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8日
波音737再生意外 737-800客機起飛期間引擎「甩罩」 終安全折返沒人傷
【有線新聞】美國西南航空一架波音737-800客機飛行期間引擎罩脫落,最後安全折返降落,無人受傷。 網上片段可見,客機右邊部分引擎罩隨風飄揚,觸碰到機翼,引擎零件外露。涉事客機載有135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周日上午8 點15 分在科羅拉多州丹佛起飛,原定飛往得州休斯敦,出事時爬升至海拔約3,000米,起飛25分鐘後折返丹佛降落,聯邦航空管理局展開調查。根據紀錄,客機2015年6月投入服務,西南航空拒絕透露飛機引擎最近一次維修的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8日
俄烏戰爭|俄方指責烏軍無人機襲扎波羅熱核電廠釀3傷 烏克蘭否認
【有線新聞】俄羅斯指責烏克蘭用無人機攻擊扎波羅熱核電廠,造成至少3人受傷。 網上流傳無人機殘骸落在核電廠範圍的照片。俄羅斯國家原子能公司指烏克蘭發動三次襲擊,首先擊中食堂,導致員工受傷,半小時內襲擊貨物裝卸區及6號反應堆頂部。在場的國際原子能機構專家指輻射水平正常、損毀並不嚴重,總幹事格羅西表示雖然襲擊沒有影響核安全,但事件嚴重,可能損壞反應堆安全殼。俄羅斯外交部呼籲各國譴責烏克蘭的核恐怖主義行為,烏克蘭情報官員則否認施襲,反指是俄羅斯所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6日
台灣花蓮地震|傍晚再錄五級餘震 砂卡礑尋獲第三具遺體 入境處接獲35名港人求助
【有線新聞】台灣花蓮近海傍晚再發生5.3級地震,而日前的大地震繼續搜救,太魯閣的砂卡礑步道需要出動重型機器挖掘,搜救隊找到第三名遇難者遺體,而嚴重傾斜的天王星大樓,當局因應風險一度暫停拆卸。 花蓮大地震發生後太魯閣砂卡礑步道是其中一個重災區,救人黃金72小時過去仍有多人失蹤,當局指需要出動重型機器協助挖掘,但目前天氣狀況欠佳,需待天氣好轉才能繼續搜救。另外,各縣市支援單位召開會議後決定只留下高雄市特搜隊支援花蓮縣的救援隊伍,其他返回基地待命。 至於因地震而嚴重傾斜的天王星大樓,拆卸過程遇到阻滯,當局周五展開拆卸工程後不斷有餘震,大樓持續輕微震動,有物件掉落,評估過後認為非常危險,加上工程會改變大樓的結構和支撐點等,周六凌晨1時多起暫時停工。不過施工單位討論後由台北引進四部監測儀器,即時跟進大樓的情況,以及加建一條支撐鋼鐵,拆卸工程早上約11時重開,預計需時約兩星期。 截至下午5時,入境處接獲35名港人求助,已確認相關港人身處安全地方,其中在太魯閣的12名港人已全部離開受影響區域,入境處會繼續與求助人保持聯繫。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6日
筲箕灣避風塘女子墮海亡
【有線新聞】警方在筲箕灣對開海面救起一名女子,送院不治。 救援人員在筲箕灣避風塘離岸約10米位置救起該名女子,再抬上岸送院搶救。警方晚上7時許接報,在譚公廟對開海面有人載浮載沉,救援人員到場將事主救起,送往東區醫院搶救,警方正調查事主身份及墮海原因。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6日
中電電壓驟降|致歉:電力驟降無可避免 稱正調查原因
【有線新聞】中電就事故致歉,指電力驟降發生在雷暴警告生效期間,目前正調查原因,四星期內會向政府交報告。 中電總裁羅嘉進:「發生的時候只是有0.1秒的電壓驟降情況發生,電力供應沒有中斷,電力驟降在所有電力系統無可否認都可能會出現,我們一直有專業的團隊向客戶提供技術支援,探討如何減低他們電力設備受到電壓驟降的影響,因此是需要雙方的合作,中電會繼續與客戶探討不同的方案,令到他們的電力設備減低對電力驟降的敏感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6日
警方舉行第三屆禁毒領袖學院啟動禮
【有線新聞】警方舉行第三屆禁毒領袖學院啟動禮。 禁毒領袖學院由警務處毒品調查科成立,每年挑選100名中學及大學生成為學員,警務處處長蕭澤頤出席啟動禮,他致辭時指自從學院成立,21歲以下因毒品案被捕的人數由2021年的624人下跌逾一半至前年的297人,單靠警方努力禁毒並不夠,要靠社會各界共同努力。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6日
以拾荒者為題攝影展 主辦:冀參觀者感受辛酸 陸生:靠執紙皮維生、日賺百元
【有線新聞】有團體舉辦以拾荒者為主題的攝影展,一張張的照片放在地下,希望參觀者彎腰拿來看時感受一下拾荒者的辛酸。 四位拾荒者的照片貼在紙皮上,一張又一張照片將他們拾荒的辛酸定格,這裏的相片以不同拾荒者分類,一疊疊放在地下,希望市民可以彎低腰看,體驗拾荒者平時的生活。 拿着發泡膠蓋着紙皮,不怕被人拿走。照片的主角包括這位駝背的陸生現時靠執紙皮、發泡膠等維生,每日大約賺100元,拾荒者陸先生:「(以前在)何文田垃圾站做站長,當時有人來倒垃圾、拿發泡膠來,放在後面這樣拉,每天拉發泡膠,一拉就十多年,拉到腰也彎了。」 攝影展在石硤尾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舉行,主題為「拾回尊嚴」,展出期間會有不同的工作坊、電影分享會等,讓市民多了解拾荒者日常和遭遇。新福事工協會「拾平台」負責人鄧永謙:「他們回收時會在公共空間被食環署職員驅趕,因為他們霸佔了一些地方、公共空間回收,食環署職員經常來巡查時會驅趕他們,叫他們不要放那裏,另一個常見的情況是被偷竊,即使被盜,報警後警方也未必受理。」 主辦機構推算全港近2,900名拾荒者,逾八成是60歲以上,認為他們都是回收業重要的角色,希望政府可以建立平台讓他們表達意見。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6日
清明節長假|首兩日46萬人次港澳居民出入境 深圳料明為回程高峰
【有線新聞】深圳當局預計明日是港澳居民回程高峰。 深圳邊檢總站公布,內地清明節長假期首兩日平均每日有77.7萬人次,經深圳口岸出入境港澳居民佔46萬,隨著假期結束和適逢周末,預計星期日皇崗、福田、羅湖、深圳灣、蓮塘、高鐵站等口岸出現旅客集中通關時段,會密切監測客流變化,加強警力部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6日
深水埗閣樓單位起火 無人受傷
【有線新聞】深水埗一個閣樓單位起火,無人受傷。 涉事單位冒出白煙,外牆熏黑,消防開喉撲救。現場是基隆街241號,早上九時許,低層一個閣樓單位起火,冒出濃煙,並傳出爆炸聲,約20名居民自行疏散到樓下暫避。消防到場開動一條喉及一隊煙帽隊灌救,約16分鐘將火救熄,經消防調查後懷疑是電器短路,引致火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6日
《生死登記條例》修訂附表6.3生效 政府:院舍末期病人更易選擇居處離世
【有線新聞】政府刊憲《死因裁判官條例》及《生死登記條例》修訂附表,6月3日生效,政府說讓居住院舍的末期病人更易選擇在居處離世。 現時在院舍離世的末期病患院友即使離世前14日曾有註冊醫生診治,死因證明書註明死於自然,個案仍要呈報死因庭,有機會要驗屍,附表6月3日生效後,符合上述條件的末期院友在院舍離世,毋需呈報死因庭。社署將向殘疾人士院舍和非護養院的安老院舍發出工作指引,為院舍員工提供生命晚期照顧等訓練,協助院舍實施在居處離世安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5日
上水單車老婦伏屍污水渠 CCTV揭私家車疑肇事逃逸 39歲司機被捕
【有線新聞】上水一名69歲老婦,星期四晚踏單車途中懷疑遭私家車撞死,警方拘捕39歲男司機,涉嫌危險駕駛及意外後不顧而去。 警方在上水虎地坳道發現懷疑涉案私家車,車頭損毀,車頭燈懷疑更換過。昨日上午八時許,青山公路古洞段近松柏塱有工人發現,一名老婦昏迷,倒臥在路邊排水溝,單車翻側在路邊,救護員到場證實她死亡,後腦有傷。 警方翻查閉路電視,見到事主星期四晚踏單車經過現場,一輛私家車駛至,懷疑撞倒她。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5日
稱至今沒傳媒成功查冊 記協提司法覆核 質疑運輸署安排違憲
【有線新聞】記協入稟高等法院提請司法覆核,要求法庭頒令運輸署車牌查冊新安排不符合法例保障的新聞自由,是越權或違憲。 記協在入稟狀指,運輸署車牌查冊安排下傳媒須呈交書面說明,查冊涉及重大公眾利益,署方審批時又要求傳媒披露偵查報道的詳細資料,審批亦不設時限。記協認為做法不恰當,反映署方誤解傳媒角色,忽視新聞時效性,而至今沒有傳媒獲批查冊或完成申請審批,要求法庭命令署方迅速,和在合理時間內決定合法新聞用途的查冊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