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3日
海關上水住宅破懷疑製毒工場拘3人 檢約2,800萬元毒品
【有線新聞】海關在上水一個住宅單位搗破懷疑製毒工場,拘捕三人。 行動中檢獲36公斤各類毒品,市值約2,800萬,包括懷疑可卡因、大麻花、搖頭丸等,亦有量杯等製毒工具和化學物。當場拘捕兩女一男,案件仍在調查中,不排除更多人被捕。海關說會繼續源頭堵截販毒,包括加強與內地和海外情報交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3日
港投公司將再與創科企業簽合作協議 陳茂波:創科生態圈將愈來愈蓬勃
【有線新聞】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將再與一家創科企業簽署合作協議,指本港創科生態圈將愈來愈蓬勃。 陳茂波說港投公司兩星期內公布第二個合作伙伴,將簽署合作協議的企業百圖生科,經營生命科學人工智能大型模型技術,將在香港設立首個生物計算創科中心提供就業和實習機會,陳茂波說,隨著愈來愈多科企落戶和扎根香港,將為本地研發和人才培訓創造更多機會,令本地創科生態圈更蓬勃,政府會繼續加強法例、知識產權和轉移等改善配套工作,鞏固良好發展趨勢。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3日
機場電腦故障|機管局設臨時航班展示版 有旅客指不知所措:難免有少許混亂
【有線新聞】機場航班資料顯示屏幕系統故障,航班資訊無法正常顯示,禁區內有職員以人手更新資料,網站及手機應用程式的資訊亦未能更新,現時航班運作大致正常,機管局為事件致歉。運輸及物流局長林世雄十分關注事件,已要求機管局適時向旅客發放資訊,並調查事故原因。 在機場離境大堂禁區內,職員將航班資料寫在紙版上,又不時人手更新,很多旅客上前查問。大批旅客圍在櫃位前,有職員指示旅客如何到不同閘口。(知道系統發生甚麼事嗎?不知道,資訊科技部同事正處理。)航班顯示屏只有部分班機能顯示登機閘口,無法顯示班機狀況。 在離境大堂的顯示屏都一樣,即將起飛的班機,都無法顯示現時狀況及閘口,有告示提醒旅客向航空公司查詢,有機場職員為旅客提供協助,有旅客指感到不知所措。李小姐:「覺得現在有點混亂,也慶幸自己有提早點時間來。(為甚麼混亂、怎樣混亂?),本來看屏幕就能知道要到哪裏辦理登機,對接下來要做甚麼會較放心,但現在會覺得要先花時間處理這事情。」侯小姐:「一小時前已知有錯,之後見到可用電話(代理商)查詢登機閘口。(覺得安排如何?),都沒辦法,他們已盡力了,突發事情他們也不想,少許混亂也難免。」 有旅客就指辦理登機未受太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3日
由嘲諷到傳達好意 夏威夷將「沙卡」正式納官方手勢 名人模仿、有何典故?
【有線新聞】不同國家、不同文化的人,都有獨特的打招呼方式,美國夏威夷將一個表達善意的手勢,正式納入為官方手勢。 「沙卡」Shaka在夏威夷是共通語言,打招呼、道別、感謝和祝福對方等,都可以用「沙卡」表達善意。若讓巴士先行,車尾電子屏幕隨即便會顯示沙卡,是當地獨有特色。 夏威夷州議會早前更通過法案,將沙卡「私有化」,成為夏威夷的官方手勢,不過沙卡怎樣才算正宗?當地人也有不同演繹。檀香山居民卡瓦列斯:「我的沙卡是這樣的,你只需要左右揮動,在夏威夷非常聞名,其他州分也會模仿,但最先是由我們創造出來。」 沙卡本身在衝浪文化中亦很常見,但意思稍有不同,即是「放鬆一下」。不少名人都沙卡過,美國前總統喬治布殊、及下一任的奧巴馬、巴西球星尼馬,亦以沙卡慶祝入球。 相傳沙卡可以追溯至20世紀初,當時蔗糖廠工人卡利利遇到工業意外,右手失去食指、中指和無名指。卡利利後來被調到火車站工作,小朋友不時模仿他,而做出沙卡手勢嘲諷,但沙卡最終也「改邪歸正」,成為傳達好意的媒介。 卡利利後人則覺得沙卡是和祖輩的連繫。卡利利後人邁拉妮:「其蘊含的惻隱之心讓我歡喜,他(卡利利)失去三根手指,我跟他以同一方式打招呼,以同一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3日
財智商傳|9.23實施「打風不停市」 許正宇:與國際接軌、三個月時間準備已足夠
【有線新聞】港股九月廿三日開始實施「打風不停市」,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訂下生效日期才做測試,確保市場有清晰的目標,重申三個月時間做準備已經足夠。 中環打風落雨、交易廣場,港股以往打風會休市,但由9月23日起這個「傳統」將會畫上句號。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接受本台《財智.商傳》訪問時,重申「打風不停市」是與國際接軌,讓市場有三個月時間準備,一來是業界共識,二來希望目標清晰。許正宇:「我們需要整個市場與我們同行,所以我們一定要目標清晰,知道何時去落實這件事,才令到大家跟著這個目標去跑,就像跑步一樣,要知道終點在哪才懂得跑,否則『大家跑吧,各自修行』,其實做不到我們希望的結果。」 「打風開市」其中一個考量是不想影響互聯互通的運作,目前香港與內地假期不同,未來遇上「紅日」是否都應該開市?許正宇說假期是可預知與天氣的突發性質很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對於有投資銀行預計本港幾年內可能超越瑞士成為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中心,他認為絕對有可能。 許正宇:「我們是一個很成熟的金融市場,同時間我們聯通內地,所以地利上有很明顯優勢,雖然一直以來大家都說地緣政治或很多所謂的潛在風險,但在我看來風險及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3日
野生成年眼斑水龜不足100隻 海洋公園、嶺大合作人工繁殖 指需打擊非法捕獵
【有線新聞】眼斑水龜是本地原生水龜之一,但野生成年的數目只剩下不足一百隻,海洋公園跟嶺南大學合作人工繁殖眼斑水龜,期望能在適當時候把他們放生到大自然,同時研究加強打擊非法捕獵。 這隻「四眼仔」是香港其中一種原生淡水龜,因為頭頂這對好像眼的獨有花紋而命名為「眼斑水龜」,不過現時全港估計只剩下不足一百隻野生的成年水龜,屬於瀕危物種。嶺大科學教研組客席助理教授宋亦希:「由80至90年代一直到現在,香港野外非法捕獵淡水龜情況都很嚴重,最近15年都在全港不同地方進行野外調查,發現眼斑水龜的數量嚴重減少,分布很狹窄,只有數個野外地方有機會找得到。」 海洋公園自2018年起與嶺南大學合作,嘗試人工繁殖眼斑水龜,至今只成功繁殖十隻小龜。海洋公園動物及保育高級館長張劍豪:「動物護理團隊要在接下來數年在每一年成功繁殖合理及適當數量,但暫時沒有魔術般數字,總之盡量繁殖越多眼斑水龜最理想。」宋亦希:「最重要的能否放生到大自然,取決於野外能否成功打擊非法捕獵,這才是較重要的,因為如果能夠成功執法、打擊,即使我們數量不太多也可以嘗試放生恢復野外族群。」 眼斑水龜的性別受孵化時的溫度影響,現時野外雌性眼斑水龜較多,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3日
家國天下|過萬塊隋代石經板在港展出 異體字為刻經特色之一
【有線新聞】在南北朝的北魏和北周,分別發生皇帝「滅佛」事件。到隋代有僧人為了保存佛經,用石板刻經,經歷過千多年的努力,一共刻了過萬塊石經板,這些珍貴的文物最近在香港展出。 北京市西南面的房山區,有一間叫做雲居寺的佛寺,寺內的僧人為了保存佛教經典,由隋代開始將佛教大藏經刻在石板上,收藏在山腰的山洞,刻經歷時1,039年未曾間斷,直至明代晚期共刻經1,122部,累計有14,200多塊石經板,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歷史最長的石刻佛經活動。 決心將佛經刻在石板上的是隋代僧人靜琬,又名釋智苑,有關靜琬發起刻經的文獻,早在唐代初期的《冥報記》已有記載。浸會大學中文系系主任盧鳴東:「我們知道在北魏時太武帝曾經滅佛、北周時武帝滅佛,所以基於這原因他便刻石經,刻完後把石經放入石經山9個洞內,然後封洞。到遼金時也有很多石經,多出來的石經會放入(雲居寺)壓經塔,即當時南塔下兩個洞穴,這是放石經的兩個主要地方。」 石經多數刻在漢白玉和青石上,有縱向和橫向兩種形制。盧鳴東:「隋唐的石經板比較大,用的碑石往往是37字乘25字左右,但某些石經板比較小,主要是遼金時期小的石經板,字數是17字乘25字左右。」 隋代楷書發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2日
廉署招聘體驗日 冀招30調查主任職位 可即場接受入職體能測試
【有線新聞】廉署一連兩個星期六舉辦招聘體驗日,指近年流失率維持在大約百分之二,去年擴大招聘對象後,有應屆畢業的大學生獲取錄 漸進式耐力跑、掌上壓及仰臥起坐,加上手握力測試,想加入廉署做調查主任要先通過這四關。張同學:「(記者:體能環節哪部分最難?)對我來說是掌上壓(記者:做了多少下?)個位數…」何先生:「平日有健身習慣,但來回折返跑會有些累。」廉署正招募新一批30名調查主任及助理調查主任,因為要到前線執行拘捕及搜查行動,體能測試是特別入職要求。 廉署第二年舉辦招聘體驗日,參加者可以即場參與測試,達標的成績可以直接用於今次招聘。雖然多個紀律部隊相繼下調體能要求,但廉署指他們的標準不變。招聘體驗亦包括模擬拘捕疑犯,以及在錄影會面室模擬「審犯」。坐在這張三角枱前可以體驗廉署職員如何「請人飲咖啡」,房間的情況、枱上的證物,全程都會錄影做證據。 多個紀律部隊人手流失嚴重,廉署則指他們每年流失率只有約2%,而且每年的招聘目標都能夠完成。廉政學院副學院總監杜安琪:「在去年開始,廉署首度歡迎就讀大學三、四年級投考調查主任。在上一輪的招聘中,三、四年級的大學生收到約三百份申請,佔整體約5%。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2日
盧寵茂率團訪大灣區兩間三甲醫院 助醫療機構了解港人醫療需要
【有線新聞】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率領醫務衞生部門代表及立法會議員,訪問大灣區兩間三級甲等醫院。 訪問團先到中山陳星海中西醫結合醫院參觀健康管理中心、綜合內視鏡中心等,並親身體驗就診流程,之後轉往港大深圳醫院參觀門診藥房、全科醫學部及口腔醫學部等,聽取院方分享與跨境醫療服務相關的經驗和安排。盧寵茂表示港人往返內地越趨頻繁,在內地醫療需求日益增加,交流活動加深醫療機構對港人醫療需要的了解,有助日後推展跨境醫療協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2日
記者協會新一屆執委 華爾街日報記者鄭嘉如任新主席
【有線新聞】記協選出新一屆12名執委,其中兩人隨即請辭。 《華爾街日報》記者鄭嘉如接任主席,副主席由梁耀聰擔任,當選的執委共12人。執委會中9人為全職新聞工作者,其餘3人分別是非全職記者、公關及新聞系學生。記協表示其中兩人在開票前要求退選,包括英國廣播公司高級記者Danny Vincent,以及任職高級政策顧問的張皓明,不過由於選舉不設退選機制,兩人當選後隨即請辭。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2日
麥加酷熱達51.8度 逾千朝覲者死亡 當局指近半違規沒登記
【有線新聞】沙特阿拉伯當局說在穆斯林聖城麥加舉行的朝覲活動,死亡人數超過一千人。 當地氣象部門說麥加近日持續高溫,氣溫突破攝氏51.8度,不少信眾在酷熱天氣下不適。由於參加朝覲需要向沙特當局登記,否則屬於違規,無登記的人亦不能使用有冷氣開放的地點休息,亦要在高溫下步行10多公里,不少人懷疑中暑死亡。當局說死者當中有658人來自埃及,另外有630人沒有登記。
- 有線新聞
- 2024年06月22日
理大衝突|八男被判囚37至50個月 警:拘213人涉案、當中200人罪成
【有線新聞】2019年理大外暴動案,八名男子被判囚37個月至50個月。 今次是案件分拆審訊的第15宗,八人全部是本地男子,案發時18至25歲。控罪指被告於2019年11月18日在窩打老道至咸美頓街之間一段彌敦道參與暴動,五名被告開審前認罪,包括案發時任職救護員的區啟泰,其餘三人經審訊後被判暴動罪成。警方指目前為止,案中213個被捕人士,已有200人被控暴動罪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