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8日
瑞典中場奧臣在家失去知覺 醫院診斷腦部有急性病、須用呼吸機
【有線新聞】瑞典中場奧臣在家失去知覺,送院治理。 他效力的米迪蘭表示,醫院診斷奧臣腦部出現急性疾病,要使用呼吸機,專家正在研究治療方案。阿仙奴青年軍出身、這位28歲瑞典中場近日未有出戰兩場本地聯賽,坊間揣測缺陣原因,米迪蘭表示有必要為他澄清。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8日
孫衛東訪俄晤拉夫羅夫 稱中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
【有線新聞】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訪問俄羅斯,會晤外長拉夫羅夫。 孫衛東說兩國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健康、穩定發展,認為雙方要密切高層交往,提升全面戰略協作,加強在亞太事務的溝通協調,共同維護地區安全、穩定和發展。俄方就說願意與中方一同努力,全面落實兩國元首共識,深化雙邊、多邊戰略協作,雙方還討論了俄烏戰事及朝鮮半島局勢等。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8日
納瓦爾尼猝逝|據報代表律師一度被扣查 殯儀公司收指示禁承辦喪禮
【有線新聞】據報已故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的代表律師被扣查,已經獲釋。 俄羅斯傳媒報道,協助納瓦爾尼的母親領回兒子遺體的律師杜布科夫,周二在莫斯科被當局扣留,問話後獲釋。杜布科夫沒有公開當局扣查他的原因,只是說行動影響了他的工作。納瓦爾尼的團隊說仍然未找到願意承辦喪禮的場地,聲稱殯儀公司收到指示禁止接他們的生意。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8日
鰂魚涌71歲清潔工遭潑漂白水 雙眼受傷送院 涉案老翁逃去
【有線新聞】鰂魚涌公園一名清潔工遭人潑漂白水,雙眼受傷。 警員封鎖更衣室調查。上午7時許,71歲清潔男工在工作期間跟一名老翁口角,老翁從附近的手推車拿起一瓶漂白水潑向清潔工,他閃避不及被濺中,雙眼紅腫痛楚,送東區醫院治理。涉案老翁逃去,警方列襲擊案調查。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8日
財政預算案|傳推700億元零售債券 學者指規模合適︰基建債券需指明有投資回報項目
【有線新聞】財政預算案今日出爐,消息指政府會推出700億元零售債券,包括銀色、綠色及基建債券,金額與去年相約。學者指規模合適,有助債市發展,但認為基建債券要指明用於有投資回報的項目。 浸大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如果用作日常開支可能會造成入不敷支的結果,如果發債項目是針對性的,例如一次性項目、並非消費項目,投資性項目將來有機會有回報,用來償還本金和利息,不會令債務堆積,如果涉及基建債項最好要指明基建項目。」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7日
銅鑼灣瀛豐放題再爆食物中毒 11食客食生蠔刺身等後屙嘔
【有線新聞】銅鑼灣一間日式放題餐廳先後11人懷疑食物中毒。 涉事餐廳瀛豐位於銅鑼灣京都廣場,兩宗個案都在上周末到餐廳食晚飯,其後出現腹痛、嘔吐、腹瀉、四肢乏力等徵狀,其中四人求醫,毋須入院,全部人情況穩定。衞生防護中心指,他們都食過生蠔及刺身等多種食物,懷疑感染諾如病毒及副溶血性弧菌。餐廳去年初亦有兩組食客,共12人懷疑食物中毒。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7日
23條|研賦權警可延遲羈留者見律師 林定國:絕非剝削緘默權利 會確保條文寫得仔細
【有線新聞】基本法23條立法公眾諮詢明天結束,律政司司長林定國說正如火如荼草擬法例,強調延遲被捕人士諮詢律師不影響他們的緘默權利。 立法會研究23條立法的小組委員會首次開會,有議員關注政府建議賦權警方可以延遲拘留人士諮詢律師。 選委會界別管浩鳴:「不能諮詢某些律師,絕對同意的,因為某些律師可能有點問題,或我們認為他(有問題)。但關於被拘留人士不能諮詢任何律師,我不知道未來考慮上是怎樣任何律師,是否委派給他的律師都不行?」 選委會界別簡慧敏:「平衡維護國家安全,亦要顧及諮詢律師都是一個權利,這裏如何做一個平衡?」 林定國:「一定會寫得很仔細有甚麼很例外情況要延遲,即使在這段時間見不到律師,不代表執法人員可以私下對他有很多諮詢及問他拿很多證據作為呈堂證據,這方面一定會保障被告人保持緘默的權利,拖延的時間一定有必要性,亦會盡量減短。」 曾任保安局局長的葉劉淑儀就關注觸犯國家秘密罪行的門檻。 港島西(新民黨)葉劉淑儀:「香港在我記憶中,幾十年來,我們好像沒有檢控過他人非法竊取國家機密,或披露國家機密,亦沒有真正檢控別人間諜罪,這些罪行其實是否很難干犯?」 林定國:「無論就國家秘密定義也好,或將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7日
美國海底機械人潛智利外海 發現逾百新物種 目標2030年前完成全球海床地圖
【有線新聞】科學家在智利對開海域發現4座未有記錄的海底山,並且遇見超過100個新物種,令太平洋的海底地圖更加完整。 未見過的珊瑚、類似蜘蛛的龍蝦、十足卡通角色的八爪魚,這些只是新品種的冰山一角,牠們全部來自太平洋東南部智利外海一帶,這裡有個海底山脈吸引了海洋學家注意。美國施密特海洋研究所的考察船以海底機械人深入這片海域,它的深潛極限是4,500米,結果發現多4座海底山,最高一座高約3,500米,而且每座山都有各自的生態系統。 專家最終遇上過百個新物種,單是深海八爪魚已經有四種,還有各種未見過的珊瑚、海膽、海綿等,要整理記錄所有新物種估計要好幾年。這次考察期間,船上專家共繪製了大約5萬平方公里的海底地圖,當中的生物多樣性遠超預期。團隊將會繼續出海考察,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完成全球海床的地圖。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7日
浸大將停辦「教育學士課程」 校方:集中資源開辦碩士等課程
【有線新聞】浸大將停辦教育學士課程。 浸大上學年起停止招收教育學士課程新生,換言之最後一屆學生將於2026年畢業。校方指教育學系不會解散,將集中資源開辦碩士課程及「學位教師教育文憑課程」,又指安排是配合政府每三年為各大學制訂的教育本科學額。而學系上學年有7名教員離職,流失率逾四成,浸大解釋是教員相繼退休,已按照需要填補空缺。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7日
流浮山發展|成數碼科技樞紐、海鮮街 有議員憂難融合 北都統籌辦:會做好城市設計
【有線新聞】政府發展北部都會區,建議流浮山成為數碼科技樞紐,同時探討發展海鮮街旅遊,有議員關注兩者如何融合發展。 選委會界別黃錦輝:「擔心兩件事情頗不一樣,如果你這邊負責旅遊,他那邊負責產業,如何融合呢?」 北部都會區統籌辦事處主任丘卓恒:「很多時旅客來到香港,可能想看看香港實際運作包括民生、產業,我想不是完全兩者不能糅合發展情況,當然往後城市設計、土地使用如何令兩者過渡做好是往後工夫。」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內地很多創科園區建設很美,可以做旅遊景點不為過,問題是布局如何合理化,以及過渡安排如何做好。」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7日
嶺大擬將非本地生比率三年內提升至四成 指23條未對學術、招聘構成影響
【有線新聞】嶺南大學計劃三年內將非本地生比率提升至四成。 校長秦泗釗出席傳媒新春活動時說,嶺大下學年內地生報名人數按年增加1.6倍,期望三年內提升非本地生比率至四成,又會加強發展科研,包括即將成立的數據科學學院,目前正全球招聘院長及引進60名傑出學者,包括已履新的國際人工智能專家姚新,以提升校譽。 嶺大深圳研究院亦籌備完成,等待審批。秦泗釗又說,基本法23條立法未對學術及招聘構成影響,但會積極向國際學術界介紹香港現況,釋除誤解。
- 有線新聞
- 2024年02月27日
政府全港小學發35萬元津貼 助開設科學科
【有線新聞】政府會向每間小學發放一筆過35萬元的開設科學科津貼。 上年施政報告宣布開設小學科學科以加強學生的科學及創意思維,計劃在2025/26學年開始推行。教育局向小學發出通函,指下周三會有簡介會交代35萬元津貼的內容。款項供學校添置與科學科相關教具 、進行簡單工程或購置傢具 、優化現有常識室的設施以及培訓教師等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