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阿甲|紐維爾舊生0比1利華達維亞
【有線新聞】阿根廷甲組足球聯賽,紐維爾舊生主場0比1不敵利華達維亞。 紅黑衫紐維爾舊生主場0比1不敵利華達維亞。賓尼比接應傳中,門前頂入,43分鐘為客隊開紀錄。換邊後,洛奴禁區被對手拉跌,紐維爾舊生獲得12碼。班尼加主射,被門將辛度利安沒收,紐維爾舊生輸0比1。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南韓戒嚴|檢察廳申請延長拘留尹錫悅至2.6 料最快今日有結果
【有線新聞】南韓檢察部門申請延長拘留總統尹錫悅,預料最快今天有結果。 檢方向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申請拘留尹錫悅至下月6日,若獲批,預料最快周末展開調查。基於安全考慮,檢察官或會到首爾看守所向尹錫悅問話,而非在檢察官辦公室進行,不過未知他會否配合調查,若法院不批准,檢方亦正準備起訴書或會即時起訴。尹錫悅上月初突然宣布戒嚴,被指發動內亂和濫權,由於公調處無權起訴總統,決定將案件證據和調查紀錄移交檢方。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小米回收近3.1萬輛SU7汽車
【有線新聞】小米回收近3.1萬輛SU7汽車。 內地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小米由即日起,回收去年2月6日至11月26日生產的部分SU7標準版電動汽車,合共近3.1萬輛,部分車輛因軟件問題可能影響智能泊車,增加碰撞風險、存在安全隱患。另外,Tesla回收部分進口及國產電動汽車,共逾120萬輛;比亞迪回收6,800多輛混合動力汽車。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俄烏戰爭|南韓料北韓將派更多士兵援俄
【有線新聞】南韓預計北韓將派遣更多士兵支援俄羅斯。 南韓聯合參謀本部推測在烏克蘭作戰的朝軍傷亡和被擄數字或持續上升,可能要加快增兵援俄,但未有交代朝方的具體行動。英國廣播公司早前引述,西方官員被派到俄羅斯庫爾斯克作戰的11,000名北韓士兵,過去三個月已損失近四成兵力,相信當中約1千人在1月中旬陣亡;報道又指北韓一支精銳部隊無法與俄軍指揮官溝通,只接受少量訓練就派上前線,最終被殲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北海道小樽頻現旅客亡命打卡 汽車響咹都懶理 博主:幾分鐘就看得震驚
【有線新聞】日本近期接連發生旅客誤入路軌遭列車撞斃事故,引起內地網民熱議,不少人直言都目擊過同胞自拍亂象。是次港人旅客魂斷北海道小樽朝里,在小紅書上也是熱門打卡地,不少博主都有分享打卡攻略,幾乎無不提醒要注意不可站入路軌範圍,別為了美景而冒險。 背靠大海、雪山 朝里獲封最美車站 在小紅書上搜索北海道、小樽等字眼,可以找到大量分享雪景打卡的圖文,不過亦有不少網民發文指有旅客為了拍照而輕視了交通狀況帶來的危險。其中就有人分享在日本電視台拍下有人在小樽道路中央拍照,一群人只顧望向鏡頭,完全沒人關心路況,網民紛紛留言:「道路不是自己家」、「生命誠可貴,按讚價更高」、「國內工作人員太好說話了,所以出了國也肆無忌憚」。 有博主則分享JR朝里站的打卡攻略,形容是札幌到小樽鐵路線上背靠大海的最美車站,而且「晴天的雪後尤其美麗,動人心魄的深藍色大海,淺藍無雲的天空,水天相接處隱約可見的起伏雪山,在這個車站完美融合,一眼望出去就是一幅畫」。不過,該博主亦提醒「在月台上拍注意安全,千萬不要靠近鐵軌,月台兩岸有天橋可以走」。 博主發文提醒安全 反被罵「道德警察」 另有博主則分享貼文,指「果然沉迷於拍照出片意外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網絡熱話|兩女巴士內吸電子煙 瘋傳自拍噴煙片 網民斥無法無天:似食太空油
【有線新聞】吸食電子煙人數近年急增,甚至有人公然違法在公共交通工具內吸食。有網民近日就發文指,發現有人在巴士內吸食電子煙,更連累不少乘各咳嗽不適。帖文一出隨即引起熱議,有網民怒斥行為無法無天,亦有人擔心是否吸食太空油,認為應即時向車長反映。 巴士內遇電子煙民 樓主大呻:前後勁多人咳 該名網民在社交媒體Threads上發文指,日前乘搭62X巴士線往屯門途中,發現兩名女乘客吸食電子煙,導致車內充斥煙味,更有不少乘客不適咳嗽,於是上前勸阻。兩人見狀雖然停止吸食,惟態度惡劣,樓主直斥兩人漠視他人感受車內吸煙,而其他乘客不出聲阻止等同縱容。 樓主發文批:為什麼要讓我遇到這些人 帖文引起大量網民留言,有人認為樓主應該通知車長,或直接報警、報控煙辦,「直接同司機講,兩條友自然有告票,多謝$5,000」。亦有網民狠批「點解而家啲人好似食少陣煙會死咁」?「巴士地鐵食煙我以前真係從來未聽過」、「唔報警post上嚟有咩用」,更有人指「係咪太空油呀,報警好喎」。 兩女當眾吸煙兼自拍 網民:佢哋唔會有悔意 更有網民在留言區上載一段自拍影片,片中可見兩名年輕女子在吸食電子煙,二人表情十分享受,並輪流向鏡頭噴煙,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澳網|東道主皮利斯、嘉迪琪混雙奪冠
【有線新聞】澳洲網球公開賽,東道主皮利斯、嘉迪琪贏得混雙冠軍。 相隔58年,澳洲球手再包辦決賽席位,面對同樣持外卡參賽的史密夫、比萊爾,紫衫的皮利斯、嘉迪琪先輸3比6下。第2盤回勇,第10局破發,以6比4扳平盤數。決勝第3盤「搶十」,皮利斯、嘉迪琪5平手下、連贏3分,決勝分連殺三板,贏10比6、盤數反勝2比1,2013年後再有澳洲組合稱霸澳網混雙。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一線搜查|上環樓梯街變身揮春街 手寫老師傅:唔係乜福都寫得 新派「畫揮春」小孩至愛
臨近新春,揮春、年盒這些過年布置必不可少,相對於印刷揮春,手寫揮春無疑就更有傳統味道,而且筆跡也是獨一無二。上環樓梯街近日便相當熱鬧,「放眼一片紅」,原來是有不少師傅開檔寫揮春,吸引不少市民、旅客來打卡。 「行楷是楷書的快寫,即是說我們要讓人很容易認別到這個字,大人小孩也會懂。」80歲的老師傅李志的揮春為「行楷」字體,易看易懂,一眼就能知道揮春意思。而說起「行楷」揮春的特色,李志師傅就指是油色,「油色好像孤筆一樣,孤筆是我們這些老頭子、長者寫下來有靈氣」。李志師傅指揮春也有不寫的說話,舉例是「五福臨門」,因為第五福是指善終,「過年我們甚麼也不想那些發生」。 「八年前第一次新年出來擺檔,」本身是探戈舞導師的家望則與妻子一同在善慶街擺檔寫揮春,「其實很開心,好像一個祝福,很多揮春寫來送給朋友,譬如我家附近的茶餐廳,我買食物後便會送上揮春給他們,他們覺得很開心及神奇……看到是你手寫的,零舍覺得是特別的祝福。」 家望的揮走傳統路線,他妻子Edith便是新派風格,「為什麼我會畫揮春?原因是有一年家望老師在這裡寫揮春,他走開了一會兒,我便坐上來繪畫,誰知過程中有個人走過來,問可否賣給我。」Edit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英國利物浦持刀襲擊案 兇手被判監至少50年
【有線新聞】英國利物浦跳舞教室去年發生的持刀襲擊案,兇徒被判監至少52年,檢察官指兇手沉迷暴力,但案件不涉及恐怖主義。 兇手魯達庫巴納承認三項謀殺、十項企圖謀殺等罪名,法官指他犯案時未滿18歲,所以不能判處終身監禁,必須服刑至少52年才能申請假釋,但相信到時機會不大。檢察官翻查魯達庫巴納的電腦,顯示他沉迷暴力和種族滅絕,其中兩名死者各有超過80處刀傷,其中一人更近乎被斬首。檢察官認為,他沒有受到任何特定政治或宗教的啟發,所以案件並不屬於恐怖主義。 案發於去年7月29日,魯達庫巴納持刀闖入紹斯波特一個跳舞教室,殺害3名介乎6歲至9歲的女童,另外10人受傷。 案件觸發多地爆發騷亂和警民衝突。首相施紀賢形容案件是暴行,指英國必須重新制定法律應對這些暴力分子的威脅。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特朗普威脅企業 不到美國生產將加關稅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說,如果企業不來美國生產產品就要繳納關稅,又強調美國只是希望與中國建立公平的貿易關係。 在世界經濟論壇視像發言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呼籲企業到美國設廠生產產品,將會獲得全球最低的稅率,否則就要繳納大額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如果不來美國生產產品,這是你們的權利,情況很簡單,你們將要支付不同金額的關稅,而數以百億至萬億美元的關稅,將流入美國庫房振興經濟和償還債務。」特朗普又批評歐盟在經貿上不公平對待美國,令美國的產品難以出口歐洲國家。 他又提到早前與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他說美中的貿易逆差高達1.1萬億美元情況荒謬。特朗普:「他(習近平)致電我,我覺得非常好,我認為我們關係良好,我需要的是公平,我們希望有一個對等的平台,我們不是要有優勢,我們對中國有龐大的逆差。」 他相信中方有能力推動結束俄烏戰爭,又說烏克蘭已經準備好談判,期望盡快與俄羅斯總統普京會面。特朗普:「這不是從經濟或其他的觀點出發,而是戰爭已經有太多生命白白犧牲。」特朗普說會要求沙特阿拉伯和石油輸出國組織要壓低原油生產成本,他認為現時油價過高,如果油價下跌,俄烏戰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特朗普簽署加密貨幣、人工智能等行政命令
【有線新聞】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一系列行政命令,推動加密貨幣、人工智能等在美國相關領域發展。他又再次提到北約成員國應增加國防開支,加強防務承擔。 上任不足一周的特朗普未有減慢腳步兌現競選承諾,在橢圓形辦公室簽署有關加密貨幣的行政命令,下令成立數位資產市場總統工作組,制定相關領域的法規,並考慮建立國家數位資產儲備的潛在可能,以及如何保障這些虛擬貨幣。命令亦表明開發人員及「礦工」可自由參與貨幣挖掘和驗證,使美國成為「加密貨幣之都」。 在人工智能方面,特朗普認為拜登政府的安全監管政策會阻礙發展,下令撤銷,又指若要在保持領先地位就必須開發不受意識形態偏見,或受到社會規範的人工智能系統,並要求在180天內制定相關計劃。同時亦特赦23名曾在2020年封鎖華盛頓一間墮胎診所的示威者,以及下令公布前總統甘迺迪及其胞弟、前參議員羅拔甘迺迪,民權領袖馬丁路德金的暗殺紀錄。 特朗普之後向記者指,不清楚美國應否繼續向北約投放資金,他批評成員國未有保護美國,並要求成員國增加防務承擔,將國防開支佔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由2%提高至5%,不過這個要求美國亦未符合。
- 有線新聞
- 2025年01月24日
黎智英案|與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見面 黎智英辯稱不推測對方目的
【有線新聞】黎智英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他作供稱認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有助香港抵抗中國入侵自由,但與美國官員見面時不會推測對方的目的。 黎智英第33日作供,談到2019年10月訪美期間,曾與美國前副國安顧問博明見面。控方指出,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會就國安、軍事、外交等政策向總統提供意見,黎智英一定清楚這個角色。黎智英稱他不關心,平時單純與人見面,不會推測對方的目的,事前亦從來不作準備。 控方質疑,黎智英早前作供稱,見時任國務卿蓬佩奧時採納了蓬佩奧助手的意見,黎智英稱如果這樣視為有準備,他不能否認。 2019年11月,Mark Simon出席美國國安委會議後告知,特朗普決定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但想盡量避免讓中國在貿易談判上獲得籌碼。黎智英在庭上指,沒有過問Mark Simon如何得知,不過認為法案對香港抵抗中國入侵自由有利。 至2020年4月,Mark Simon與美國國安委委員討論《馬格尼茨基法案》,黎智英作供稱只知道法案關於制裁,不了解細節,講過美國是唯一的教贖,是因為只有美國關心香港,但沒有提出要通過法案。他又同意Mark Simon與委員交流時,是以他助手的身份發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