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三隧分流|議員憂西隧塞車惡化 運輸署擬港島出口增一行車線、2027落成
【有線新聞】三隧實施分時段收費五個月,運輸署指已理順以往車流不均的問題,但有議員擔心西隧塞車情況,署方指正計劃在港島出口增建一條行車線,但要2027年才完成。 三隧分時段收費去年12月中實施,紅隧和東隧車流分別下降了9%和7%,西隧則上升了18%,運輸署指數據反映新機制達到政策目的。不過多名議員關注西隧塞車情況惡化,署方指正計劃在西隧港島出口往中上環方向增建一條行車線,估計2027年完成。港島西(民建聯)陳學鋒:「在干諾道天橋底其實車輛不多,尤其是畢打街隧道那裡是沒有車的,如何將車輛引下去非常重要。我看到建議說2027年才做,真的太遲了,還要塞車三年才能改善,有沒有短期方案能夠立即處理到?」 運輸署指會跟路政署繼續研究提早完成增建行車線的可行性,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強調繁忙時段的車流超出了隧道的承受能力,必然會有車龍出現。林世雄:「大家不要想分時段收費實施之後,繁忙時段會沒有車龍,不會的,我們只希望理順三條隧道的既有容量,大家分擔應該分擔的部份。」 有議員關注商用車收費高達50元,希望下調與的士看齊、即25元,以減輕小巴等商用車經營壓力,局方表示會檢視收費。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仁安醫院:上月遭黑客攻擊、病人資料沒外洩 衞生署︰已收院方報告
【有線新聞】仁安醫院網絡系統早前被黑客攻擊,衞生署說已收到院方的報告。 仁安醫院上月向警方報案,指網絡系統異常,部分電腦檔案消失,但沒有洩漏病人資料。衞生署指收到有關醫院的報告,正檢視報告內容,又提醒所有私家醫院要確保有足夠的數據安全措施及應變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公務員加薪|有學者指薪趨淨指標加幅過高 華員會:數據有根據
【有線新聞】各級公務員薪酬趨勢淨指標加幅達百分之4.01至5.47,有學者認為加幅過高,不過有工會指數據是根據既有的調查方法得出。 華員會秘書長蔡冠龍:「不理會數值是高抑或低,事實在過去歷史上曾確認一些很低的數字,亦不確認過一些很高的數字,不是看數字的高低而決定是否確認,而是數字是否依據調查方法得出。」 浸大人力資源策略及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葉偉光:「現時公務員的薪酬結構,基本上的薪金和福利,人家外面的機構的組成部分,除了人工福利還有表現花紅,而且比重相當大,用這個百分比去看似乎就不太對等。很多私人機構都叫苦連天,加幅超過百分之四時,不是銀碼的問題,而是百分比的問題。會預期政府也加薪百分之四,私人機構沒有百分之四,起碼也有百分之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牙科外展隊服務量未達標 醫衞局指因防疫政策、人手短缺影響 適時公布鼓勵參與方法
【有線新聞】審計報告發現多間非政府機構的「牙科外展隊」服務量未達標,醫衞局說防疫政策和牙醫人手短缺,影響外展服務。 由10間非政府機構成立長者牙科外展隊,到安老院及長者日間護理中心免費提供牙科服務,目標每年至少服務4.3萬名長者。但審計報告說2020至23年度部分外展隊服務量未達標,醫衞局解釋是因為疫情和人手短缺。 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牙科服務是一個高風險服務,當時很多院舍拒絕外展牙科服務,(外展)牙醫如果本身不參與這些非政府機構,自身在私人市場上收入會更高,我們要明白這些非政府機構在招聘方面面對相當的困難。」 地產及建造界(經民聯)龍漢標︰「做不到服務數量的要求會否有一些罰則?」衞生署署長林文健︰「會視乎情況,例如有一個非政府機構曾經比較遲才可以開展服務,我們了解後發現可能聘請牙科護理人員有困難。」 有議員關注局方沒有公開這十間的非政府機構的名稱,林文健︰「我們有少少擔憂,有很多非政府機構本來希望透過這個計劃服務長者,但他們主動提出做這個服務時,目標未必達到、為人垢病時,其中一個可能性是打擊他們參與意欲。」 署方又說正了解機構對參與牙科外展服務的意見,適時會公布結果和鼓勵參與的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屯門中學傷人案 13歲女生今提堂 校方指遇襲男生情況穩定 有同學目擊受驚
【有線新聞】屯門一間中學發生傷人案,13歲女學生涉嫌用刀刺傷男同學,被控一項傷人罪,在屯門法院提堂。校方說受傷男同學情況穩定,事發在最後一節班主任課前,在場老師已迅速處理,仍在了解事件起因。 事發在星期四下午3時15分,屯門中華基督教會何福堂書院中二一名13歲女同學,在班房內用生果刀襲擊同班的男同學。男同學肩、背及手臂受傷送院,情況穩定;女同學以涉嫌傷人被捕。 校方說事發在當日最後一節班主任課前的轉堂期間,當時有老師在班房內,涉事兩名學生的座位相隔一段距離,事發後老師已迅速制止和轉移其他學生到安全的課室。梁副校長︰「可能是幾秒、或者十多二十秒時間,女同學手持利器去襲擊男同學。當時全班同學都在班房內,看到情況受驚。老師看見後即時制止她,女同學其實沒反抗,也沒有想傷害其他同學。當日的課堂其實都沒有異常情況,是很平靜地上課,直到最後一課、即班主任課。而過去他們有沒有嚴重衝突,我們是沒有這個紀錄的。」 校方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通知全校師生和家長,會為有需要學生提供輔導、疏導情緒,提醒家長也要留意學生情緒狀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不速之客」亂入美職聯 浣熊擅闖球場邊線一扭幾 161秒終失手被擒
【有線新聞】美職聯出現了一位不速之客,令工作人員手忙腳亂。 踢到大約20分鐘,這隻浣熊沒有經換人程序就換自己入場,當然沒人肯跟牠踢了,只得個跑字,想找個球踢一腳也沒有。作客的紐約城正在領先費城聯1比0,球員都很沒興致,終於有場地工作人員找到膠桶捕熊。不是浣熊快,是他們實在跑得太慢了,大會在社交媒體發表非官方統計,表示這隻浣熊在球場留了161秒,創了美職聯紀錄。邊線一個扭幾個,但最終都難敵趕熊入窮巷,膠桶困浣熊讓牠走掉一次,拿起追上去再蓋多次都未得。有點狼狽之下第三次終於捉到了,沒事沒事,聯盟表明這浣熊已經被安全釋放。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衞生防護中心︰污水監測發現新冠變異株KP.2
【有線新聞】衞生防護中心表示,在污水監測中檢測出新冠病毒變異株KP.2。 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新冠病毒變異株KP.2被世衞列為需要密切監察,但暫時未有證據顯示KP.2會引致更嚴重疾病。而香港新冠病毒活躍程度與過去數周相若,JN.1是目前最流行的變異病毒株,呼籲市民繼續保持個人和環境衞生,外國專家曾指出KP.2較JN.1的傳播力更強,呼籲各國留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7日
強制舉報虐兒|草案明再上立會 政府具體舉例何謂「 嚴重傷害」
【有線新聞】立法會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委員會明日再開會,政府就何謂「 嚴重傷害」具體舉例。 就指明專業人員強制舉報虐兒的條文,政府提出多項修正案,包括建議引入「兩級制」刑罰制度,一經簡易程序定罪,可罰款5萬元;若循公訴程序定罪,可罰款5萬元及監禁3個月。而為回應議員的疑問,當局在有關「 嚴重傷害」附表明確指出舉報門檻由四個項目組成,包括身體虐待、心理虐待、性虐待和疏忽照顧的傷害,例如導致喪失視力或聽覺、內臟損傷、骨折、表面燒傷、精神錯亂或長期心理創傷等。政府亦建議加入新的免責辯護條文,容許指明專業人員向法庭以合理辯解為理由不作出舉報。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6日
消防處樓宇改善支援中心接逾3,400宗求助 兩舊樓完成更換直接泵水系統
【有線新聞】消防處成立樓宇改善支援中心,去年至今接獲超過3,400宗求助。 支援中心由15人團隊組成,主要協助業主或法團執行消防安全指示,包括解釋法例、協助尋找承辦商,還會提供申請財政資助的渠道等;去年又與水務署合作推出「直接泵水設計」系統,毋須在大廈設置水缸,可接駁政府水管,令到有空間或結構限制的舊樓可以遵辦消防安全指示,至今接到18宗申請,有兩幢大廈已完工。消防處目標每年向最少400幢樓宇發出消防安全指示,要求更換或更新消防裝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6日
海關截泰國抵港貨櫃 揭大麻花混即食麵、栗米片包裝 市值1,600萬拘3人
【有線新聞】海關在一個由泰國抵港貨櫃檢獲市值約1,600萬元大麻花,拘捕三人。 負責收貨的32歲外籍男子涉嫌販運危險藥物,被帶返海關總部調查,明天在西九龍裁判法院提堂。海關在上周五檢查一個由泰國抵港貨櫃,懷疑有大麻花混入即食麵及栗米片的食品包裝,搜查後共檢獲約77公斤大麻花。海關同時拘捕兩名42及49歲貨車司機,二人獲准保釋侯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6日
鄧炳強訪廣州深圳 加強跨境警務協作、打撃罪案
【有線新聞】保安局局長鄧炳強到訪深圳及廣州。 鄧炳強在廣州拜會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廳長王再華,感謝對方對跨境救援工作的指導,期望共同制定新的應急救援行動方案,之後又拜訪廣東省副省長、公安廳廳長劉國周,向他介紹香港23條的立法工作。鄧炳強在深圳就會見深圳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趙勇,並考察南山公安分局深圳灣服務中心,雙方就加強警務協作、跨境人員流動和打擊罪案等交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5月16日
美大學改良無人機能「看穿」濃煙 3D模擬災場實況 助勘探、制訂逃生路線
【有線新聞】山火發生時無人機偵測能力會受濃煙影響,有研究人員以感應器等改良系統,數碼化呈現災場實際情況,有助消防評估並救人。 山火現場複雜多變,如果可準確偵測四周環境就能夠有效滅火和救人,但消防現時使用的無人機因被濃煙阻擋視線,大多只能在高空航拍,無法在樹林中低飛,深入煙霧。 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機械人學院的團隊研發新的無人機系統,配備熱成像儀和雷達等感應器 ,結合人工智能技術,有助無人機「看穿」濃煙、飛行時避開樹枝及電纜等障礙物,探索未知區域,消防員亦可遠距離制訂逃生路線,不用親身在現場評估;同時可模擬災場建築物的3D影像,讓當局了解建築結構,方便救出受困的人。團隊亦透過演算法讓無人機在迷霧中找到最好飛行路線,以獲得最多現場資訊,不會漫無目的飛行。 上火場前當然亦要有充足準備,團隊會利用電腦模擬山火的熱成像,以及在實際環境中製造煙霧,訓練無人機應對能力。有消防員期望日後可以透過無人機自動偵測能力預先勘探山區地形,做好防火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