檢察機關去年批准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75萬多人。 最高人民檢察院通報2024年全面深化檢察改革工作情況,指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各類刑事犯罪嫌疑人75萬多人,提起公訴163萬多人,起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近8萬人。最高檢會同金融監管總局完善執法司法協作機制,起訴金融詐騙、破壞金融監管秩序犯罪2萬多人。另外完善涉外檢察工作體系,會同外交部、司法部等規範刑事司法協助程序,處理案件290多宗。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蘋果據報擬年中前推中國版AI功能
【有線新聞】蘋果公司據報計劃上半年將人工智能功能引入中國。 彭博報道,蘋果目標最快5月在中國版iPhone引入個人化智能系統Apple Intelligence。報道指,蘋果在中國面對監管難題,為了順利推出中國版AI功能,蘋果主要跟阿里巴巴及百度合作。蘋果與阿里的合作,是為中國的iPhone及Mac等用戶,分析及修改蘋果的AI,經過審查及過濾,以符合中國的要求。至於與百度的合作,是處理其他的功能。早前有報道指出,百度為中國iPhone用戶開發AI功能,正開發可以處理圖片和文本的AI搜索功能,以及升級中文版Siri語音助手。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太空油|依托咪酯刊憲列毒品 禁毒專員:阻嚇作用大 有社工憂短期內難打壓
【有線新聞】政府刊憲,將太空油毒品的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及三種類似物列為毒品 ,禁毒專員李基舜說,警方已培訓2萬名警員使用太空油快速檢測試紙,相信修例的阻嚇作用大。 新興毒品「太空油」去年開始在香港出現,並迅速在年輕人之間流行。2024年數據顯示,300名吸食太空油毒品的人士中,226人為21歲以下。政府即日起刊憲,將太空油毒品的主要成分依托咪酯及三種類似物列為毒品 。禁毒專員李基舜說,修例帶來的阻嚇作用大,賦予執法機構更大權力。又稱警方已引入太空油試紙快速檢測工具,並培訓2萬名警員使用。 李基舜:「我們看得到警方其實利用這些試紙,已經作出五個拘捕,五宗案件拘捕五個人,所以我們看到它真的有一個實效出來。以往未必那麼容易知道你是真的在吸食太空油毒品,要拿回化驗室化驗,是很花時間亦很繁複的程序。但現在有快速測試工具,立即可以檢驗出,其實就是無所遁形。」 修例後,販運及非法製造有關毒品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及罰款500萬元,而管有和服用這些毒品最高可被判監禁七年及罰款100萬元。有社工認為,立法後仍會有人鋌而走險,繼續販運或繼續使用毒品,但相信立法整體而言利多於弊。 社區藥物教育輔導會總幹事伍家順: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有議員質疑中大醫院三年後沒能力還款 醫衞局:最壞打算是收回、惟其有重要角色
【有線新聞】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討論中大醫院提出順延3年償還政府貸款,有議員質疑醫院屆時亦沒有足夠現金流還款。醫衞局指最壞打算是收回醫院,但中大醫院有重要角色,希望各界支持醫院繼續發展。 中大醫院2015年獲批40億政府貸款,原本2023年還款,期間申請延遲還款兩年,期限是下月18日,醫院再向立法會申請順延3年還款。 選委會界別(民建聯)陳永光:「中大醫院到2027/28財政年度,還款前的現金結餘亦只有大約1.83億元,根本沒有辦法應付首期4億多元的本金和利息。」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如果中大醫院不能在某時段,根據合約還款的話,合約很清晰寫明,欠款利率會增加3厘,再跟着計算真的還不到,最壞打算是政府會收回醫院,我們不希望見到這個情況。」 有議員關注醫院收入和支出增長相若,未來如何開源節流。 選委會界別陳沛良:「未來還有什麼空間?或者從產品、服務各方面會否有些更多深入研究或合作討論?令中大醫院的營業收入有更穩定、長期的來源。」 中大醫院行政總裁馮康:「因為最初定價是完全沒有市場訊息,不知道市場價錢如何,但現在隨着和保險公司互動多了,對於市場定價訊息多了,有機會我們再定價市場,更加能夠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卡塔爾網球公開賽|施維雅迪打入四強
【有線新聞】卡塔爾網球公開賽,施維雅迪打入四強。 上屆決賽戲碼,黃色裙的施維雅迪面對莉芭堅娜,搶上網前,連殺兩板得手,拉開5比2。八強之中,最高排名的兩位球手碰頭,戰況一面倒,世界第2的施維雅迪首盤先贏6比2。 世界第7的莉芭堅娜第二盤一度回勇,率先破發,連取兩局。不過近3次交手施維雅迪都笑到最後,落後2比4下反勝。施維雅迪贏7比5,直落兩盤晉級,會跟奧絲塔賓高爭入決賽。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1月份訪港旅客達474萬人次 創疫後新高
【有線新聞】旅發局公布1月份訪港旅客有474萬人次,當中菲律賓、印尼、台灣等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多約3成或以上。 旅發局表示,受惠農曆新年假期及本港多項新春大型盛事等正面氣氛的帶動,上月初步訪港旅客數字為474萬人次,按年增加兩成四。其中內地旅客佔37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多兩成五,兩項數字均創疫情後單月訪港旅客量新高。非內地旅客量為102萬人次。多個市場維持增長勢頭,菲律賓、印尼、台灣、南韓、澳洲等訪港旅客人次較去年同期多約3成或以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保護海港條例|有意見憂削公眾參與 發展局強調有相關法定要求
【有線新聞】政府提出修訂《保護海港條例》,簡化小規模改善維港填海工程機制。立法會法案委員會舉行公聽會,有意見擔心修訂後會削弱公眾參與。發展局強調有相關法定要求。 新思維副秘書長彭意婷:「雖然發展局多次重申無意進行大規模填海,但關鍵在於制度本身是否有足夠的保障機制,而非政府的主觀意願。至於非大型填海項目,取消了凌駕性公眾需要的要求,改為循一般諮詢程序,不單止削弱保護海港的重要性,亦降低了公眾參與的力度。」 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我們寫進法例內,正正是希望有法可依,日後有機制,若進行這類大家擔心的填海工程,其實是有法定的公眾參與環節,亦有法定的時限處理。甚至將法庭以往希望我們考慮的原則,我們事不避難寫進法例內。」
- 有線新聞
- 2025年02月14日
流標重推東涌臨海住宅地截標 接獲4份標書
【有線新聞】流標重推的東涌新填海區住宅地截標接獲4份標書,與首次招標數目一樣。入標的包括新地,曾入標的信置及嘉華國際亦再次入標,而長實則沒有入標。 前年流標的東涌新填海區住宅地,現場所見重推反應未算踴躍,入標的包括新地及之前有份入標的信置、嘉華國際再次參戰。嘉華國際香港地產發展及租務總監尹紫薇:「主要這幅地都是臨海,可造性很高及單位數目較之前高、多些數目,我們可以發揮多些。」至於長實則表示,對於由零開始的新區發展項目,集團會比較小心,因此並無入標。 地皮位於東涌第106B區迎東邨及昇薈對出的臨海位置,佔地約11.4萬平方呎,最高可建樓面約40.1萬平方呎,可提供745個私樓單位。地皮早於2023年推出招標,當時規劃提供約400多個單位,最終只收到4份標書。今次優化招標條款重推,包括無須再興建政府設施,並縮減單位平均面積,令單位總數增至745個單位。 有測量師指,雖然地皮發展限制相對減少,但區內發展仍屬「開荒」階段,今次招標反應屬預期之內,估計仍有一定流標風險。高力香港研究部高級經理黎彥東:「其實今次發展商考慮的因素也差不多,發展商會考慮到這塊地背後都牽涉大量技術評估,包括噪音、渠及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