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sts by: 有線新聞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世盃外|主場1比2不敵沙特 國足C組兩連敗
【有線新聞】世界盃亞洲區外圍賽第三圈,C組的中國主場1比2,不敵十人應戰的沙特阿拉伯。 紅衫中國的角球攻勢,14分鐘入球,圍著蔣聖龍慶祝。入球另有其人,門前混戰是蔣聖龍逼到拉加美「擺烏龍」。踢多5分鐘,領先的中國更加有人數優勢,被兩個紅衫夾擊,沙特的卡奴倒地後,右腳撐踢落蔣聖龍身上,球證看完重播,直接紅牌趕他出場。這麼大動作踢人,怎會有爭論空間? 今場3個入球全部來自角球攻勢,卡迪殊頂個彈地波,39分鐘扳平。兩隊上一場分別失分,沙特跟印尼踢成1比1,中國就0比7大敗予日本,連環起腳都被擋,加上王上源吃過一次「詐糊」,最終未能保住1分,被卡迪殊再入一球。中國90分鐘失守,輸1比2,C組兩連敗,下一場作客澳洲。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福島核污水|核電廠今試取燃料碎片 成報廢反應堆關鍵 東電料需時約兩周
【有線新聞】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重啟,取出核燃料碎片的試驗工作,估計需時約兩周,將是自2011年核事故後首次取出碎片,對於日後能否推動反應堆報廢非常關鍵。 東京電力公司周二早上重啟試驗,根據東電網站的介紹,他們將最長可延伸至約20米的伸縮管裝置,穿過2號機組反應堆安全殼側邊的貫孔,去到爐底的位置,屆時會利用前端的爪,取出少於3克的碎片樣本,預計裝置到達燃料碎片位置,需時約一周,完成回收估計需時約兩周。 每日工作時間都限制在數小時內,東電原定上月底啟動回收準備工作,但用於將回收裝置推送入反應堆的五根管子安裝次序出錯,令作業中斷,延至周二才重新啟動。核燃料碎片會釋放極強輻射,能否取出碎片成為反應爐報廢的最大難關,今次回收工作屬於試驗性質,日本政府和東電會根據碎片的性質和狀態等數據,再決定如何取出1至3號機組內全部約880噸燃料碎片。 另外,國際原子能機構報告,回應日本政府計劃再利用福島核電站附近曾受核污染的土壤,認為有關土壤去除輻射污染後符合安全標準,這批土壤約有1,400萬立方米。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澳洲擬禁16歲以下使用社交媒體 最快今年內立法 網絡安全委員會憂物極必反
【有線新聞】澳洲聯邦政府計劃禁止16歲以下青少年使用社交媒體,政府會推動最快今年內立法。 我們習慣每日接觸社交媒體資訊,南澳洲政府最近建議不准14歲或以下兒童,在沒有家長同意下使用社交網站、聊天室及討論區,這些平台亦不能為未夠年齡的人開帳戶,避免他們接觸到不適當,甚至可能造成傷害的資訊。 總理阿爾巴內塞認為聯邦政府應作出協調,讓計劃全國推行,正考慮的限制年齡約14至16歲。政府已在今年度預算撥款,試行在社交網站進行年齡認證測試,之後再作檢討及調整。阿爾巴內塞稱措施執行上是有不少困難,但重申是為了兒童及青年的安全及身心健康著想。阿爾巴內塞:我們正聆聽家長與社區的意見,我想見到兒童放低電子裝置,去足球場、泳池、網球場,希望他們與真實的人交流、有真實經歷,因我們知道社交媒體正對社會造成損害。」 澳洲的網絡安全委員會6月提交報告,認為若果強行規管青少年,他們或會轉用一些較少監管的非主流媒體,委員會將繼續與政府及社區合作,應對網絡安全問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港澳平:「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展現香港魅力能力活力|原文轉載
9月11日至12日舉行的第九屆「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是香港又一盛事。據有關方面預告,有近6000位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士與會,包括超過80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政商領袖。這一連續九次舉行、而且越來越盛的盛事,讓世人充分感知香港的非凡魅力、能力和活力。 ——彰顯香港獨特優勢 「一帶一路」高峰論壇於2016年首次舉辦,第一屆即有包括20多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政商領袖在內的1000多位相關人士與會。之後各屆與會人員數量和覆蓋範圍不斷擴大,至去年舉辦的第八屆高峰論壇,已累計有約40000人次與會。高峰論壇的內容也與時俱進,從數字絲綢之路、綠色金融到科技抗疫,從粵港澳大灣區蓬勃商機到香港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促成交易及解決爭議的角色,不斷拓展新領域,豐富新內涵。8年來,高峰論壇已成為全球探討「一帶一路」政策及機遇、推動實質合作的重要國際商貿平台。 為什麼香港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具有這麼大的吸引力?為什麼香港得到如此青睞?關鍵就在於香港擁有「一國兩制」下的獨特優勢。正如許多評論所指出,其最突出者包括:香港作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之一,貨物、資金、人員、資訊等自由流動,營商規則同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舒適堡結業|消委會接1,725宗投訴 涉款近6千萬元 灣仔分店沒重開跡象
【有線新聞】連鎖健身中心舒適堡上周五全線暫時結業,消委會至今接獲逾1,700宗投訴,涉款近6,000萬元。 舒適堡早前曾經預告灣仔分店會有新投資者接手,易名重開,不過至今仍無重開跡象,有會員到場了解。消委會接獲的投訴進一步增至1,725宗,最大金額一宗涉及逾180萬元。消委會指會密切留意事態發展除顧客外,舒適堡的健身教練亦被拖欠薪金,早前已到警署報案。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港鐵:中秋節下午提早加密班次 本地鐵路綫及7輕鐵路綫通宵行駛
【有線新聞】港鐵中秋節本地鐵路綫通宵行駛。 中秋節當日下午3時起,港鐵八條本地鐵路綫將提早行駛黃昏繁忙時間班次,其中港島綫、荃灣綫、觀塘綫及將軍澳綫會加密至約兩分鐘一班車,晚上8時後部分路綫亦會維持約三至四分鐘一班車;而所有本地鐵路綫及7條輕鐵路綫將通宵行駛,但不包括機場快綫、迪士尼綫、東鐵綫來往羅湖或落馬洲站一段,預計增加約520班車,3條港鐵巴士路綫亦會延長服務時間。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亞裔男熱咖啡淋9月嬰 火速潛逃、動機不明 澳警:已掌握目的地國際追捕
【有線新聞】澳洲布里斯班上月底發生一宗駭人襲擊案,一名亞裔男子將滾燙咖啡淋潑在一名9個月大嬰兒身上,導致這名男嬰嚴重燙傷。據報男子施襲後火速潛逃,先乘的士逃往市區,再驅車穿州越境到悉尼,搭上飛機逃出國外。澳洲警方已掌握疑犯潛逃目的地,正與國際執法單位合作追捕。 滾燙咖啡倒臉部四肢 圍觀者急用水降溫 當地傳媒報道,事發於上月27日,男嬰由家人帶到當地公園野餐時,一名男子將滾燙的咖啡倒在他的臉部與四肢。男嬰母親當時不明白發生甚麼事,「我只是尖叫求救,並大喊很熱,我的兒子被燒傷了」。其後有圍觀者衝過去用水為孩子降溫,送院證實嚴重燙傷,已接受了多次手術,需長達好幾年時間才能康復 昆士蘭警方發布疑犯照片,形容事件「幾乎就像一場伏擊」。襲擊發生後男子就乘坐的士前往布里斯班市中心,然後開車穿過州邊境前往新南威爾士州,然後在8月31日從悉尼機場起飛,12小時後警方才確認他的身份。由於擔心妨礙追捕,暫時未有透露男子的姓名或目的地。 事件如同「一場伏擊」 警:懂得反監控 據了解,男子自2019年以來就多次往返於澳洲,最後一次進入澳洲是在2022年1月,該男子持有多種工作和度假簽證,居住在當地的多個地址。警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懲教署要求還柙或在囚女性夏天須穿長褲 鄒幸彤提請司法覆核 獲高等法院批出許可
【有線新聞】前支聯會副主席鄒幸彤,就懲教署要求還柙或在囚女性夏天須穿長褲提請司法覆核,獲高等法院批出許可。 鄒幸彤正因支聯會案還柙大欖女懲教所,她上星期五入稟法院,指今年曾兩度向福利官申請可否穿短褲或者其他較薄的下身衣物,最終均被拒絕。質疑懲教署現時規定女性在囚者及還押人士夏天須穿著短袖上衣,及與冬季衣物同款的長褲,而男性就可穿著短褲,政策構成差別待遇,涉嫌性別歧視及違憲,亦忽略女性在炎夏的需求。高等法院法官高浩文批出司法覆核許可,暫未公布聆訊日期。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澳門行政長官選舉|岑浩輝正式報名參選特首 獲最少383人選委提名
【有線新聞】澳門行政長官選舉提名期星期四結束,終審法院前院長岑浩輝正式報名,他在400名選委中獲最少383人提名。 岑浩輝早上在競選辦成員陪同下,到澳門選管會提交提名表。截至星期一晚,他獲得383名選委提名,遠超最低門檻,即66名選委提名。澳門一共有400名選委,由於每名選委只可以提名一位候選人,換言之,不會有其他人可以取得足夠提名,預料岑浩輝將成為唯一候選人,澳門特首選舉將於下月13日舉行,取得過半選委支持即告當選。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連續兩日用假鈔呃茶飲店 旺角男子涉至少五案被捕
【有線新聞】警方拘捕一名男子,涉嫌使用假鈔。 從一間茶飲店的閉路電視見到,男子下單後用一張500元鈔票結帳,職員找回幾百元,他翌日再到店舖故伎重施,不過這次職員檢查後退回。警方指近日接獲至少5宗報案,懷疑有人在九龍多間店舖使用偽鈔,周一在旺角截查一名可疑男子,他未能出示身份證明文件,調查後相信他與近日使用偽鈔購物的案件有關,涉款共6,400元。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10日
港大風波|張翔向教職員發信 劉澤星、田之楠任副校長 其餘四名職位不變
【有線新聞】港大副校長任命風波,由政府成立的調研小組提出建議後平息。校長張翔證實,劉澤星及田之楠加入副校長團隊。 張翔向教職員發信,歡迎田之楠暫任行政及財務副校長,而醫學院院長劉澤星亦暫任副校長,負責健康範疇。電郵亦確認原有四名副校長,職位不變,包括王于漸繼續暫任首席副校長,而校委會一度通過暫任副校長的任詠華、顏慶雲及蔡洪濱則不在名單之上。張翔說過去幾個月令很多人感到不穩定及極具挑戰,感謝全體教職員同行。校委會主席王沛詩及校長張翔多次就副校長任命隔空駁火,調研小組介入後提出建議,獲校委會接納。
- 有線新聞
- 2024年09月09日
歐盟競爭力檢討報告 促成員國增加軍費 加強防務創新投資
【有線新聞】歐盟發表競爭力檢討報告,其中在防務部分提到成員國太倚重對外採購武器,建議各國加強及協調防務工業政策,投資防務創新發展。 歐盟一向聚焦經貿融合,大部分國家都同時是北約成員,歐盟旗下雖亦有軍事和防衛機構,但較少以歐盟的名義加入軍事行動,尤其是戰鬥任務,相對較多參與支援任務。美國一些輿論近年質疑,歐洲國家的防衛有依賴性,由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負責編撰的歐盟競爭力報告,亦有不謀而合的論點。 提到東部邊界俄烏戰爭持續,美國近年又把戰略重點,由歐洲轉移到印太,所以歐盟應填補當中的防衛空隙,歐盟整體的軍費近年有回升趨勢,但只有10個成員國滿足北約的2%GDP要求或更多。更關鍵的是各國對防務工業投資不足,報告認為應整合資源,令軍民互補的防衛技術創新變到最大,例如高超音速武器、激光等定向能量武器,還有防衛性人工智能,都需要一套泛歐戰略,並認為歐盟應創設防務工業專員的職務,檢討現有的防務工業政策和規則。 報告又提到歐盟聚焦傳統工業,創新城市群發展較落後,提到例如包括香港的港深珠一帶,有數碼通訊及電腦影音技術的創新發展。關於對華政策,德拉吉指不能一概而論,應更強硬還是更寬鬆。