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垃圾徵費|有試行酒樓冀加強廚餘回收配套 有議員倡為院舍提供津貼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先行先試展開,有參與試行的酒樓期望當局加強廚餘回收配套,亦有立法會議員視察院舍後建議政府為院舍或院友提供津貼。 新光宴會廳經理陳鳳儀:「廚餘回收如果我們拿過去,要找同事特意拖一個240公升垃圾桶外出,拿到廚餘回收的地方才放進去,流程中浪費人手。要求員工拖垃圾桶外出,他們未必願意。」 九龍東(民建聯)議員顏汶羽:「綜援戶也有每月10元(津貼),院舍內未必每人都拿綜援。這裏可否有額外津貼給他們?我覺得是應該的,但你說完全豁免的話我又不同意,違反垃圾徵費的用者自付原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科大教授藉AI講師助授課 據簡報內容寫稿生成 有學生期待未來可24小時互動
【有線新聞】有大學教授利用AI講師幫手教書,每一堂都可以有不同形象,不過學生更加期待未來可以跟它互動。 「大家好,我是Fiona,你的數碼講師。」這班科大學生正就讀創意社交媒體課程,授課的Fiona是教授許彬用AI生成出來。科大元宇宙與計算創意研究中心主任許彬:「其實很簡單,市面都有很多AI軟件。將我教學的簡報交予AI,AI就會根據簡報內容寫成稿件,就可以製造數字人出來。每一節課都有不同數字人老師,有不同新鮮感。」 不過現時Fiona授課跟播放影片沒有分別,同學有更大期望。科大學生MOHAMMED:「我期望下一階段更加普及和可以互動,背後的科技可以令24小時都接觸到『老師』,當我任何時間有問題。」 許彬說要令AI講師準確地跟學生互動,就要研究如何限制生成式AI,選擇正確有用的數據。許彬:「大語言模型用很多數據,問問題時可能胡亂回答。為了克服這方面,可以用檢索性的方法限制模型回答問題的範圍,將課本、研究論文交予AI,答案可能會更準確。」 計及Fiona,教授一共有十名AI講師幫忙上課,不過談及理論內容教授會自己負責。
- 有線新聞
- 2024年04月02日
中大研納米機械人 精準疏通血栓、治腦中風 藉磁力導航、可實時追蹤位置
【有線新聞】中大研發新型納米機械人,透過導管放入血管,溶解中風病人的血栓,更精準用藥,相信可為治療提供新方法,研究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發表。 螢幕上的黑色點點是顯微鏡下的納米機械人,比頭髮還小,由中大團隊研發,可輔助疏通血栓、治療腦中風。機械人在樽內,納米機械人表面帶有藥物,劑量是傳統注射的2.4%,溶解血栓速度較傳統快5至20倍,瞄準血塊更精準用藥。中大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張立:「我們發現用單個納米機械人,納米機械人做得很大,它也有可能把血管堵住,對不對?所以我們要盡可能做得小,但是你把納米機械人做得盡量的小以後它也帶不了太多的藥。這樣定向溶栓的好處就是這個藥物不是在人體裏面進行循環,它就是在這個位置,然後到大腦。它並沒有在大腦裏面循環的話,會大大降低人體其他部位內出血的機會。」 納米機械人通過導管進入血管,再以磁力系統導航。 透過激光散斑對比影像掃描,實時追蹤機械人在血管的位置及活動。這項磁力技術可以控制超過八成機械人返回導管,不能百分百回收,但研究團隊指機械人的物料少量殘留在體內也是安全。 研究團隊已成功在胎盤及小動物追蹤納米機械人的活動,未來會在較大型的動物做實驗,並研究如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尖沙咀赫德道餐廳起火 疑爐頭搶火燒抽氣扇 百多人疏散
【有線新聞】尖沙咀有餐廳起火,無人受傷。 消防拖喉在場戒備,現場是赫德道25號,晚上近八時一間餐廳廚房突然起火,消防派出一隊煙帽隊,開動一條喉將火救熄,有百多人自行疏散到安全位置暫避。消防調查後相信是廚房爐頭搶火,燒著抽氣扇引起火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大灣區航空大阪返港航班 擋風玻璃破裂安全降落
【有線新聞】大灣區航空一班大阪返港航班航程中擋風玻璃破裂,抵港前要求機場局部戒備,最終安全降落。 客運航班HB341下午約5時20分快將抵達香港時,機長發現駕駛室擋風玻璃外層出現裂紋。他根據安全指引繼續駕駛前往目的地,並即時經航空公司通知機管局和相關部門。航班大約半小時後安全降落機場北跑道,即場檢查後正常運作,機上160名乘客及機組人員無人受傷。大灣區航空指會調查事件。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英王查理斯三世出席復活節崇拜 患癌後首次公開露面
【有線新聞】英王查理斯三世出席復活節崇拜,是他自2月確診患癌後首次公開露面。 查理斯三世與王后卡米拉乘車抵達溫莎堡的教堂,下車後向民眾揮手並送上節日祝福。75歲的查理斯三世面露微笑,看來精神不錯,之後從側門進入教堂。據報他按照醫療團隊建議與其他王室成員分開就座,盡量避免病毒或病菌感染。他去年曾步行帶領王室成員出席同一活動,今次以車代步相信亦與健康有關。王儲威廉和患癌的王妃凱特,還有幾名子女則未有出席崇拜。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復活節長假|第三日出入境人次近92萬 料明日返港高峰 籲旅客預早規劃
【有線新聞】復活節長假期第三日,截至晚上九時有近92萬人次出入境,出境港人佔超過34萬。 深圳邊檢總站預計明日中午至晚上10時,皇崗、福田、羅湖、深圳灣和蓮塘等口岸會出現返港客流高峰。運輸署預計高峰時段陸路口岸和機場公共運輸候車時間較長,已指示營辦商加強服務,呼籲旅客預早規劃行程、預留充裕時間,留意「香港出行易」流動應用程式最新交通消息。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公務員|政府澄清編制維持零增長目標 但不會「一刀切」
【有線新聞】政府澄清公務員編制包括有時限的編外職位,下年度會繼續編制零增長目標。 有報道指政府「出術」,透過新增首長級編外職位不斷開設新位。政府解釋各政策局和部門不會「一刀切」零增長,有充分理據和運作需要可增加首長級常額及有時限職位,但數目不能高於預計刪除職位數目。政府說公務員編制四年間沒有增長,更減少約2,000個職位,首長級數目亦少於公務員編制百分之一,預計今年向立法會建議保留及開設11個首長級常額及有時限職位,數目較過去數年顯著減少。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屯門醫院10月大女嬰染副流感 情況穩定
【有線新聞】屯門醫院一名十個月大女嬰感染副流感病毒,目前情況穩定。 該名女嬰發燒,正接受隔離治療。病房早前出現副流感病毒組群,屯門醫院說已呈報醫管局及衞生防護中心跟進,會繼續密切監察同一病房病人的健康情況。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垃圾徵費|柴灣連翠邨明試行 沒提前解說冀獲最真實數據 居民:不介意做試驗
【有線新聞】垃圾徵費先行先試計劃明日實施,14個指定地點包括公屋連翠邨,居民已收到指定垃圾袋,部分人仍對實際操作有擔心,物管公司就已增撥人手應付垃圾分類。 柴灣連翠邨是其中一個垃圾徵費試點,管理公司幾日前已開始派發指定膠袋予居民,公共地方也貼出宣傳海報。有居民說不介意做試驗對象,會將垃圾儲夠一袋才扔。居民石女士:「估計一個月(花費)應該有限,普通家庭應該不太多垃圾,若煮飯會比較多,不煮飯就少。」 有居民就仍然不清楚計劃詳情,部分人覺得政府派的膠袋容量太小。居民馬小姐:「比我們平日用的小一點,如果多放一點東西綁的時候就會綁不緊,分一些大、中的(尺寸),如果大一點會比較好。」 先行先試期間,物管公司會派30個15公升指定袋給每戶住戶,用完之後就要自己買。有區議員估計住戶不會自己花錢買袋,又引述環保署說今次沒有提前落區解說,是希望收集最真實的數據。東區區議員植潔鈴:「透過物管公司拿到最真實的數據,到之後推行在其他屋邨或全港其他屋苑都推行垃圾徵費後會遇到甚麼情況,所以他們不希望對居民做太多刻意準備。」 她說居民擔心清潔工應付不來,衍生衞生和管理問題,連翠邨的物業管理公司就說會額外調撥多一名清潔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赤柱泳灘男子疑遇溺 送院不治
【有線新聞】一名男子在赤柱懷疑遇溺死亡。 遇溺男子年約60歲,由救護車送到東區醫院,救護員用自動心外壓機搶救,最終不治。下午三時許,在赤柱馬坑公園泳灘有泳客發現有人在離岸約20米對出海面浮沉,於是報警,水警及消防趕到救起一名男子。
- 有線新聞
- 2024年03月31日
垃圾徵費|兩深水埗三無大廈明試行 居民稱未有指定袋 卓永興:會收集意見再部署
【有線新聞】深水埗兩幢三無大廈亦是試點,有住戶至今未取得指定垃圾袋 ,多次致電環保署查詢電話亦無人接聽。若計劃試行後成效不好,政府是否會煞停垃圾徵費,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說待收集意見後再作部署。 深水埗這幢七層大廈是垃圾徵費試點之一,沒有聘請清潔工,梯間貼上宣傳海報,還有一日就實施有居民仍然未取得指定垃圾袋。居民黃女士:「他們應該過來派過指定膠袋,但我不在家,又不知他何時過來派。」當局在大門張貼通知,留下聯絡電話。黃女士:「現在沒有指定垃圾袋,又開始試行,垃圾要怎樣扔?害怕這些垃圾到處扔、骯髒。」 同區這幢五層高「三無」大廈同樣選中要先行先試,不過他們就有聘請清潔工。這幢三無大廈每層樓梯都放置垃圾桶,但垃圾徵費試行後居民就不能再在這裡扔垃圾。 政府在14個試行地點收集意見及數據之後預計在5、6月提交報告,外界關注如果屆時結果不好,是否會擱置推行。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我主持一個跨部門小組會全面檢視先行先試計劃,要檢視的環節很多,例如市民的參與度,對計劃的認識、接受程度,收集的垃圾量、回收量,然後我們會分析後作下一步部署。」 垃圾徵費措施原定去年12月實施,當局考慮到前線人手不足,為免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